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新闻  »  软件动态  »  正文

科箭观点:应需而变的数字化供应链(下篇)

2018年1月23日     来源:科箭软件         
关键字:科箭TMS  供应链协同  可视化  
我们提到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需要高瞻远瞩,也需要从小处快速开始行动,本文将分享企业在各自行业利用不同创新技术进行实践的案例。

    4. 库存与网络优化工具——优化运营、降低成本

    德莎物流是欧洲领先的物流服务供应商之一,其业务模式包括运输物流、仓储和为客户特定服务。德莎在中国合同物流专注汽车行业,是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的主要合同物流供应商,汽车行业对零部件入厂物流要求非常高,如做到仓储(VMI)以及通过Milkrun优化运输成本等需求。通过科箭TMS与计划引擎的整合实施,根据客户业务需求特点,为德莎建立了运输成本优化模型。

德莎建立了运输成本优化模型

图8 德莎建立了运输成本优化模型

    系统自动规划Milk Run路线和车型安排,外协运力调配和执行跟踪管理,与车辆配置的移动GPS设备整合监控,以最少的人力配置和自动化系统能够支持高端复杂的运输配送任务。通过优化,德莎的库存周转提高3天,入场物流运输成本节约20%,达到了99.5%的及时交货率。

    5. IoT (传感器与自动识别设备)——应需而变的供应链基石

    IoT是供应链创新技术应用的基础,需要连接设备获取实时信息才能实现应需而变。

IoT云

图9 Power SCM供应链云-IoT云

    常见供应链领域中的设备如监控设备、温控设备、GPS、运输车辆等,这里介绍的是科箭在汽车行业某客户通过将门禁系统接入TMS云,打造完整的JIT准时制配送全流程的实践。(见下图)

JIT配送

图10 JIT配送

    车辆出入场控制在整个配送流程看似是很不起眼的一个环节,但对于配送量很大很频繁的企业来说往往也会成为运作效率上的瓶颈。如果能建立标准的作业体系,可以很大程度提高人工作业的效率。

进场二维码

图11 进场二维码

    所有提货车辆信息可以提前在系统中预约并维护好,入场时门禁自动识别判断并放行,减少了司机在门口排队等待的时间。根据厂区规模预先设定好可容纳车辆数,当车位已满,门禁就不再放车辆进入,减少了厂区的拥堵。发货时通过RF扫码操作,进行装车和发货复核,系统自动记录,提高发货效率同时也减少人为错误。

门禁

图12 门禁出入场控制

    6. 机器人与自动化设备——节省人力,提高生产力

    据英国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2025年全球四分之一的工作,将被智能软件系统或者机器所代替。物流行业自动化已成标配,各种高科技机器也热潮涌动。而所有自动化设备与机器人的运行需要信息的输入,同时其产生的数据也需要连接入系统为管理所用。科箭供应链云就全面集成仓储及运输中各类自动化设备,用软件提升硬件的价值,让物流运营更智能。

全面集成各种物流自动化设备

图13 全面集成各种自动化物流设备

    7. 预测性分析——支撑智慧决策

    利用预测性洞察,你能够重新构想数字经济时代的业务流程,进而在整个企业内优化资源,提高利润。借助强大的预测分析工具,你可以从大数据、物联网和企业现有数据源中发现隐藏的趋势和模式。

    举个运输管理的例子,物流服务商或货主的物流部都希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货车司机通过GPS可以看到预计到达时间(ETC),但当司机在路上遇到如修路、恶劣天气等突发事件时GPS会调整预计到达时间。这样的预计到达时间对物流经理来说作用其实不大,他们需要更可靠的信息来决定工人排班,不然仓库或工厂可能安排换班来准备接收处理物料,而物料在换班后可能还到不了。 而事实上这些修路点、恶劣天气路径信息都是存在的,他们对货物配送的影响也是可以预计到的。物流服务商需要做的是把现实世界这些突发事件信息来源实时整合入他们的运输管理系统TMS中。(如图)

订单界面

图14 订单界面

    科箭TMS云将交通、天气与环境、车辆信息或其他风险信息能被纳入ETA计划的因素中,物流经理们能可以安排车辆的到达、出发,以及其他人力和设备的资源。
日程与业务安排更具有预测性,就能降低风险降低浪费。消化、分析实时数据,并基于这些信息计算后采取行动是一个智慧物流系统的关键,能显著提升效率。

智慧物流

图15 智慧物流

    从那么多企业的供应链数字化实践中,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早已不是空中楼阁,而每个行业每家企业在转型的实践过程中,能找到最适合最能提升业务价值的切入点,选择匹配的技术与服务商关系到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成功。

责任编辑:田耘
本文为作者授权转载文章,任何人未经原作者同意,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e-works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 如有异议请及时告之,以便进行及时处理。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文章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