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汹涌而来的数字化浪潮,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全胜在2024未来医院建设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上提出:“以数字科技赋能医疗建筑,已经成为当前建筑界的一个主要课题,也是亟需破解的一大重要问题。”
为此,北京建院联合达索系统共同发布“未来数字医疗解决方案”,以数据驱动全面优化医疗行业设计、建造、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流程,加速医院建造与运营管理体系的智能化升级,为公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就诊体验。
医院设计之困
医院作为城市管理和医疗服务的核心功能载体,其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影响城市发展、保障人民健康和生活安全的关键因素。
步入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新时代,医院设计迎来了全新的挑战。
传统的医疗设计往往局限于解决局部的问题,而缺乏从系统层面进行整体优化的视角。这种局限性导致我国医疗设施的品质、患者的就医体验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不仅如此,医疗行业在数字化能力和进程上相对滞后、医院资源供给不足、医务人员短缺、患者就医体验及服务质量欠佳等全球共性问题,在疫情的冲击后显得更为突出和紧迫。
面对这些新的要求,传统医院设计模式显然已难以胜任,亟需通过数字化转型来寻求突破与创新。
达索系统与北京建院的跨界合作,是创新数字化技术、数字化工具和丰富的建筑设计经验的强强联合,实现了“1+1大于2”的合作理念。
“未来数字医疗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更加精细化、可量化的设计,在建造之前利用仿真预判施工上所需的关键技术,以及运营的关键方法,支撑医院建筑在质量、造价、工期、品质等多个维度的提升。
徐全胜表示:“达索系统为我们提供了相得益彰的工作方法,如果没有达索系统的平台和解决方案,很多现代化的、复杂的、未来的医院设计,凭我们‘手工的劳作’和过去的方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数字化破局之道
在达索系统的技术支持下,医院建筑设计是从虚拟世界开始的。
达索系统全球行业、市场&可持续发展业务执行副总裁Florence Verzelen在采访中表示:“虚拟孪生技术的本质在于通过虚拟世界,来扩展和改善现实世界,使我们可以在虚拟的环境去实现所有的优化。”
例如,在虚拟医院环境中对医院的气流进行模拟测试;模拟患者导诊过程,提升就医效率;测试医院建造落地后碳排放、低碳化、绿色化方面的指标等,在虚拟世界中就能进行全流程的医院生命周期管理。Florence Verzelen透露,得益于前面几个优化指标在设计阶段的实现,医院建设的施工时间减少了30%,成本减少了20%。
在实体医院建成之后,还能通过现场传感器将数据传输到虚拟平台上——即使医院的生命周期进入后端,也能对医院的工作人员运维,流程化管理起到改善作用。
此外,达索系统和北京建院还在探索构建医院的“原型建筑”。
在徐全胜看来,建筑需要和手机、飞机一样,拥有一个可以持续迭代的“原型产品”。通过虚拟模型和实体的持续迭代,可以实现推演、优化、指导施工、指导运营等功能,体系化地打造最佳工业实践。
“未来数字医疗解决方案”依托达索系统在制造业和工业的经验,对医院进行模块化研究和再设计,找到适合中国国情和医疗特征的“医院建筑原型”,以便未来能在不同的医院项目中实现复用,推动医院建造的标准化进程。
达索系统大中华区总裁张鹰强调,数字设计方案如何赋能施工建造,并复用到今后的交付运营,以及数字模型怎么指导现实建造,使其提高效率的同时,缩短交付时间,降低成本,是达索系统和北京建院在共同打造体系化建设实践的切实推动力。
据悉,已有两家医院在前期规划中应用了相关解决方案。未来北京建院设计的医院都会尝试用达索系统的思维和工作方式,以终为始,为打造以人为本、信息互通、数智协同、绿色低碳的未来医院贡献力量。
同时,为了应对未来医院建设和运维的新需求,北京建院和达索系统共同组建了一个创新联合体,汇集企业、院校、研究所和科技组织的力量,旨在让每位成员都能在其专业领域内大展身手,共同应对现代医院日益复杂的多样化需求。
从昔日各自独立服务,到如今形成一股强大的创新合力;从由上至下的传统建造模式,到由科技和创新引领的全面、一体化解决方案,创新联合体也将在不断探索中,攻克当前医院建设中所面临的种种难题,并为未来的医疗需求提供更加高效、灵活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