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新闻  »  记者观察  »  正文

《新质生产力发展报告》的数字化启示

2024年9月7日             作者:e-works王阳       
关键字:腾讯数字生态大会  
腾讯云的AI能力已广泛应用于3C电子、汽车及零配件、半导体、新能源等多个垂直领域的生产环节。面向企业的智能化需求,腾讯云在坚持打造靠近产业的实用级AI能力。
      9月5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腾讯研究院、腾讯云三方联合撰写的《数字技术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报告》正式发布。

      作为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业界对新质生产力有着不同角度的解读。在腾讯云副总裁、智能制造和智慧能源解决方案负责人蔡毅看来,“新质生产力一定要与产业结合,通过解决实在的问题,创造切实的价值。这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类似,不管在技术多先进,最终都需要为社会、为产业创造价值。
 腾讯云
腾讯云副总裁、智能制造和智慧能源解决方案负责人蔡毅
 
新质生产力的多维度解读

      当前,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加速创新,并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形成了大量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数字技术迭代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经济组织方式,催生新型生产关系,带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处长梅冠群在解读《数字技术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报告》时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也成为国家‘十五五’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而数字技术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引擎。

      以制造业为例,在业内人士看来,制造业或将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引领制造业向智能化方向转型,可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智能制造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蔡毅接受e-works采访记者时说,“新质生产力在与产业结合过程中,最终一定要体现在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创造价值上。在实践当中,腾讯是做软件的,我们不能直接帮客户带来利润和增长,但是帮助它们提升了能力,让它们有了创新、产品更好卖、护城河更深,这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体现。”

      这既是蔡毅对新质生产力朴素的解读,也是以腾讯为代表的一批中国数字科技企业正在践行的方向。

      近年来,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通信成为科技攻关的重要方向。数字技术与各领域深度交叉融合,产业互联网、灯塔工厂、数字孪生、共享制造、智能制造等先进生产模式不断涌现,极大提升了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激发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推动着各行业高质量发展。
 
腾讯云十大行业案例入选

      自2018年以来,腾讯累计投入超过3000亿元用于基础研究,目前在全球专利申请公开总数超8万件。从服务器、操作系统等底层核心软件,到数据库、大数据、音视频等上层关键技术,再到腾讯会议、企业微信等前端应用,腾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领先的自研产品体系。

      在数字技术的新兴领域,数字科技企业全力抢占制高点。比如AI大模型领域,腾讯已经构建起全链路的AI大模型产品矩阵,腾讯混元大模型已经在腾讯内部700多个业务及场景落地。此前,腾讯旗下协作SaaS产品全面接入腾讯混元大模型。

      在《数字技术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报告》中,以腾讯助力汽车、能源、制造、零售、医疗、金融、文旅等十大行业数智化转型的案例为样本,探索了数字技术应用的路径和前景。

      譬如在汽车行业,蔚来汽车与腾讯合作,利用超大规模的混合云基础设施,提升自身智能驾驶和运营能力。蔚来可以快速将算力池扩充至最高百万规模,应用升级时间从小时缩短为秒级,计算平台的总成本优化40%,有效提升运维效率及资源弹性效率。

      在电气制造行业,全球最大的电气机柜制造商万控智造,利用腾讯云OCR和大模型技术,大幅缩短方案设计周期,并通过打造“万智云”电气产业互联网平台,推动电气产业实现智能化方案设计和共享制造,在实现自身业务转型的同时,大幅缩短电气行业的生产交付周期,提升行业发展韧性。

      在航空行业,南方航空与腾讯达成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将游戏引擎等技术跨界应用在民航仿真训练领域,合作研发出了中国首个全自研的高等级新一代视景系统。新一代视景系统性能超越工业级标准,实现了零卡顿、4K 60fps零丢帧,保证了飞行员在训练中的连续性和持续性,能够“丝滑”地完成训练。
 
 AI赋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据e-works记者观察,《数字技术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报告》中的案例绝大部分都涉及到AI、大模型、智能化等应用。其中,AI+智能制造的趋势尤为明显。

      可以说,AI技术的融入不仅可以赋能企业经营管理、生产制造过程,还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增强创新能力提供了可能性。

      以三峡能源利用AI降本增效的应用为例。三峡能源是三峡集团旗下新能源业务的战略实施主体,近年来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众所周知,风电、光伏这些能源设施,往往在远离城市的海上、沙漠、戈壁、高海拔地区,地处偏僻。发电设备事关重大,需要定期巡检。以前,检修人员需要拿着检测设备,爬上80米高的风机顶部,到风口正盛的高处,给风机的维护检修带来很大困难,效率低,风险系数高。

      为了解决以上难题,腾讯云联合金风慧能,依托全栈式人工智能开发平台-腾讯云TI平台,为三峡能源打造了云边协同的人工智能体系架构,集合了红外感知识别、风机叶片异常识别、声纹故障识别等30余种算法。实现从人工巡检到自动化巡检、从故障检修到状态检修的转变,从而有效减轻现场人员工作负担,显著提升场站的安全保障水平,提升场站安全保障和运营效率。

      蔡毅介绍,“腾讯云的AI能力已广泛应用于3C电子、汽车及零配件、半导体、新能源等多个垂直领域的生产环节。面向企业的智能化需求,腾讯云在坚持打造靠近产业的实用级AI能力。

      对于大模型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蔡毅也进行了展望,他说,“尽管大模型在生产环节的应用尚在探索早期,但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基于在ToC领域的不断积累和尝试,其价值可以逐渐延伸至生产制造领域。”
 
后记

      在当前全球经济疲软、市场信心不足的大背景下,如何在逆势中重塑增长?已经成为每一家企业的必答题。

      而毫无疑问,数字经济是一针强心剂。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双浪叠加,推动数字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形成了大量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

      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14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只有16.2万亿元,到2023年已经大幅增长至53.9万亿元,数字经济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数字经济规模占GDP之比也从25.1%攀升至42.8%,数字经济增长对GDP的贡献率高达66.45%。

      以腾讯为代表的数字科技平台企业,正与各行业企业共同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同频共振、双向循环,持续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可复制路径。

      在这个进程中,各大行业应主动打造数字技术助力新质生产力示范样板,为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参考。同时,数字科技企业应开发“小、快、轻、准”的数字化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并鼓励数字科技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数字技术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形成大企业攻关和开放底层核心技术、小企业调用平台能力的“顶天立地+铺天盖地”的数字创新生态。
责任编辑:王阳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文章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