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和网络安全密不可分,网络安全对于智能制造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保障。”
在2019湖南(长沙)网络安全·智能制造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用一句话阐述了本届大会两个主题之间的关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 倪光南
倪光南谈到,网络安全的核心是技术安全,技术安全的核心原则就是关键核心技术的安全创新。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脉”,实现网络安全,要尽可能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避免处于被动地位。
他认为,当前中国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客观原因则是根深蒂固的“造不如买、买不如租”,“重硬轻软”等思想的长期流行,以及国内技术创新上存在的“穿马甲”问题。
所谓“穿马甲”式创新,是指将某些无法安全可控的外国产品打扮成安全创新的国产产品。这种做法极具危害性,会让国内有关部门误认为中国已经掌握了这种技术,从而不再投入研发,形成随时可能被卡住的“短板”。与此同时,套上安全创新“马甲”的网信产品和服务也会带来潜在的网络安全风险。随着智能化转型的持续深入,制造企业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承载推进智能制造,由此加速了工业设备的互联,从而将网络安全与智能制造紧密联系到一起。
现在很多工厂的人、机器和物都开始联网了,工厂的管理人员也通过不同的接入方式,利用网络完成日常的生产和管理工作。为保证工厂智能化系统的稳定运行,必须有坚实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做基础性保障,而要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风险,就必须实现关键网络设备和安全技术的创新。
在大会的智能制造展区,记者走访了一些展台并与现场的技术专家做了交流。了解到目前国内已经有一批企业致力于通过自主化网络技术与系统的研发,实现网络产品及系统的安全创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如天津麒麟。
天津麒麟是一家以国产操作系统及相关软件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行业应用推广为主的企业。经过10余年发展,已经形成了服务器、桌面和嵌入式三大系列操作系统产品,以及麒麟云等创新产品,拥有近百项软件著作权和专利,在自主安全产品及技术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
付清朝谈到,以往国产自主操作系统推广主要面临的挑战在于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完善的生态,无论在PC端还是移动端,Windows、IOS、安卓等系统已经形成强大的产业垄断。然而随着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持续打压,让中国政府日益认识到发展安全创新系统的重要性,不仅要在国家的重要的行业形成安全创新的操作系统和芯片,还要大力向民用和用户消费市场推进。本次参展天津麒麟携天津飞腾、金蝶天燕、随锐、上海赛连、科创、超图、金山办公、永中软件、北京技德等众多生态伙伴齐亮相,展示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已经在逐步形成完善的产业发展生态。
麒麟操作系统及相关衍生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国防、航天、政务、电力、金融、能源、教育等行业,作为国家商务部援外操作系统产品,银河麒麟已经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建设中得到应用。基于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和飞腾CPU的自主安全产品及方案已经成为我国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应用。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付清朝也充满了期待。他说,天津麒麟将以锻造国产安全创新操作系统为初衷,与多家企业联合推动麒麟操作系统及芯片体系生态建设,建立常态化的合作对接机制,围绕技术与应用、运营与拓展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和行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