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2003广州国际信息产业周”上,电子政务成为会上的焦点话题。尤其是电子政务如何避免走进误区和电子政务发展应注意的相关问题,有专家指出,“电子政务最大的难点在于信息化的协调”。
应用是关键
东软股份高级副总裁兼运营总监卢朝霞认为,实施电子政务的关键是应用,随着政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将使得各种政府行业应用与公众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未来的电子政务将延伸到G2C(政府对市民)、G2B(政府对企业)、G2G(政府对政府)的各个领域。
难点是协调
据介绍,电子政务的最大难点是在于全社会的信息化协调。电子政务系统目前处于启动时期,标准和规范不断升级。另外电子政务涉及政府各个部门,协调变成首要任务。以社保的一个例子来说,一个人已经去世了,从医院那里来看,知道他已经去世了,但是劳动部门并没有给他终止,他的档案还一直保留着,甚至会保留到他去世后很多年,他还在领取保险金;再比如下岗工人再就业了,档案中却没有记录,仍然再领失业补助金。所以说全社会的信息化协调是电子政务最大的难点。
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安全问题。数据较为敏感,安全尤其重要。比如银行,虽然安装了防火墙,但是如果是自己内部人员,像系统管理员很可能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犯罪,所以网络安全不但是防止外部人员(如网上黑客、网络病毒等)进行攻击,内部人员的犯罪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你越来越依赖信息化的时候,就要非常重视它的安全问题。
市场呼唤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
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构造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新一代电子政务应以市民为中心,将来的电子政务将比现在的电子政务有很大的发展。现在的电子政务提供公众服务,以后的电子政务将是公众选择服务;现在的电子政务是协调式公众服务,以后的电子政务将是在线式公众服务;现在的电子政务是数字孤岛,是烟囱式机构,系统比较脆弱,信息来源各异,主要用于员工的管理,主要着眼于内部进行事务处理;将来的电子政务是数字民主,是集成式机构,业务连贯,信息一致准确,员工自助服务,社区协作,政府智能化。
据了解,电子政务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线信息,第二个阶段是单向互动,第三个阶段是双向互动,第四个阶段是完全在线交易,包括交货和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