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的发展不仅为政府的管理方式带来深刻的变革,也将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2003年3月6日,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在《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把积极推进电子政务作为2003年的十项重点工作之一。
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16694亿元,GDP增长速度达到9.1%,中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千美元,达到1090美元,这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坚实财政支持。
2003年中国电子政务应用市场投资总额达332.1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18.8%。2003年,中国电子政务应用整体市场规模为到332.1亿元,其中对硬件产品采购额为222.6亿元,软件产品采购额为54.2亿元,信息服务投资额为55.3亿元。赛迪顾问调查显示,硬件采购仍然是2003年中国电子政务应用市场投资的主体部分,软件和信息服务在2003年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投资比例约为33%。与2002年相比,2003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投资结构变化不大,尤其是软件市场。这主要是受2003年中SARS疫情影响,中国电子政务投资明显偏向于网络设备的投入。但是在电子政务建设逐渐成熟情况下,硬件所占比重持续缩小仍将是电子政务投资结构变化的必然趋势。
由于国家信息化建设整体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政府对电子政务建设重视程度的持续增加,2004-2006年中国电子政务应用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国家将按照“十五”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对“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等重点工程和各地电子政务工程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赛迪顾问预计,2004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将在4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率将超过20%。在2005年,也就是“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政府对电子政务市场投资的增长率将会达到高峰,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90亿元。
2004年,软件、硬件和信息服务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261亿元、69亿元和70亿元左右,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的投资比重将上升1.8%。可以看出,中国电子政务工程的进一步推进将会使政府用户对硬件产品投资的比例将会逐渐降低,软件和信息服务的增长潜力将会逐渐加大,并将成为未来几年推动电子政务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尤其是由于信息服务的重要性逐渐被政府行业用户所认同,针对电子政务市场的信息服务需求将会不断增加,这将为众多IT服务提供商带来更多市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