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2. 新闻
  3. 资讯

从“单脑”到“双脑”:具身智能机器人迈向L4时代的核心架构革新

2025年05月22日
关键字:具身智能机器人  

2025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将具身智能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并列为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在国家战略驱动下,多城市“领跑”具身智能赛道,北京、上海、深圳、广东、浙江、安徽等20余省市已将具身智能写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并出台行动计划。这一系列政策信号释放了国家对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十大趋势展望》指出,具身智能是可以在高变化下做出迅猛、精准反应的高质量、高性能智能系统。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产业生态的逐步完善,具身机器人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应用场景,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在政策与技术的双重驱动下,具身机器人行业正经历从“实验室探索”到“场景落地”的关键转折,迈向L4级智能化成为当前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随着机器人智能化层级从L3(条件自主)向L4(高度自主)过渡,其核心矛盾愈发凸显——如何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既拥有“思考”的大脑,又具备“执行”的小脑?

行业痛点:从L0到L5,智能化跃迁的终极挑战

具身机器人的自主能力分为六个层级:

L0(无自主性):仅能依靠人类指令实现结构驱动,无任何智能化设计,如早期工业机械臂;

L1(辅助控制):可以驱动关节实现拖拽、录制、回放等功能;

L2(部分自主):在算法的驱动下规划运动轨迹和路径,完成特定动作;

L3(条件自主):具备感知能力,利用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能够自主识别、理解和反馈预设动作,但仍需人类监控;

L4(高度自主):具备一定认知,能够通过观察、测量、预设等方式自主推理,完成任务,不需要人的频繁干预;

L5(完全自主):完全具备人类的思维和创造力,能够自主判断,做出决策并执行复杂任务;

当前,具身机器人行业正处于L3向L4过渡的关键阶段,核心矛盾集中在感知与决策的深度协同:机器人需同时处理多模态数据(视觉、语音、点云)并实现毫秒级运动控制,传统单域控制器(如纯AI算力或纯运控方案)难以兼顾算力与实时性。

技术跃迁:从“单脑”到“双脑”,人形机器人的核心架构革新

在L4级智能化中,人形机器人需模仿人类的“大脑”与“小脑”协同机制:

● “大脑”:负责自然交互、意图理解、分层规划与错误反思,依赖高算力支持大模型推理(如解析用户指令“请整理桌面”并拆解为子任务);

● “小脑”:承担全身协调、稳定行走、技能拆解与动态纠错,需高实时性控制(如双臂协作抓取物体时避免碰撞)。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j30900h8l6f.html?url_from=share

即对多模态感知的算力需求与运动控制的实时性要求。但传统方案常顾此失彼——纯AI算力平台难以支撑高精度运动,而实时运控系统又缺乏环境理解能力。因此,如何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既拥有“思考”的大脑,又具备“执行”的小脑?成为行业重点关注的议题。

阿普奇答案:KiWiBot系列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大小脑”控制器

基于具身机器人“大脑+小脑”核心需求,阿普奇KiWiBot系列控制器,以“感知大脑+运控小脑”双域融合架构逐一击破行业瓶颈:

1、高性能:兼顾AI推理与实时运控

·大脑(Jetson平台):提供275TOPS+算力,支持视觉、语音、点云等多模态数据处理,满足大模型实时推理需求。

·小脑(X86平台):采用Intel移动处理器,优化BIOS中断调度模型,实现70轴协同控制、1000Hz运控节拍与35μs指令抖动,解决传统EtherCAT网络200ms抖动的行业难题。

2、高可靠:极端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准车规级测试体系:通过23类1000+项测试,包括功能性测试、兼容性测试、环境可靠性测试,电磁兼容性测试,安全测试,法规合规性测试等。

·三防设计+智能散热:主板三防涂层抵御腐蚀与震动,嵌入式散热方案在同等性能下大大减少,适配人形机器人紧凑结构。

3、多场景适用

·服务机器人:如家庭陪伴机器人、酒店服务机器人,依赖AI算力实现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功能。

·工业机器人:如仓储物流机器人,需要高性能实时控制和路径规划能力。

·特种机器人:如救援机器人、巡检机器人,适应复杂环境下的高可靠性和宽温工作需求。

在具身机器人从“工具”迈向“伙伴”的进程中,阿普奇以KiWiBot系列重新定义了控制器的技术边界。“双脑协同”架构不仅破解了L3向L4落地的核心矛盾,更以模块化、高可靠的特性推动机器人从“工业专用”走向“消费普惠”。

责任编辑:王力
您可以:
广告区域
排行榜
  1. 联想工程师登上中国冰雪之夜舞台,讲述冬奥“0故障”背后的故事
  2. 让IT运维实现轻交付 联想ServiceForce突破行业难题
  3. 奥哲孟凡俊:融合AI的低代码成为企业数智化核心引擎
  4. 以生态融合注入创新力,OpenUSD奠定企业数字化转型新里程碑
  5. 《中国制造业走向2025》白皮书
  6. 聚焦数字化变革,联想用“新IT”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7. e-works网站VIP社区E币规则
  8. 西部数据进一步扩展旗下智慧视频解决方案
  9. 什么是数字化?有哪些成功案例?
  10. 角逐智能制造赛道,联想如何以新IT引擎突围
编辑推荐
• 以数智之力构建智慧集成供应链,第十七届中国...
• SAP商业AI获乌镇峰会精品案例奖
• 施耐德电气“电力+冷却”双创新方案亮相进博会
• 八赴进博会 | ABB电气多款新品首发,智启零碳...
• 持续增长 广受认可 | Fortinet发布2025年第三...
• Brother于第八届进博会举办ESG交流活动
• 浪潮信息刘军:AI超节点的商业价值核心是Toke...
• 斯凯孚亮相第八届进博会 推出中国首款近零碳轴...
• 打造数字化供应链,专业实训班在厦门成功举办
• ABB低压传动 50 周年:以创新与节能增效推动可...
• 科德宝进博发布全新品牌中文标识,多线布局本...
• 戴尔科技集团亮相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文章推荐
• 别把生命当“公测”:造车新生代狂飙下的安全...
• PTC:高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4个案例
• 钣金加工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 疲劳仿真:产品寿命的“预言家”
• 会叠衣服的中美机器人,谁离具身智能更近?
• 什么是线束设计?
• 大型PLC市场萎缩,但头部企业仍在死磕国产化?
• 众为兴重磅发布智能协作机器人
• 聊聊MES生产绩效的设计与应用
• 工装夹具全揭秘:让制造企业效率翻15倍,成本...
• 供应链降本的三层境界
• 高通收购Arduino,物联网与机器人开发生态要变...

系列微信

数字化企业网
PLM之神
制信科技
MES百科
工业自动化洞察
智能制造IM
智能装备观察
智能工厂前线
工业机器人洞察
工业创新
工业软件应用
智能制造网博会
ERP之家
供应链指南针
© 2002-2025  武汉制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证:鄂B2-20030029-1(于2003年首获许可证:鄂B2-20030029)
鄂公网安备:420100003343号 法律声明及隐私权政策     投诉举报电话:027-87592219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ICP经营许可证:鄂B2-20080078
(于2003年首获许可证:鄂B2-20030029)
鄂公网安备:420100003343号
© 2002-2025  武汉制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投诉举报电话:027-87592219

扫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