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5月26日星期一,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近期的重要行业讯息。
Gartner发布企业构建智能应用的五项基本原则
5月22日消息,Gartner 发布最新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将彻底重塑企业应用的目的、功能以及人机交互方式,并提出企业在构建智能应用时需要遵循以下五项基本原则,包括:自适应体验(像贴身助理,洞察每个员工独特的工作节奏与偏好)、嵌入式智能(深植于业务逻辑,而非外挂附加)、自主编排(跨系统自动调用资源、触发流程,并持续优化性能与安全)、互联数据(铺设一张全域数据网)、可组合架构(像乐高积木一样按需拼装),才能把 AI 战略真正转化为业务成果。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标准发布
5月22日消息,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牵头,联合上海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及优必选、宇树科技、中国信通院和工联院等主流企业及科研院所共同制定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T/CIE 298-2025)团体标准,近日在中国电子学会正式发布。据悉,这是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能力分级的标准,通过借鉴自动驾驶、工业机器人等分级逻辑,并针对人形机器人的特殊性进行了创新,构建形成 “四维五级” 的评价框架,即以“感知认知(P)、决策学习(D)、执行表现(E)、协作交互(C)” 为核心的四大能力维度,以及 L1-L5 五级智能化能力分级体系。
西门子再收EDA公司
5月20日,西门子宣布收购 Excellicon 公司,将该公司用于开发、验证及管理时序约束的软件纳入西门子EDA的产品组合。此次收购将帮助西门子提供实施和验证流程领域的创新方法,使系统级芯片 (SoC) 设计人员能够优化功耗、性能和面积 (PPA),加快设计速度,增强功能约束和结构约束的正确性,提高生产效率,弥合当前工作流程中的关键差距。
联想集团24/25财年营收4985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36%
5月22日,联想集团公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2024/25财年全年及第四季度业绩。联想集团全年收入达到4985亿元人民币,实现同比21.5%的强劲增长,创历史第二高位;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的净利润同比大增36%,达104亿元人民币。第四财季,联想集团所有主营业务实现双位数营收增长,驱动整体营收同比增长23%,保持强劲增长势头,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同比提升25%。
比亚迪4月欧洲纯电车销量首次击败特斯拉
5月22日消息,比亚迪在欧洲销售的电动汽车数量首次超过特斯拉,超越了这个长期主导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美国品牌。根据市场研究公司Jato Dynamics的数据,比亚迪4月新增电动汽车登记销量7231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69%,使比亚迪跻身电动汽车销量前十大品牌之列。特斯拉的登记销量则大跌49%,排名倒退一位。若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纳入统计,比亚迪相比特斯拉的销量优势更为明显。Jato数据显示,这家中国车企的总销量跃升了359%。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
5月20日,宁德时代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宁德时代此次港股上市全球发售1.35亿股,发行价263港元/股,募资总额46亿美元,创H股近4年新高,成为今年来全球最大规模IPO。如行使15%超额配售权,筹资总额将超过50亿美元。
强化CAD+战略,中望软件2025年度产品发布在京举行
5月21日,中望软件2025年度产品发布会于北京圆满举办。该发布会以 “推动工业可持续创新” 为主题,集中展示CAD/CAE/CAM领域最新成果与解决方案。会上,推出了全新中望CAD 2026+系列和中望3D 2026+系列。
沪硅产业70亿收购子公司,加速半导体硅片国产替代
5月20日,沪硅产业披露草案,拟斥资70.4亿元,以 “发行股份 + 现金” 收购新昇晶投、新昇晶科、新昇晶睿三家子公司少数股权实现全资控股,三家公司均为300mm硅片二期项目主体。
阿童木人形机器人“天兵一号”亮相,预计7月投入应用
近日,在第二届京津冀智能制造装备协同发展大会上,由辰星(天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阿童木人形机器人“天兵一号”亮相。据悉,该款人形机器人定位为工业机器人,通过在机器人的腰部与脖子部位引入并联机构,使得机器人承载能力更大、旋转更自由,其腰部的承载能力达 200 公斤,手臂的承载能力达5公斤,预计7 月份可投入应用。
AI赋能仿真,索为科技与玛尔斯科达成深度合作
5月21日消息,宁波索为科技有限公司与南通玛尔斯科仿真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整合双方在GigoAI(智构AI)技术优势,探索 AI 赋能工程仿真新路径。传统仿真面临挑战,GigoAI可提升仿真效率与精度,也带来数据、算力、人员技能等挑战。GigoAI具备多方面功能优势,双方合作将推动工程仿真行业智能化发展。
首个中文版Modelica标准库正式开源
5月21日消息,首个中文版Modelica标准库正式开源,由北京理工大学牵头,联合高校与企业团队开发。该库基于国际Modelica 3.6标准,覆盖机械、电气、热流体等多领域,支持中文建模界面与注释,降低国内工程师使用门槛。用户可通过Gitee平台获取源代码,参与开源社区协作优化。此举填补国内Modelica生态空白,推动多领域系统仿真技术本土化发展,目前正在邀请行业开发者体验应用。
我国牵头制定的首项预测性维护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近日,我国专家牵头制定的首项预测性维护国际标准IEC 63270-1:2025《工业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预测性维护 第1部分:通用要求》(Predictive maintenance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由国际电工委员会工业测控和自动化技术委员会(IEC/TC65)正式发布。该国际标准将预测性维护共性技术要素进行模型化,定义了数据采集、特征提取、模型构建、决策优化的全流程要求,提出了故障预测的置信度阈值、维护响应时间等指标,为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目前,基于该系列标准研发的软硬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船舶、汽车、仪表、石化、冶金等智能制造相关领域。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