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中国铁塔在京召开2025年科技创新大会。中国铁塔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勇在发言中表示,在工信部、国资委、中国科协等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中国铁塔聚焦主责主业,推动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十四五”期间增加值较期初增长32%达到717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效显著。
张志勇表示,中国铁塔充分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队作用,落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要求,推动行业共建、共维、共享,实现了建网速度更快、投资成本更低、网络质量更优,累计建设基站项目超700万,其中5G基站超300万,为行业节约建设投资和运维成本超过4000亿元。
同时,中国铁塔利用210万座站址遍布全国、站高望远的资源禀赋,落实数智物联服务要求,通过“5G+AI+大数据”,已有25万座“通信塔”升级为“数字塔”,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空间数智化治理,服务农业、环保、国土、水利、交通等10多个重点行业。
此外,中国铁塔利用公司分布式电力设施和专业化运维能力,落实电动交通充换电和电力保障服务要求。在320个城市部署了8万多个换电柜,服务外卖、快递小哥超过150万人;建设电单车充电端口近370万个,服务居民3200多万;推进基站叠光、储能和节能,致力于打造“零碳”基站。
这一系列成绩的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全面赋能。“中国铁塔始终坚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张志勇强调。张志勇透露,“十四五”期间中国铁塔研发投入年均复合增长89%,获科技奖励65项,累计授权发明专利达404件,较2020年底翻了四番,制定国际标准9项,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1个。特别是在“通信塔”变“数字塔”、“通信室分”变“数字室分”、“通信机房”变“数据机房”的三大转变中,中国铁塔的科技创新成果持续增加,取得长足进步。
张志勇强调,面向“十五五”,中国铁塔将坚持开放融合、强化协同创新。目标到2030年,实现公司科技综合实力和创新整体效能大幅提高,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与贡献度显著提升,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特征更加彰显。
大会期间,中国铁塔展示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中国铁塔正式发布“擎天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平台”。据悉,“擎天”作为国内首批通过“引领级”大模型全栈开发应用能力评测的平台,构建起“数据集—大模型—智能体”三位一体的行业解决方案。依托铁塔实践,平台已落地700余项智能应用,全面加速企业智能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