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全球工业级3D打印领域传来重磅消息——美国工业技术投资公司Anzu Partners宣布,工业增材制造领域的两大领先企业Voxeljet与ExOne已整合并入ExOne Global Holdings。
此举标志着砂型3D打印领域两大开创者的“重聚”,预计将重塑全球增材制造行业竞争格局。
与此同时,中国3D砂型打印市场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爱司凯、易加三维、共享装备等国内厂商正加速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在全球砂型打印市场高歌猛进。
01 全球格局:从双雄并立到资本整合
砂型3D打印作为工业级增材制造的重要分支,正在经历深刻的市场重构。根据QYResearch的统计,2024年全球砂型3D打印设备市场销售额达到了0.85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1.3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5%。
在这一增长背后,是国际市场竞争格局的剧烈变化。
ExOne和Voxeljet均源于慕尼黑工业大学同一技术愿景分化而成,同为工业级3D打印尤其是粘结剂喷射技术的领军者。如今,这两大拥有二十余年历史的技术先驱选择了合并发展。
美国工业技术投资公司Anzu Partners 作为主要推手,通过收购Voxeljet和ExOne的相关业务,将两大品牌统一置于新控股公司ExOne Global Holdings之下。
Anzu Partners执行合伙人Whitney Haring-Smith将出任董事会主席,ExOne董事总经理Eric Bader担任新公司首席执行官。
对于合并后的战略价值,Eric Bader表示:“ExOne在数字砂型铸造领域的领先地位与Voxeljet在大幅面工业打印及熔模铸造支持方面的技术实力强强联合,将充分释放双方优势”。
02 中国市场:产业应用驱动高速成长
与国际市场的资本整合路径不同,中国砂型3D打印厂商的发展更多由产业化应用和自主研发驱动。
爱司凯:自主研发推动国产化进程
爱司凯在3D砂型打印领域已实现多款产品的量产销售。据2025年9月的投资者调研公告,爱司凯已掌握砂型3D打印的核心技术,包括S1800、T1812、BTHS2515在内的多款产品已实现量产销售。
爱司凯正致力拓展3D打印应用范围,积极研发和布局3D金属打印业务以及陶瓷粉打印业务。
更为重要的是,爱司凯在核心部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公司自称其自研开发的多激光金属打印头百分百国产化,已进入中试阶段,实现了金属鞋模打印的试制生产。
易加三维:工业级市场的领先表现
在工业级3D打印市场整体遇冷的大环境下,易加三维却表现抢眼。CONTEXT报告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工业聚合物3D打印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8%,尤其是工业树脂光固化机型表现疲弱。
然而,易加三维与尼康SLM Solutions的大幅面多激光金属系统继续领跑市场,并通过提高平均售价维持了整体收入水平。
中国供应商在整体工业级设备领域虽然也出现放缓迹象,但其表现相对西方厂商依旧强劲。
共享装备:“3D+”整体转型的典范
共享集团的案例则展示了3D打印技术如何深度改造传统产业。2025年,共享集团宣布已完成“3D+”整体转型,成为行业智能化发展的典范。
共享集团先后投资20多亿元,组建专业团队,攻克铸造3D打印材料、工艺、软件、设备、集成等技术,新建/改造7座3D+智能工厂。
2016年,共享集团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尺寸高效率工业级铸造3D打印设备Idream 2518。
共享集团的转型之路经历了三代工厂的迭代:
2013年,全球首座基于3D打印的铸造数字化车间在四川资阳开工;
2017年,全球首座万吨级3D打印成型智能工厂在宁夏银川建成投产;
2021年,长三角首座3D打印铸造全流程智能工厂在安徽芜湖建成投产,生产效率达传统工厂的3-5倍。
03 市场趋势:冰火两重天的行业现状
全球3D打印市场目前正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发展态势。CONTEXT的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入门级3D打印机销量持续高速增长,出货量同比激增22%。
然而,相比之下,工业级、中端及专业级3D打印机出货量则继续低迷。
具体到工业级设备(售价超过10万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量同比下降6%,主要受高利率和资本成本持续上涨的影响。
工业金属机型相对表现较好,出货量同比下降8%,而工业聚合物机型则下降了更为明显的18%。
04 未来展望:行业整合与技术突破并行
ExOne和Voxeljet合并后的整合措施已逐步展开。2025年11月20日,两家公司宣布启动统一的全球服务网络,覆盖八国市场,包括45名以上经过工厂培训的服务人员。
此外,位于底特律的备件中心库存价值超过100万美元,旨在加快维修速度。
从2026年初开始,客户将看到“统一的维护合同、更快的备件物流以及一个用于服务票证和报告的集成数字平台”。
共享集团的成功实践则展示了3D打印技术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巨大潜力。通过“3D+”整体转型,共享集团实现了生产效率提高2-3倍,铸件废品率降低20%左右。
CONTEXT全球分析副总裁Chris Connery对行业未来持乐观态度:“虽然短期预测充满挑战,但积压的需求仍然旺盛,尤其是工业系统领域表现出较强的韧性”。
他进一步指出,“一旦宏观经济条件改善,比如利率下降,行业将迎来强劲复苏,预计可能会在2026年开始显现”。
全球范围内,粘结剂喷射3D打印技术赛道已进入深水区。除了惠普、GE这类巨头表现稳定,其他公司处境动荡,被收购、合并的情况时有发生。
而中国市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三帝科技、共享集团、易制科技等国内厂商相继获得大额融资,营收水平不断提升。
这些中国玩家还将产业触角向下游铸造延伸,直接向客户提供金属零部件产品,或发展粘结剂喷射金属3D打印。
相同的细分技术,在不同市场,正演绎着截然不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