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新闻  »  硬件动态  »  正文

北明和华为以身作则,加速大数据的商业化

2016年3月9日     来源:e-works        作者:华为       
关键字:大数据  华为  

    近两年,“大数据”已经由新兴的技术方向快速的场景化、成熟化、产业化,尤其是国家层面互联网+战略、大数据战略的明确提出更是全面释放了全社会全行业对大数据的价值认同和实践冲动。“实践出真知”,伴随大数据在各行各业的实际应用和实践,对大数据本身的认知也在不断深入和演化,带有浓厚的互联网基因的大数据正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互联网曾经的发展历程,从创新者?改革者?引领者;从具有互(物)联网特征的应用场景创新?具有外部数据整合特征的数据架构加强?全面融合的数据存储、数据治理、数据服务新型数据架构;从内部数据的价值发现?外部数据的价值补充?全域数据的价值整合。同时,围绕大数据的产业生态环境也在快速形成,“数尽其用、按需应变”的大数据价值特征、“跨行业、跨学科”的大数据应用特征也在不断催生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参与角色。

 无

图1:大数据源生生态环境

    分析大数据源生生态环境(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数据本体、分别为数据生产方和消费方的参与者、作为大数据载体的基础设施或基础平台,以及基于大数据的应用服务、主题建设及场景实现。区别于传统数据生态,大数据生态环境更多的体现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数据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多样性的数据特征,不但表现为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等不同的数据显性结构,也表现为数据所承载的不同价值密度。同时,数据的开放性更多的体现为内外部数据的共存和相互的依赖及支撑。

    2、参与者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除了传统的内部数据应用(即数据生产者同时也是数据消费者)之外,数据生产者可将数据提供给其他消费者,而数据消费者也可消费更多生产者所产生的数据。

    3、基础平台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平台面向社区的开放性基础技术的发展选择,在为基础平台带来更为开放的技术选择之外,同时也支撑了大数据技术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样性发展,在不同应用场景强调不同具体技术的支持和发展。

 无

    图2:大数据产业生态环境

    围绕大数据源生生态环境,不同的参与者在不同层次不同环节带来了不同的商业模式,共同构建完整的大数据产业生态环境,实现大数据多样性的商业化路径。华为和北明软件以各自鲜明的定位积极参与大数据产业生态建设(如图2所示),并强强联合深度合作,迅速成为各自领域的主要参与者和领导者。

    在基础设施/平台层面,主要的商业化内容包括基础性产品、系统建设实施和PasS服务。基础性产品主要包括提供计算和存储能力为主的硬件和软件产品,如服务器、网络设备、大数据平台软件、ETL软件等等,是标准的产品销售模式;系统建设实施主要提供基于基础性产品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平台搭建实施服务,是标准的系统集成和实施服务模式;PaaS服务主要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基础设施/平台的能力,可以以公有云的方式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内容,也可以以私有云的方式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内容。华为以其雄厚的技术积累和研发优势,发布了业界最为完整的业务形态,从传统的网络、服务器等ICT产品、FusionInsight大数据平台等软件产品到华为公有云等云服务,成为了大数据产业中最具领导地位的基础设施提供商。

    在应用/主题/场景层面,主要的商业化内容包括业务咨询、系统建设实施和SaaS服务。在大数据的应用实践中,更为关注如何实现数据对业务的直接推动和提升,因此大量的需要以咨询的服务模式提供从业务规划、数据支撑、系统建设等完整的业务实践指导;基于大数据应用所带来的业务创新,也成为了区别于传统数据应用系统建设的重要特点,“快速迭代、持续创新、直接见效”,数据和业务的紧密贴合产生了旺盛的系统建设需求;同时,由于业务对数据越来越高的依赖度,而大数据跨行业跨学科的特点也导致了数据整合和供给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以SaaS的模式提供特定应用或场景的服务,会成为大数据生态圈中参与者,尤其是众多体量较小的消费者更为务实更易见效的选择。北明软件长期坚持服务于金融、电力、能源、政府、交通等行业客户,对行业知识和业务数据有深刻的理解,通过与华为的大数据联合解决方案创新,整合北明行业服务能力与华为全系产品,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各行业大数据解决方案,并成功的在太平洋保险、国家电网、海尔集团等各行业龙头企业成功落地,快速成长了国内行业大数据应用的标杆性企业。

    围绕数据本身,从数据供给侧来看,以系统建设和数据服务为主要业务模式,为数据生产者进行系统建设实施,支持其进行数据的生产和供给;或整合数据生产者的数据,以第三方数据服务的方式进行数据供给。从数据需求侧来看,以系统建设和SaaS服务为主要业务模式,为数据消费者进行系统建设实施,支持其进行数据的集成和消费;或以SaaS服务的模式为数据消费者提供按需定制的选择。从信息系统建设者到业务参与者,这种由于模式所带来的角色的转变更多的体现为对北明与华为合作提供的服务内容的提升,进一步的从解决方案的提供提升到业务服务的提供,而这一实现也会进一步加快北明和华为在云模式下的联合服务创新。

    面对具体行业具体客户时,在现阶段或可预期的一段时间内,哪些路径是最有发展空间的商业路径?可简单的将客群分为两类:数据量相对有限的集中度较高行业的代表性企业或充分竞争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数据量众多的体量较小的企业。对于前者,由于具有自身显性优势的数据资源,无论是数据的生产能力还是消费能力,其更多的会选择以我为主的数据业务发展模式,因此围绕此类客户所产生的大数据商业机会,也更多的体现为传统的资源供给类特征,如产品销售、系统建设服务或部分补充性的数据服务等等,通过华为与北明联合解决方案创新已经很好的实现对这些客户的全面覆盖。对于后者,缺乏较强议价能力的数据资源,也没有足够体量的数据消费需求,但对于数据的需求会更为直接和务实,因此PaaS和SaaS类服务模式会成为此类客户更好的数据商业化的选择,这也是华为和北明正在加快实现的新型联合服务模式的创新。

责任编辑:王聪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文章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