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时刻,流言不少,来自权威机构的信息的及时披露,往往能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深圳市信息化样板工程——深圳市疾病控制中心的疾病控制信息系统,在这次深圳市抗击“非典”的战役中表现如何呢?
从容应对“非典”
负责此项目的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吴永胜告诉记者,原来他们把健康咨询放在第一位,春节过后,他们就加入了“非典”咨询,由于打入的咨询电话过多,他们及时将咨询线路扩容至8条。目前,每天能接到1400多个市民关于“非典”的咨询。
在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页上,记者注意到,相关部门制作了“非典型肺炎预防专题”栏目,及时向公众公布疫情,宣传非典型肺炎预防知识,同时备有中文和英文幻灯讲座及健康知识宣传海报供下载,并公布了24小时咨询、英语咨询、消毒技术指导电话。
目前,该网站访问量直线上升,从春节到现在访问人数已达24000多人次,有效提供了正确预防非典型肺炎的相关方法,消除了市民的恐慌心理,为预防、控制“非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信息化助力疫情管理
据介绍,作为综合信息网的一部分,法定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已顺利完成对传染病管理的各项工作,完成35种法定传染病和肺结核、性病(包括艾滋病、淋病、一期梅毒等11种性病)报告卡信息管理,即甲、乙、丙类报告卡、病毒性肝炎报告卡、性病报告卡和十七种个案的日常操作、管理及疾病监测、漏报调查。系统还建立了霍乱、肝炎、疟疾等主要传染病的个案监测系统,可以进行分地区、分性别、分年龄和分职业等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统计。传染病管理、监测工作通过使用这套系统达到了快速、方便、准确、规范的目的。
该系统目前已在全市6个区88个疾控中心、医院和慢性病防治院(站)得到应用,数据采集再也不用通过手工登记、邮寄传递来完成,是目前直接从疫情报告点(医院防保科)采集数据、通过网络完成信息传递的管理系统,提高了传染病上报的及时性,并且个案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体现了信息社会资源共享的特性,强大的报表统计功能为准确的数据分析和传染病控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目了然的图形分析为领导决策和管理提供了方便和科学的依据。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目前“非典”疫情要一日一报,据了解,深圳市病人统一在一个医院观察和治疗,暂时通过电话、传真、网络多种途径核实、上报。“一旦非典疫情报告转入正常运作,肯定会放进这个系统中来监控,因为我们已经有一个覆盖面广、运行效率高的疫情管理平台。”吴永胜说。
据悉,由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的卫生监测信息系统、儿童免疫接种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计划免疫监测管理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和健康体检信息系统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