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新闻  »  业界动态  »  正文

北京软件业--全球IT阴云中的亮丽晴空

2003年2月20日     来源:新浪科技         
关键字:北京  软件  
    在全球IT业一片风声鹤唳,呈现下滑趋势的今天,中国的信息产业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尤其是作为信息产业龙头的北京软件产业,保持了高速增长、蓬勃向上的趋势。据统计,2002年北京市软件产业销售额达到330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长30%以上,出口额出口额突破2亿美元,占全国的40%以上。北京的软件业已占据整个软件产业的三分之一强,,居于龙头地位。据预测到2005年,北京软件产业是销售额达到2500亿元人民币,出口50亿美元。从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不难看出,北京作为世界重要的软件产业基地,为时不远。 北京地区人才密集、技术成本低,具有发展软件产业的优势和潜力。近年来,北京市政府把软件产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采取了制定培训人才计划、加快软件产业基地建设等有力举措,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促进了软件企业和产业快速发展。
    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北京市目前的软件产业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着软件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市场不成熟,软件产品研制与开发均属粗放型阶段,软件人才质量与规模难以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等问题。其中,人才匮乏是制约北京软件产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预计到2005年北京软件人才需求为15万左右,2007年达到27万人,而目前的人数差的很远。时至今日,解决这个问题愈发紧迫,这也就是为什么北京市去年以来在培养、吸引软件人才方面重大举措接连出台的原因。
    数量的缺乏是一个方面,人才质量不高更是让企业难以找到需要的员工。那么北京市软件产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软件人才?专家指出,主要是两个层面:一是技术水平娴熟、开发标准规范、开发流程健全的实用技术人才,熟练掌握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另外一种就是系统设计、项目管理等高级复合型人才。
    “北京软件从业人员有7万人,而企业一直苦于人才匮乏,最主要的在于上述两种人才的短缺。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过去教育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也是软件学院办学的使命和方向”,中科院软件学院助理院长谢勇这样认为,他介绍,中科院软件学院最重要的办学理念,就是根据企业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按照这种思路培养出来的中科院CASoft软件工程师,深受国内外企业欢迎,首期结业学员被软件企业录用率达到了90%。二期、三期学员还没有结业,用人单位已纷纷千来签约要人。中科院的成功做法,在如何解决软件人才短缺问题上探索出了可行之道,对于软件产业发展的意义是深远的,正如北京市科委的负责人所说:大学如果都象中科院这样培养软件人才,北京软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会底气十足!
    
    
责任编辑:木军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文章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