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电话用户总数达4.1亿户,跃居世界第一位;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三;互联网用户为全球第二。2001年,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超过10%。这是记者日前在重庆召开的“2002世界银行信息年会”上获悉的。
“中国信息产业已获得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产品生产正转向技术更成熟、更先进、效益更大的领域。”世界银行信息发展部主任蓝文博在此次年会上如此称。全球信息基础委员会副主任罗塞尔说:“今天中国的信息业的发展已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绝好示范,有资格告诉别国在信息技术发展上该如何做。”越南科技部信息通讯顾问谭鲁崇说,作为中国的邻国,他能深切感受到中国信息通讯领域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经验与成绩为越南在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示范。其他与会专家也一致认为,中国与发达国家间的“数字鸿沟”正在缩小。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为消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数字鸿沟,树立了一个成功范例。蓝文博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世界不仅仅把中国看成是信息产业的巨大消费市场,还认为中国是国际信息业内不可小视的重要力量。他认为,尽管中国目前在一些领域内的竞争力还有待增强,但随着转型的加速,其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会迅速提升。
我国财政部副部长金立群认为,政府主导是消弥“信息鸿沟”的一个重要手段。科技部最近推出消除“数字鸿沟”西部行动,主要是普及有中国特色的网络计算机、通讯教育、电脑农业、网上政务和远程医疗等、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缩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在信息化方面的差距。
我国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在年会的主题演讲中表示,中国为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实施一批信息化重大工程;二是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特别是网络服务业;三是加大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力度,改变信息资源开发落后的状况。四是加快中国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通信普遍服务机制,减少“信息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