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新闻  »  业界动态  »  正文

以“中国芯”为龙头 中国已形成完整IT产业链?

2002年11月13日     来源:南方日报         
关键字:中国芯  IT  

    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国内两家主流IT厂商长城电脑、神州数码先后推出了采用国产CPU的网络计算机(NetWorkComputer,简称NC)。对于中国IT产业来说,其意义在于这两个不同品牌的网络计算机,从其应用的CPU到网络计算机本身,再到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完全都是由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企业自行开发。业内分析人士就此认为,中国IT产业历史上第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已经形成。
    
    告别WINTEL联盟
    
    网络计算机最初是为了挑战WINTEL(Windows+Intel)联盟而由Sun、Oracle等公司提出的,其特点在于“采用非Intel处理器和非Windows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的内置软硬件。
    在国内,基于产业政策和信息安全的要求,国家对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计算机的发展非常重视。李岚清副总理多次视察了方舟CPU和基于方舟CPU的网络计算机产品,对网络计算机的推广应用给予了明确指示。国家科技部、信息产业部也支持中芯微系统公司开发更高性能的下一代方舟CPU产品。
    在软件方面,与传统意义上不带操作系统的“瘦NC”不同,我国的网络计算机还采用了由国内凯思公司、灵思公司开发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由北创公司、东师、国永、泰盛德、华深慧正等公司开发的解决方案。
    
    NC成“中国芯”最大受益者
    
    “中国芯”的问世,使国产网络计算机成了最大的受益者。目前,中芯微系统公司已经研制出“方舟一号”和“方舟二号”CPU,“方舟三号”CPU也将在下月初推出。其中,在大陆设计,在台湾地区进行生产、加工和测试的“方舟一号”CPU已经为长城电脑和神州数码的网络计算机所采用,成为国内第一块嵌入式CPU。由于国内业界一度对“中国芯”的产业化前景持谨慎态度,“方舟一号”的成功,大大地鼓舞了国产芯片业发展。中芯微系统公司董事长李德磊在神州数码网络计算机发布时表示:“方舟CPU产品的成功推出,使方舟CPU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产业化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最近,中科院计算所科研人员也正在将不久前问世的“龙芯”植入网络计算机,并已经研制出了神州龙芯网络计算机的原型机。“网络计算机将成为国产CPU的最佳应用方向。”中科院计算所负责人说:“计算所研制的网络计算机已经在广东南海中小学信息化中示范推广。”
    
    带动庞大产业发展
    
    除了令“中国芯”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外,国产网络计算机还在更多的方面被寄予厚望。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说:“我们希望整合北京市的产业优势,形成以自主知识产权CPU为龙头的,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生产制造、市场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在内的一整条产业链。”
    近两年来,全球网络计算机市场开始呈现回暖的趋势,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研究结果显示,1999—2003年全球“瘦NC”市场的复合增长率为71·9%,在2003年全球出货量将达到600万台,而其中网络计算机市场的复合增长率为80·7%,在2003年全球出货量将达到414万台,占“瘦NC”市场销量的69%。
    国内最大的市场在于电子政务工程的政府采购,神州数码总裁郭为表示:“这个产品是根据政府采购的要求设计出来的。如果没有中国的电子政务,没有这个采购,可能我们的网络计算机业务还要往后推迟。”同时,重庆市在6月份向国家申报的863计划项目中,最大的一个项目就是申请做网络计算机终端应用的城市。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北京工业大学、中国银行、国家粮食系统都已经开始使用国产网络计算机。
    这个市场的规模被业内人士高度看好,郭为说:“如果3年以后还是40万台网络计算机的话,神州数码就会宣告不再做这个市场了,3年以后40万台可能还不够我们一家去做,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到100万台的规模。”    

     相关资料
    
    所谓NC(即网络计算机),是在一个高速局域网中,把应用程序和数据存储都放在服务器上,NC通过调用服务器上的资源进行工作。
    NC和PC的最大不同,就在于NC是把运算和存储的任务交由局域网中的服务器来完成。因此,单台NC不需要强大的CPU、大容量的内存、硬盘,也不要各种接口。NC的结构也就非常简单:主板、CPU、显卡,没有软驱、光驱和硬盘,而且这块主板只有一般主板的1/2大。

    
    

责任编辑:木军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文章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