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新闻  »  业界动态  »  正文

管理软件市场群雄逐鹿 赛迪顾问大点兵

2002年9月30日     来源:搜狐IT         
关键字:信息化快讯  
    2002年9月27日下午,由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2002年CCID中国管理软件厂商竞争力调查结果发布暨颁奖大会”在赛迪大厦二层会议中心举行。中国管理软件领域的主要厂商用友、金蝶、新中大、安易、东软金算盘等十多家厂商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另外,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信息中心主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建新等行业用户代表也出席了此次会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赛迪顾问董事长庄行方先生,赛迪顾问总裁、中国软件行业协会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天行先生出席此次会议、并代表赛迪顾问对中国管理软件的发展给予高度关注。赛迪顾问的分析师做了有关此次中国管理软件厂商竞争力调研结果与中国管理软件市场展望的主题报告。各位厂商和用户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就管理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在设计、实施、应用、维护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2002年是中国管理软件厂商发展的关键年,在此一年中,一些财务管理软件厂商基本完成了向综合型管理软件厂商的转型。从MRPII转型而来、制造业出身的管理软件厂商也试图扩展自身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各种类型的合作、融资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究竟谁能脱颖而出,赛迪顾问发布了《中国管理软件企业竞争力研究专题报告》,就中国管理软件厂商的竞争力状况作了全面而详实的分析。
    赛迪顾问的分析结果是建立在620份有效用户问卷基础上的。这些问卷合理地覆盖了全国七个大区和七个重点行业。根据调查结果,赛迪顾问从厂商、用户和专家三个角度,从品牌、技术、产品、渠道和服务五个方面,对中国管理软件厂商的竞争力作出了准确和翔实的分析,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
    在会议上,赛迪顾问总裁助理、软件与信息服务研究事业部总经理赵树峰博士发表演讲指出,随着中国各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蓬勃开展,以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管理软件市场持续升温。据赛迪顾问统计,2002年上半年中国管理软件销售总额已经达到14.3亿元。众多厂商相继加入管理软件市场的竞争中,在产品开发、渠道和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图在市场中有所作为。面对众多厂商提供的软件产品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用户如何选择最适用的软件,以保证投资的有效,面对来势汹汹的竞争对手和对产品价格、性能和服务更为挑剔的用户,管理软件厂商如何评估自身的产品、服务,如何对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作出准确定位;投资者如何对管理软件厂商的潜力、成长性作出有效的评估,选择最具潜力的厂商作为投资对象,都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赵博士引用报告中的数据,指出国内厂商正处在转型关键时期,它们在品牌、技术和渠道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竞争力,而在产品和服务方面的竞争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国内厂商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在品牌方面,国内龙头厂商经过多年的积累,在国内的知名度已不逊于SAP、Oracle;在技术方面,国内厂商在开发过程中普遍跟上了国际潮流,采用了先进的组件开发技术,并且产品支持多种主流平台和数据库;在渠道方面,国内厂商借助渠道这种合作方式不断扩展自己的影响力,渠道的销售、实施和服务能力都使厂商获益颇多。
    具体说来,在品牌竞争力和渠道竞争力方面,用友和金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针对品牌知名度作的用户调查中,分别有90.2%和73.2%的用户选择用友和金蝶。在品牌美誉度调查中,也分别有84.7%和66.8%的用户选择选择用友和金蝶。
    此外,用友和金蝶的渠道竞争力也分别获得了14.42和12.39的高分(渠道竞争力总分为15分)。在渠道方面,国内厂商需要做的是适应管理软件产品的特点,整合渠道结构,提升渠道的服务和技术能力,与渠道形成更密切的合作关系。
    在技术竞争力方面,调查指标体系中设立了产品对数据库、对系统平台的支持,产品开发平台、产品结构模式的选择、技术人员结构、厂商研发资金投入等多个指标。根据厂商提供的资料,经赛迪顾问聘请的专家的评定,厂商的技术投入得到了肯定,所有厂商都获得6分以上的较高分值(技术竞争力总分为7分)。
    随着国内管理软件市场的升温,国内管理软件厂商普遍开发了适应企业全方位需求的包括财务、进销存、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产品。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上,各大厂商各有千秋。如在金融行业,金蝶显示了其产品扎实的内涵和成功的应用。在其它一些行业,如制造业中的钢铁、机械、电子、食品、造纸、制药等细分行业,和佳等厂商的产品也获得了相对较高的评价。但总体说来,中国管理软件厂商在产品竞争力方面的得分并不令人满意,平均得分仅仅在20~21分左右(产品竞争力总分为28分)。究其原因,厂商的产品在各个功能模块的用户满意度和产品行业适用性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服务竞争力方面,浪潮通软、金蝶等显示了较高的服务水平。但此次调查指标中服务竞争力分值达到40分,而调查中没有任何一家厂商得分超过30分。IT业未来的出路在服务,管理软件厂商强调的也是服务,但在服务方面,值得厂商改进的地方还很多。
    最终,根据调查结果,用友、金蝶、和佳、和利时、金算盘、新中大和安易等厂商的产品获得了分行业优秀产品奖项。安易和浪潮通软获得管理软件成功案例奖。金蝶和金算盘的ERP新品凭借其在技术和产品架构上的特点,获得了技术创新奖。金蝶和新中大还分别获选优秀ERP厂商和优秀财务管理软件厂商。
    在会议上,获奖的金蝶、金算盘、新中大和安易也都派各自代表发言。

    中国管理软件市场特点

    与会人士一致认为,中国管理软件市场竞争趋向白热化,整体市场表现出如下特点:

    1、分行业的解决方案成为厂商拓展市场的重要手段。
    以用友完善其U8产品并就此展开相当力度的市场推广活动为标志,国内厂商纷纷完善各自产品结构。
    金蝶全力推出了“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这一概念,并推出了包括金融、制造、能源、房地产、商业、政府、运输、电信等行业在内的系列行业解决方案。
    浪潮通软把分行业的解决方案作为今年市场推广的主题,其中包括了化工、制药、棉纺、造纸、证券、保险、信托和银行等行业的解决方案,并将造纸和制药等行业作为重点。
    东软金算盘将制造业分为离散和流程两种生产类型,并在此理念基础上推出了VP.ERP,主要侧重离散型制造行业需求的开发,运用优化的MRPII思想引入生产制造模块。    

    2、新的功能模块正日益受到厂商和用户的青睐。
    许多厂商纷纷推出了客户关系管理(CRM)、人力资源管理(HR)以及知识管理等产品模块。和相对成熟的财务管理模块相比,未来的市场竞争更依仗于制造模块、进销存模块、CRM模块的功能和满意度。

    3、新概念的挖掘带来管理软件市场新的热点。
    各大龙头厂商纷纷推出新概念,并着力加强市场推广活动。金蝶提出了ERPII的概念。新中大则在今年3月初提出了“互动管理,超越ERP”的企业管理理念。
    与几家龙头厂商相比,实力稍弱的一些管理软件厂商正在努力“上下求索”,力求有所突破。

    4、服务水平的提升和渠道和建设日趋重要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2002年上半年,各大厂商都更加认识到服务和渠道的重要性。为此,各大厂商都在建立健全各自的服务体系和服务评估体系,努力使服务规范化。在渠道方面,各种类型的联合或合作纷纷展开,以拓展自己的影响和市场。
    
责任编辑:Lily
关键词阅读
相关资料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文章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