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今有“撼山易,撼微软难”。于当今IT业而言,围剿微软的呼声日益高涨,然而微软的城池却依然坚固。继以Netscape和IE为中心的浏览器大战、以Oracle为首的NC与MS为首的PC大战、以SUN为首的Java与MS的Windows大战之后,linux又扯开了挑战Windows的大旗,除了IBM,Oracle大力支持linux之外,众多全球著名的技术提供商也在不断地为linux添加筹码。
挑战远没有结束,由linux重新界定了与Windows的对峙。尽管linux开发的初衷与经济利益沾不上边,但能在削弱微软霸气的同时移植它的市场份额,才是众多IT决策者们真正的“反微软情结”和心态。“开放源代码”是linux宣扬的核心,也是其秉承的信条,linux采用开放式的源代码设计,另外,它具有稳定、可拓展以及成本低的特征。据统计,linux在1999年和2000年是成长速度最快的操作系统,在2001年和2002年情形也大致如此。有专家分析,当linux在越来越多的市场领域中逐渐成为主流产品时,与之相应的软件技术也会变得日益重要。
然而,缺乏支持linux的得心应手的开发软件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相反,支持Windows的软件工具应用已达到相当普及的程度,这是一个浮出水面的问题。
在最近召开的linux大会上,Borland软件公司大中华区总裁称,该公司推出的kylix3,彻底改变了因用于linux平台的开发工具匮乏而使开发效率降低的状况。因为kylix3中新增了C++支持,这意味着任何类别的linux应用程序都可以用最流行的linux编程语言创建出来,并且不仅速度快,还能有效节约成本。而据IDC估计,kylix3已将用于linux的快速应用开发解决方案推介给了全球逾200万的C++开发人员。
看来,kylix3又为linux挑战Windows添上了一份重要的筹码。
“kylix3能成全linux的事业吗?”,“linux是否会重蹈覆辙,陷入前三次的困境?”,这是反微软者投予更多关注与忧虑的话题。
刨根问底,会寻味出一些曾经失败的理由。无论是Nescape,还是NC、Java,多少有些“井底之蛙”的悲哀,他们在技术上都远远胜过微软,但在营销、市场运作、渠道开发上的表现不尽人意,相反倒衬托出微软的从容。
如何避免陷入技术的桎梏,也许与kylix3具有同样举足轻重的意义。在“开放式的源代码”信条支持下的linux,到底能走多远,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动摇Windows的地位,我们在现在进行时中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