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效益进一步提高。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市公司的2010年上半年度报告并未完全披露。从记者统计的汽车行业20家主要上市公司发布的情况来看,截至目前,发布2010年上半年度报告的公司为12家,而发布业绩预报的公司为8家。已披露的半年报及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报显示,在上半年汽车产销双涨的态势下,我国汽车类上市公司整体利润也水涨船高。
和今年第一季度报告相比,上述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多数企业利润实现成倍增长。
利润同比普遍倍增
从12家已发布上半年度报告的汽车上市公司情况来看,上述企业均实现利润增长,其余发布业绩预报的8家上市公司也表示,利润出现大幅增长。
在整车乘用车上市公司中,海马汽车是唯一发布上半年度报告的轿车企业。海马汽车上半年度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海马股份实现主营收入超49亿元,同比增长89.94%,实现利润超1.9亿元。因此海马汽车的利润也由去年同期的亏损实现盈利。
在其余5家轿车类上市公司中,尽管上海汽车、长安汽车、一汽轿车、一汽夏利、广汽长丰并未正式发布上半年度报告,但其发布的相关业绩预报显示,上述5家企业均实现利润增长,其中一汽夏利实现利润增幅最快。一汽夏利的业绩预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一汽夏利净利润约2.6849亿元~2.9431亿元,同比增长420%~470%;上海汽车净利润同比增幅也达到300%以上,去年同期上海汽车的净利润约为14.5亿元,今年上半年可能达到惊人的60亿元;长安汽车预报显示其净利润约为13.5亿元~14.0亿元,同比也实现翻番增长。去年同期利润处于亏损状态的广汽长丰,历经重组后也迎来了企业利润增长。广汽长丰业绩预报显示,得益于公司2010年上半年的产品销量大幅增长,预计公司2010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50%以上,净利润约为0.53亿元。另外,在港上市的国内自主品牌企业长城汽车发布的业绩预报显示,上半年净利润867百万元,同比增长230.9%。其余两家在港上市的吉利汽车和比亚迪股份尚未发布相关的业绩预报。
商用车和零部件企业今年上半年业绩也不错,多数企业利润呈数倍增长。在已发布上半年度报告的公司中,东风汽车上半年利润超3.8亿元,同比增长203.25%;江淮汽车净利润约为4.9亿元,实现净利润增长3倍以上,同比增幅高达322.22%。业绩一向抢眼的江铃汽车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约10亿元,增幅达140%。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同期大多处于亏损或盈利下降的客车类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利润也出现大幅增长。安凯客车上半年度报告显示其净利润达到0.26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71.57%,扭转了去年的不利局面,并成为客车类上市公司利润增幅最快的企业。客车企业的龙头宇通客车上半年净利润为3.61亿元,同比增长88.06%。在其他发布业绩预报的企业中,重卡的领军企业中国重汽预增150%,净利润约5.5亿元。福田汽车在公司所有产品销量较去年同期均大幅上升的情况下,预计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将超过150%。
与整车类上市公司的高增长利润相比,一些零部件企业业绩稍逊,但多数也实现利润增长。一汽富维上半年度报告净利润为2.44亿元,同比增长176.76%;星马汽车净利润为1.49亿元,同比增长341.24%;东安动力净利润则为1.02亿元,同比增长为8.38%。
下半年汽车行业仍被看好
事实上,从上述企业发布的今年上半年度报告及业绩预报情况来看,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点主要来自于企业的主营产品销量增长。
中汽协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892.73万辆和901.61万辆,同比增长48.84%和47.67%。在高速的汽车产销增长态势下,汽车企业的利润也逐渐增加。国泰君安汽车产业资深分析师张欣表示:“销量的增长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规模效应,企业的利润也会相应增加。”
进入二季度以来,市场销量持续下滑,使得业界对下半年市场的评判不太乐观。但汽车行业分析师普遍认为,去库存化、低成本与规模效应将支撑汽车业盈利,全年应能保持三成以上的盈利增幅。记者了解到,多家行业分析机构也将汽车行业评级由“持有”提升为“买入”,其他机构如证券机构也开始加大汽车股的推荐力度。
在记者的采访中,一些证券机构分析预测表示,下半年开始,受国家宏观紧缩政策和去年销量基数前低后高的影响,我国的汽车销量同比增长率将逐步走低,但预计全年汽车销量增长23%至1680万辆。据悉,随着钢材价格下降、电子元器件价格上涨的停滞,以及欧元的贬值,采购成本将显著下降。从下半年的投资机会来看,商用车要好于其他周期性板块,但逊色于乘用车板块。
西南证券机构分析预测,随着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以及利用替代政策,迅速提振和扩大二、三线城市和广大农村等内需市场,这是汽车产业发展保持高位稳定增长的动力。该机构分析表示,我国未来汽车市场新的增长点有以下几方面:其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应用;其二,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其三,汽车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第四,汽车新能源技术使上下游产业链得以延伸;第五,传统汽车领域的技术变革;第六点是汽车金融业和汽车租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