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占我国经济总量最大比重和最具活力的经济类型,尽管中小企业在今年上半年的各项经济指标增长态势明显,但受制于脆弱的外部环境及资源和成本压力,其发展背后依然面临诸多难题。
6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司长王黎明在出席第六届中国民营经济投资与发展论坛时表示,将进一步细化市场准入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在部分行业有步骤地放开市场准入,使更多的民间资本能够合理增长,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出口基础薄弱
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有所改善,发展质量和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1~5月,全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2万亿元,同比增长35.2%,增幅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8.23%;中小企业产销率达到97.3%,比上年同期提高0.57%。前4个月,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不含外商投资企业)完成进出口总值2083亿元,同比增长50.9%,增幅比去年同期加快63.2%;其中出口1274亿元,同比增长35.7%。1~4月,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27349亿元,同比增长30%,较去年同期加快5.5%。从这些数据表明,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增长速度在加快,质量在提升,效益在回升。
但同时,中小企业经济复苏的速度还比较缓慢曲折,资源环境的约束压力在不断增加,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出口增长的基础非常脆弱。二是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难度加大。三是要素制约更加突出,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依旧大幅上升,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快,企业成本加大。四是企业劳动用工紧张。五是工业企业投资增长缓慢。今年工业投入在去年基数较低的基础上,依然缺乏较高的增长,反映出当前经济复苏过程中影响企业创新投入和投资回报不确定的因素仍然很多。
三方面转变发展方式
面对以上形势,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式转变成为迫切需要。
王黎明表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对全球经济结构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抢占国际竞争力制高点、增强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合理分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没有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很难实现。因此,中小企业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尤为重要。
转方式,首先要调结构。王黎明说,中小企业的结构调整对整个经济的优化至关重要,在使大量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和企业退出的同时,特别还要引导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鼓励中小企业进入新能源和再生能源领域,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转方式,还要注意引导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应该也能够肩负起这样重要的历史使命。”王黎明说,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中具有数量多、效率高、周期短、成本低的优势,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大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培育和壮大一批品牌产品。因此要注意在现有引进、消化、创新的基础上,能够不断地和国际、国内的研发机构结合,走产学研的路子,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自主创新能力上加快一步。
转方式,还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要引导中小企业正确处理好企业收益和合理负担外部社会责任的关系。王黎明呼吁更多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保护环境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部分行业有步骤放开市场准入
今年5月份,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王黎明表示,这对于中小企业和广大民营经济是一个极大的利好。下一步,工信部将贯彻文件精神,继续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力度。
他透露,将进一步细化市场准入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使更多的民间资本能够合理增长,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要研究制定非公有制经济在基础设施、石油石化、电力通讯、社会事业等领域的准入实施办法,研究具体的出资限额、经营范围等准入资格和条件,将鼓励型政策尽可能地落到实处,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切实破除“玻璃门”现象,促进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在放宽市场准入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行业发展的监管,要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切实对民间资本、投资主体履行投资建设的手续,严格遵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土地、节能、质量、安全的各项法律法规,通过在部分行业有步骤地放开市场准入,发挥好国有、民营和各经济主体的各自优势,进一步形成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此外,工信部还将继续着力缓解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融资难问题。研究制定出台小企业信贷考核的办法,建立小企业信贷增长的风险补偿机制,加快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同时还要做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形成一个中小企业信用收集、评价、公布机制,使更多的机构对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保障和调节。
近几年来,许多地方在发展中小企业过程中,已经打破单一、传统的模式,在管理水平和布局方面有较大的提升。不少地区对于区域规模化和部分区域企业能够在同行业、同类型产品和技术产业链条的连接方面越来越关注。对此,王黎明说,要进一步引导中小企业能够形成集聚发展,扶持一批重点的优势产业加速发展,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结合,使一批现有传统制造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内企业能够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加快变成龙头骨干企业,加快产业链的完善。他特别强调,鼓励东部地区更多的民营资本、优强企业向中部、西部延伸,使更多的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在东部地区企业的引领下迅速地成长起来。服务体系的建设越来越成为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支撑力量。为了引导服务体系的建设,王黎明表示,将在今年年底前,选择不少于150个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国家级示范平台,并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对公共服务机构水平提高、环境改造和基础设施完善给予必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