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是我国传统支柱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但是自2007年以来纺织行业外部环境与政策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银根紧缩、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特别是去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纺织行业的形势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行业运行出现下滑趋势
2008年纺织经济运行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具体表现在:
生产步伐明显放缓。2008年1~11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1623亿元,同比增长14.33%,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8.2个百分点,主要产品化纤、纱布、服装产量均实现一位数的增长,但增速同比均有较大回落。
投资大幅下滑。2008年1~11月全行业500万元以上规模的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72亿元,同比增长8.7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2.2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5647个,比上年同期减少6.15%。
出口出现了整体的萎缩。2008年1~11月全行业共出口纺织服装1732亿美元,同比净增长7.8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2.25个百分点。其中,服装出口同比净增长3.1%,增速下滑19.09个百分点。
行业效益出现负增长。产销增长全面减缩的同时,行业盈利大幅下滑,这使亏损面持续扩大。2008年1~11月,规模以上纺织行业利润总额为1042亿元,增长率出现负数,为-1.77%。亏损企业由去年的7292家,扩大到9654家,行业亏损面由16.97%,扩大到20.44%。由于效益下降企业运行困难,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从业人数首次出现了负增长,1~11月,从业人数比上年同期减少1.24%。
宏观经济形势恶化成主因
纺织行业出现下行趋势并面临重重困难,与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国际经济形势恶化,消费需求疲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升级的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金融危机使得美国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紧缩,习惯信贷消费的美国居民在消费增长方面缺少支撑,同时失业人口迅速增加,造成居民收入增长减缩,这些因素带来消费支出增收下降。从金融危机对纺织品的影响方面来看,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受到波及,日本去年二季度居民消费同比下降7.8%,是近年来少见的需求萎缩,澳门去年1~8月商品零售额只增长1%,也是近5年最低的增长速度。国际经济形势的全面恶化,纺织品服装的国际需求持续疲软,加剧了我国纺织行业出口压力。
第二是人民币升值加速,出口压力增大。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升幅超过3%,加大了出口企业报价风险和汇兑损失。下半年受美国经济形势影响,美元汇率趋于稳定,三季度人民币兑美元升值0.7%,给出口企业缓解了一定的压力。但是人民币对欧元快速升值,为4.7%。受汇率变化影响,7月份起我国对欧美纺织品出口额增收较上半年有所回落。对欧洲出口是我们纺织行业出口增长的最主要拉动力,人民币对欧元进入升值通道,加大了纺织品服装对欧洲出口压力。
第三是要素价格波动,企业成本明显增加。2007年以来纺织原材料、能源动力、物流、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开始迅速上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棉花进口等都给纺织生产企业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出口退税率连续下调,给出口企业带来较大损失。经过2008年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据初步估计2008年以来纺织企业综合成本增加6%以上。
第四是银根紧缩,企业融资困难,难以正常运营。2008年7月央行连续上调存储准备金率,各大银行银根紧缩,贷款减少,利率增加。纺织行业9.4%的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难度比较大,能贷款的款项又承受较大上浮利率,企业正常费用大幅提升。一些设备更新、节能减排企业投入无限推迟。当前国家货币政策有所放松,但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突出。
第五是2008年我国GDP仍然保持平稳增长,但面临下行的风险。2008年三季度GDP同比上涨9%,下降0.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根据国际货币组织最新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3.9%,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受国内外经济增长减缩影响,企业市场信心不足,纺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投资总额增速和新开工项目明显下降,这将妨碍行业技术进步和升级步伐。
出口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2009年,纺织行业面临的国际经济形势会更加严峻。2009年纺织行业出口可能要出现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同时也会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的干扰。但是应该看到,从市场基本面和竞争格局看,纺织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一、目前占行业出口总额40%以上的美、欧、日三大传统市场出现较大波动,但是多年来纺织行业凭借出口产品总量齐全、品质优良、价格合理的竞争优势,得到发达国家采购商和消费者的青睐,在过去市场上形成相对比较稳定的份额,出口不会因为需求波动而严重萎缩。随着美、欧等国高档面料、纺织机械、高档时装等产业链、高端生产环节进一步向我国及周边国家转移,以及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开拓营销渠道,扩大自主品牌战略,在国际市场销售,拓展在发达国家的市场空间,可能性仍然存在。
二、随着东南亚各国纺织产业链与我国纺织行业联系日益密切,我国纺织行业为东南亚国家配套供应的化学纤维、面料等上游产品,还会有相对稳定的空间。
三、俄罗斯、拉美、非洲等国家,居民消费需求以较快速度增长,与其自身纺织生产能力的加速,会给我们纺织行业开拓新兴市场提供多元化的机遇。随着产业进一步调整升级,各项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涨,纺织行业出口总量不会有大幅度增长,但是随着出口产业附加值的提高,行业出口总额仍将保持一定增长。纺织行业经过多年奋斗取得的国际市场份额,有望继续维持。在国际贸易环境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预计2009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可以增长6%~8%,这个增长的基本速度,对于确保行业持续稳步发展、改善民生、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
内需拉动将强力增长
为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宏观经济目标,去年四季度国务院出台拉动内需的十项政策措施,又颁布了促进轻纺行业健康发展的六项措施。国务院还将发布纺织行业振兴规划,为确保纺织行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
因此,2009年从国内经济政策环境来看,纺织行业存在进一步依靠内需拉动的良好机遇。从行业自身发展历程看,国内市场是纺织行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内需持续稳定扩大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2000年到2007年我国城乡人均消费分别增长108%和101%,年人均纺织品消费量从2000年的7.5公斤增长到2007年的14.6公斤,纺织行业内销比重也由2000年的60%提高到目前的70%。发达国家年人均消费水平为30~40公斤,是我国目前水平的两倍以上,这意味着我国纺织品服装内需市场潜力依然巨大,而13亿人口的庞大消费总量决定内需市场必须依靠本国纺织产业来满足。因此,2009年随着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及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效果显现,内需市场发展潜力逐步释放将为纺织行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是包括服装、家用纺织品等的终端消费需求不断增长。随着国家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的政策落实,以及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目前处于较低水平的农村消费将以较快速度增长,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将稳步提高,具有较好品质的大众产品消费需求将增加;同时居民消费结构还将增加优质、个性化、具文化内涵的高档产品消费。因此,预计2009年商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可以保持在20%左右。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农业、交通等相关产业的投入,将增加对土工合成材料、医疗卫生纺织品等产业用纺织品的需求,从而带动产业研发和应用能力提升,2009年纺织品行业有望上一个新的台阶。
2009年纺织行业经济增长的走势,其基本特点是:国际金融危机下外需不足,将会给纺织行业出口造成更大压力,但稳定外贸出口依然存在有利条件;国内政策趋于宽松,内需市场在趋于稳定的同时,将逐步成为确保行业发展的主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