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的全球化是以制造业来打头阵的,中国凭借人力、资源成本优势在世纪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通过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一举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加工厂”。
本世纪初,世界产业开始出现第二次大规模的梯度转移———向服务业的转移。面对这一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部分城市迅速调整开放战略,以期在从世界“加工厂”向世界“办公室”的转变中赢得先机。
诚然,承担世界“加工厂”的角色,是我国现实条件所决定的经济腾飞的一个必经阶段。通过积极引进加工制造业,我们不仅改善了就业,拉动了税收,而且也对本土制造业崛起以及城市化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当国内经济发展到一定层次之际,“加工厂”的“副作用”开始显现出来,比如环境的污染、能源的消耗,以及加工出口急遽扩大引起严重的国际贸易摩擦等等。这些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为从根本上降低“副作用”,我国及时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而突破现代服务业则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服务业正在全球掀起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全球服务业主要发包国家集中在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接包国家主要是印度、爱尔兰、中国等。从国内看,我国服务外包持续增长,日渐成为一个新兴的全球外包中心。其中,软件外包已成为“热点”中的热点,2005年全国软件外包突破9.2亿美元,2006年达到13亿美元,是1999年的7倍;到2010年将达到70亿美元,年均增长将超过50%。
虽然,我国正面临着承接服务外包的最好时期,但在发展服务外包中,我国还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现在软件外包中存在的问题,第一个就是相关政策滞后,第二是缺乏国际市场开拓人才,第三个是缺乏国际化软件管理人才,第四个是缺乏国际化软件技术人才,第五是缺乏国际化专业人才。
要解决软件外包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加强人才培训,另一方面要打造本土品牌。扶植和奖励本土已有的服务外包品牌,培育和建树本省新兴的本土服务外包品牌。而对于已有的政策和本省已经制订的政策,各地要充分利用好。
过去,中国由于是抓住了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机遇,使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加工制造的能力在全球迅速崛起。时下,全球的投资有2/3投在服务业,如果像当年把握制造业转移机遇的时候来把握服务业的转移,或者说中国现在更直接的、更具体的承接大量的服务外包,会使中国在全球竞争中把握一个很好的机遇。
从中国经济发展和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上看,中国要承接这些服务外包到了非常好的、非常关键的时期。在全球竞争当中,如果能把握这个机会,可能会给中国的经济带来非常好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