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新闻  »  业界动态  »  正文

东北装备制造业振兴亟待放大“集群效应”

2006年10月27日     来源:中国质量报         
关键字:制造业  装备  东北振兴  集群效应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及装备制造业基地。近年来,以辽宁为龙头,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产业组织条件优势逐步开始向外释放,已经形成产业集聚式发展的雏形。

    尽管东北装备制造业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装备制造业集群式发展过程中也越来越受到一些痼疾的困扰,这主要体现在规划上的局限和规模上的阻碍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东北在发展中一直以产值和项目为核心,经济地理因素没得到足够的重视;二是东北装备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国外的大企业相比较而言,规模依然过小。

    一些专家认为,装备制造业能否真正做大做强,集群建设将扮演至关重要的战略性角色。推进东北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化发展应注意遵循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规律,侧重对集群式发展环境的改造,同时解决核心企业的发展动力等问题也将十分关键。无论是环境改造还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关键在于企业与政府共同做好“改革与创新”两篇文章。

    首先,继续推动国有大中型装备制造企业制度改革。一方面可以推动装备制造集群中的焦点企业不断增强竞争力,从而带动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经营与监督机制的完善,可以促进市场环境建设,有利于形成良性的社会关系资本。

    其次,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组织创新。东北装备制造业现有的产业组织效率较低,严重制约了其发展的后劲。一是加大对私营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形成与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分工协作中的竞争或合作关系,将能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二是广泛推行外包制,降低国有企业经营成本和管理费用;三是加快产业区的区域优化,促进供应商、经销商与生产企业的空间集聚和资本融合,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第三,调整单纯偏重于大企业的产业格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但目前东北装备制造业的中小企业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产业布局的工作重点仍停留在发展大企业上,忽视了正在起步的中小企业集群,对企业集群的专业分工、中介组织建设、外部环境的培育等缺乏长远规划和措施,客观上也造成了企业集群的发展落后于东部、中部许多地区。一些大企业没有或少有就近配套企业,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经营成本难以降低。因而,东北老工业基地宜通过贯彻企业集群战略,将产业政策重心从大企业向中小企业适度转移,从单个大企业的“点”的扶持向地方产业体系的“面”的培育转移。

    第四,加大对装备制造产业区的布局规划。由于装备制造企业在产品和技术上存在着很强的配套要求,集群对产业关联的高度依赖远远非其他行业制造业集群所能比拟。因此,对装备制造业集群进行产业布局时不能忽视高校、科研机构与制造企业之间的合作。

责任编辑:况长进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文章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