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我国信息产业一年一度的盛会“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12月2日至3日在北京成功举行。备受瞩目的“2005中国信息产业10大经济事件”、“2005中国信息产业年度经济人物”和“2005中国信息产业业年度新锐人物”评选也于2日晚揭晓。
经历了近2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信息产业迎来了一个极为关键的历史发展时期。2005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四年,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聚焦中国,抢占战略制高点。中国已成为众多跨国公司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在快速融入国际市场,以联想为代表的中国IT企业正远航出海,开始从“中国第一到世界第一”的跨国之旅。一个以增长方式转变、质量效益提升、社会和谐发展、企业自主创新等为宗旨的中国信息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创新是惟一道路
继连续四年成功举办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之后,本届年会以“企业自主创新与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为主题,近30位政府官员、知名专家、企业精英等演讲嘉宾及400多位业内人士在理性务实的氛围中,共同探讨全球化竞争环境下中国信息产业的现状、发展热点和企业战略,努力推动我国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运行司副司长王秉科在发言中指出,今年1至9月,我国信息产业规模达到3.1万亿人民币,其增加值占 GDP的7.5%,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和产业化司副司长廖小罕认为,我国经济正处于迅速扩张的重要时期和国际经济新秩序调整形成之际,坚持科技发展,实现GDP翻两番必须要靠科技创新,创新是唯一的道路。
对于创新,商务部外资司司长胡景岩指出,要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在国际上通行的股份公司包括并购的方式,在我们国家都有很好的前景。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旭明在大会发言中表示,“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顺利召开和十一五规划建议顺利通过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顺应产业变革需要,以企业自主创新与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为主题,旨在为产经政学精英打造理性、务实的沟通交流平台,洞悉产经动态,把握产业投资重点和未来走势,剖析产业难题,并探寻企业自主创新制胜真谛。”
为期两天的大会,汇聚了产经政学众多精英,演讲嘉宾围绕“企业自主创新与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这一主题,从研发、市场、资本三个层面展开了热烈研讨。
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鲁阳,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副主任邓军,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路风等嘉宾,也先后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创新带动产业形势
第一天下午的论坛一开场,第一位重量级演讲者的报告时而让场上鸦雀无声,时而又掀起阵阵雷鸣般的掌声,这位嘉宾是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总经济师姚星源。他结合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一些变化,为听众分析了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
姚星源谈到,在去年经济学家讨论2005年我国经济形势的时候,曾经对三件事有所担心: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和通货膨胀。而现在看来,2005年已经将近结束,通过将近一年的国家宏观调控等经济政策,这三方面的形势均有所改观。
今年预计粮食总产能够达到9600亿斤,继续保持去年丰产丰收的局面,农民的收入也将有所提升。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增幅过高、增速过快的局面在2005年也有所改观,截至目前,没有出现大范围的反弹,反而想比去年回落1.6%,而且投资结构也有所优化。
粮食价格上涨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2004年,全国通货膨胀率达到了3.9%,而从目前的统计结果来看,2005年的通货膨胀率预计会降至2%左右。
在报告中,姚星源也谈到了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例如目前我国贸易顺差增幅过快,国际收支不平衡,导致国际间的贸易摩擦加大。此外,还提到我国很多行业利润率均有较大幅度的回落,导致亏损额加剧的问题也应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听完这些内容,记者随机采访了身边的听众,他们都用笔快速的记录着姚星源所讲的内容。一位听众则告诉记者,本次会议的主题很好,创新将是带动我国传统产业摆脱亏损的好方法,应该唤起更多人的共鸣。
在2005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举办期间,众多中外IT企业的领军人物齐聚北京,出席于12月2日晚举行的2005信息产业年度十大经济人物颁奖仪式。在隆重热烈的颁奖仪式上,“2005中国信息产业年度经济人物”、“2005中国信息产业年度新锐人物” 和“2005中国信息产业10大经济事件” 的评选结果在众人瞩目之下隆重揭晓。与此同时,还有19家企业获得了“2005中国信息产业企业创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