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微软首席执行官鲍尔默在拉斯维加斯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曾强调,微软并未受到公司官僚的困扰。他说:“我们是全世界运行最健康的公司。” 诚然,微软的经理们在公司内部协调事务时总是遇到一些沟沟坎坎,但鲍尔默并不认为它们影响微软推出优秀的软件产品。
就在6天之后,鲍尔默宣布了微软自2002年以来最惊心动魄的重组计划,目的之一是使公司以更快的速度运行。原先的7个事业部被整合成3个:平台产品及服务事业部(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MSN、服务器及开发工具);商业产品事业部(包括Office和“微软商务方案”);娱乐和移动设备事业部(包括Xbox以及移动产品)。
鲍尔默在发给员工的一份邮件中说:“我们改革的目标是使微软具有更强的能力来应对高速增长,并执行我们基于软件的服务战略。”
■更快地推出新品
此外,微软还宣布了一项重要的人事动态:IT业界传奇人物、从Win98以来就负责Windows操作系统研发的微软15年元老奥奇(Jim Allchin)将在明年Vista上市后退休。微软还宣布Lotus Notes的缔造者、首席技术官Ray Ozzie将拓宽权限,负责互利网服务业务。
这些举动表明微软正在应对一系列公司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包括官僚作风、创新阻碍以及低迷的士气。象Google和Salesforce.com这样的竞争对手在某些领域下手更快,将微软置于不利境地。
■更加理顺的结构
微软发言人Larry Cohen表示:“光靠这些改革来解决所有的问题是不切实际的。” 除此之外,微软准备继续优化决策流程,以减少新产品上市的时间。
新的结构将更多的责任集中在少数几个领导人手中。2002年,鲍尔默一手创建了目前的7个事业部的架构,这也变成鲍尔默6年CEO在任期间的大手笔。当时,他的想法是给予各事业部在产品战略上更大的自主权。然而,当各个事业部的负责人专注于推进自己的产品时,多个部门间却经常发生“撞车”现象,尽管所有的产品都是在微软的大旗下。Forrester研究公司副总裁Ted Schadler表示:“新的架构更容易让(各部门)高层负起责任。”
三个事业部的领军人物都是微软的元老。平台业务将由Kevin Johnson和奥奇领衔,奥奇退休之后,Johnson将独自担纲。商业产品事业部的负责人是Jeff Raikes,他在1981年加盟微软,目前负责营业额高达110亿美元的“信息工人”业务。 负责XBox的16年元老Robie Bach将顺理成章地成为娱乐及移动产品事业部的老总。
■“惨痛教训”
虽然新的3个事业部之间还需要就产品进行相互沟通,但这次改革的出发点是最大限度地理顺流程。Cohen表示:“我们希望把相同领域的事业部集中在一起。” 过去,微软的互联网和PC搜索工程师分布在不同的部门。现在,微软希望它们能够在一起紧密协作,对付Google这样的竞争对手。
在通过邮件宣布自己明年退休的消息时,奥奇谈到了他过去曾面临的一些挑战,以及这次重组如何能够解决目前的问题。“我们在过去几年中有过惨痛的教训,我希望我们能够聪明地从这些教训中学到什么。” 他表示梦想有一天,这个软件工程的大团队中能够少一些“路障”和“不合理的关联”。“关联”在这里指的是将不同产品集成在一起的战略,它在过去往往延缓了新品上市时间。
微软现在和过去的员工普遍认为,正是这些挑战使Vista这样的产品一拖再拖。目前,Vista的上市已距离XP有5年之遥 ,是间距最长的一次。奥奇认为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微软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有一些工作要做,“(改革的)结果是更好的代码和更多的创新,用户可以更快地得到新产品。”
■“少说多做”
微软面临的管理挑战也在公司内部引起了评论和报怨。比如匿名的博客Mini-Microsoft经常就微软内部的问题进行讨论。对此,奥奇的建议是停止报怨并马上开始解决问题,“如果你想作出改变,你希望看到局面有所改善,那么请不要空谈,马上去做事。”
对于微软希望通过改革来保持活力的期望,这次重组并不能达到一个戏剧性的效果。关注微软的研究公司“Directions on Microsoft”的分析师Matt Rosoff指出:“他们(微软)只是迈出了一小步,沿着这个方向,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整合。” 显然,对于微软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活力”的提高将是一步一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