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必自购服务器,也不必购买昂贵的系统管理软件,只需通过互联网登陆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就可以完成从订单、生产到销售的所有信息化管理。这是3月7日,在泉州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会上,泉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刘艺华为到会的60多家企业描绘的蓝图。
隶属于泉州市科技局的泉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是负责推动该平台的部门。工作人员陈坤向记者解释,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处在不同行业的企业有很大差异性,未来的公共平台上将聚集多家为不同行业服务的ASP服务商。“目前一切还仅是推广阶段,我们先选择纺织服装行业为服务对象。”陈坤表示,这样选择的原因缘自于该平台的运营商之一——泉州创亿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系香港联泰国际的子公司。而联泰国际曾提出具有革命性的创新管理理念—“D2S供应链管理模式”,并获2001年度香港优质管理卓越奖。
2004年,凤竹、七匹狼、格林等一批泉州纺织服装知名企业纷纷到广东东莞对联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考察,并表示出了浓厚兴趣。纺织服装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EIPSP)与传统的企业资源计划(ERP)及物流供应链(SCM)相比具有更多优势。
创亿科技市场总监吴继鸿举了个例子,泉州某著名的服装企业是典型的品牌经营型企业,公司在国内遍布销售网点,企业虽然也有自建的ERP系统,但企业发布出去的新品只能是简单的图片,如果通过EIPSP系统,全国的所有销售网点可以通过互联网从数据库中调出关于新品的所有内容,甚至包括布料来源这样的详细数据。
泉州民营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认可并非一帆风顺,过去,与其他地区和行业热火朝天的信息化相比,整个泉州的民营企业对信息化的态度非常理智、冷静,甚至有些淡漠。某家著名的财务软件泉州分公司,曾经一年的销售额不超过一千万元。然而,这一切正在悄然改变,2002年开始,泉州一批企业开始尝试信息化管理,而且有的企业还将管理模块分开,逐个适应,“步步为营”。
“越是有实力的企业就越有信息化的紧迫性。”吴继鸿说,以服装业为例,企业在为阿迪达斯、POLO这些国际知名企业代工时,就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对方已经实现了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就会要求泉州企业为其提供信息化管理的接口,泉州企业不进行信息化就会在竞争中“黯然失色”。
据了解,企业和个人应用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应用已相当广泛,尤其是在美国、英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有关统计表明,在美国已有60%的中小企业不同程度采用了该模式。但在国内,这仍是一个很新的概念,尤其是企业信息安全问题更让一些企业不放心。
“公共信息平台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既是一个公共网又是一个安全的个性化网络。”创亿科技市场部经理吴忠友表示,企业所有的信息全部集中在平台的服务器上,商业机密一旦外泄,后果不堪设想。对此,该平台采用多人分段密码管理的办法,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数据的安全。
据悉,目前已有数家企业正在试用泉州企业信息化公共平台的EIPSP系统,而泉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下一步的打算,将成立包括泉州冠宇信息、泉州创亿科技有限公司两位运营商在内的经济实体,推进该平台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