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新闻  »  业界动态  »  正文

“一汽”突破设计瓶颈

2004年9月1日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李国敏       
关键字:制造业  
    目前,中国汽车企业在项目管理、生产组织、营销网络和对市场的把握等环节,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合资企业的整车装配水平,已经迈入跨国公司全球最佳的行列,但是技术开发的瓶颈却始终没能突破。产品开发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软肋,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已成为业内强烈呼声。

  在众多的国产汽车生产厂商中,一汽是目前中国汽车业公认的产品开发能力最强的企业,一汽技术开发中心是国家级技术中心,也是中国汽车工业产品开发的摇篮。

  然而,一直以来,一汽技术中心的设计人员主要是靠手工绘图,手工管理信息,然后产品设计图以纸的形式传递于各相关部门进行指导、设计更改和加工,最后再统一交给一个专门的部门———档案部门进行存档和管理。

  随着产品的逐日增多,产品信息的检索、控制、共享和管理变得越来越困难。企业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集成化的管理平台,来解决一汽集团目前在产品数据管理、产品开发流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经过多家比较后,一汽集团开始了与世界上最大的完全致力于产品开发的软件公司———PTC公司的合作。在PTC,制造企业的主要需求被转化为整套软件解决方案,它能让企业把精力集中在产品的优秀性能上,并管理它们的产品开发过程,帮助企业突破业务的发展瓶颈。

  基于PTC的Windchilll的WINDOWPRODUCTVIEW技术,为一汽集团的技术中心提供了异构分立文件和其它技术文件的提示性可视化和通用可视化平台。将产品明细表信息变成基于工程设计视图BUM的产品管理多视图,让选用者在选择该零部件时可以更好的了解该零部件。

  据了解,自2002年开始,一汽集团技术中心使用Windchill系统成功开发完成了十余个车型的设计。整个产品生产的系统文档全部纳入了Windchill的管理中,技术中心的上千名技术人员可以利用该系统进行研发工作,实现了产品结构管理,淘汰手工明细表管理模式;实现了CAD与PDM系统的集成,使数据收集起来更加流畅;实现了产品数据可视化,使设计人员不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利用研发信息,加强了一汽集团技术中心与下属生产厂的沟通;实现了产品结构的计算机配置,比原来的手工配置提高了上百倍效率。

  目前,一汽集团有两个新型换代车型的所有零部件和产品结构以及配置信息是基于Windchill完成的,据了解年底前将有更多的车型数据将采用该管理平台。

  今天,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已经意识到,一流产品不仅是成功的源泉,而且是持久成功的基础。产品的开发过程是一流产品的首要保障,而这一优势来自三大重要功能的融合、创造、协作和控制。这也是PTC所倡导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

  一汽集团的项目负责人邱仲卿先生表示:“PTC公司是一汽集团的长期合作伙伴。我们合作中获得的关于产品的协同设计方法和共同提升开发质量等都是今后发展的宝贵经验。PTC拥有业界先进的软件技术,本地化并强有力地支持服务能力。我们将继续保持同PTC公司的合作。”

  据介绍,一汽集团将考虑将目前的Wind鄄chill5.1系统升级到更高的版本,增加完善使用功能,产品开发实现虚拟现实功能(DIVISION)。

 

责任编辑:林卿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文章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