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企业CEO的基本职责,单纯而明了,无可厚非,值得我们学习。激发市场之外激情和遐想的是我们的媒体。
当然,再强大的公关也不能避开实质性的问题。对于微软来说,政府公关最大的障碍依然还是其自身。微软产品的安全体系结构存在固有的缺陷,在此之上建立可靠的安全系统是不可能的。这是微软产品危及国家信息安全的根源所在,也是微软几年之内无法逾越的难题。
微软去年2月表演了“开放源代码”(GSP计划)的一幕,以此化解人们对于微软产品安全性的顾虑。效果明显,但是背后的真实却鲜为人知。根据国内资深安全专家透露,微软产品的安全问题根本还没有落到实处。目前为止,微软只是向中国有关部门开放部分源代码,但是对于最核心的工作——对其源代码和产品进行安全认证的事情却没有开展。也就是说,微软产品的安全性如何还没有得到证明。连认证的协议都没有签署,何时能够开始认证,还是未知数。因此,目前,国家政府部门和更重要的敏感部门依然不能放心使用微软产品。
安全专家透露,除了微软产品本身的安全性外,目前微软通过下载补丁的远程服务模式也存在巨大隐患。很多安全隐患都是在下载补丁的过程中发生的,政府部门不敢也不能使用微软的服务。因此除了产品的源代码备案,微软频繁的补丁源代码的管理和服务也将是未来关注的焦点。
陈永正上台有一段时间了,一直在美国、中国两地穿梭飞行,业绩暂时不见看涨,但是布局已经见到功底。软件政府采购的实施细则已经“难产”一年,一年中已经推迟了4-5次之多,连最坚定、最乐观的支持国产软件的专家都开始摇头苦笑了。这是微软近期政府公关最得意的成果,主要的手段还是它最惯常的手法——FUD(担忧、动摇和怀疑),就是在媒体、在政府部门等渲染国产软件能以胜任工作等内容。显得非常合情合理,而且诚恳,效果十分有效。使得中国虽然在国际上博得了“支持linux”的极大声誉,但是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政策出台。
形象公关也进展不错。这次盖茨来华前夕,已经上演了一幕,那就是微软与长虹的“合作秀”。以国有企业作为形象公关的切入点,这是陈永正一贯的手笔,这次只不过是简单重演一场而已。对于长虹来说,一个逐渐陷入发展困境的老牌彩电企业,期望微软这样的IT企业来增加光采,尤其是在国内资本市场上,这是一个绝佳的炒作题材。半年前国内一些基金已经闻风而动。其实,微软与硬件公司之间的合作,全球范围几十年的历史中都没有过成功案例。所以这次合作,实质性内容不可能期望,但是双方联手炒作股票却是绝对可以收到奇效。其中内幕不得而知,只是苦了国内众多不可能知情股民。
盖茨来华,只是微软“全球政府公关”的一个环节,目的就是狙击Linux等竞争力量,维持绝对垄断地位。与过去每一次来华都差不多。更多背后的内容我们将在《起来——挑战微软霸权2.0》一书中披露。本书将详细披露过去5年来微软的各种动作。目前,书稿还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