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新闻  »  软件动态  »  正文

从此不加班!盘点快速设计改型的方法

2017年3月14日     来源:新迪         
关键字:快速设计  产品设计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又要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了!可是最近小编几位工程师朋友却迟迟不愿开工。

    “年前接的项目,过个年,就要交付,哪有那么多时间设计呀!”,“每天加班改图,连相亲都没时间去了。”这些吐槽,总结起来,无不是设计任务重,周期短,需要大量加班赶进度造成的。

    实际上,大部分企业的产品设计过程都是“相似设计”,改型和变型的产品比较多。研究和统计分析表明,在新产品开发中,约40%是重用过去的部件设计,约40% 是对已有设计部件的微小修改,而只有约20% 是完全新的设计。通过成组技术、标准化技术和模块化技术,可以把90%的结构要素标准化,把60%-70%的零件规范化,把这部分零部件模块化。试想如果我们将企业常用的零件,归纳成一个设计资源库,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直接借用和调用,岂不是可以大大提高设计效率!

企业的产品设计过程

企业的产品设计过程

    所以,建立企业常用零部件的数据库,是提升产品设计变型效率的有效办法。那么,零部件的数据库如何搭建呢?小编下面为大家列举了4种方法。

    方法一:使用国家标准件库  推荐指数:★★☆☆☆

    相信这种方法是现在绝大多数工程师朋友正在使用的。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厂商都提供国标件库,如新迪数字的3DSource零件库,米思米,卡迪纳斯。这些零件库可支持当前主流的所有CAD软件平台,且大都是免费提供给用户的,如3DSource零件库就宣布永久免费供用户使用。因此此方法受到很多工程师朋友的青睐。

国家标准件库

    优势:可直接调用标准件CAD模型,提高设计效率。

    劣势:

    1.只能满足企业对国家标准件以及厂商标准件的诉求,而自制标准件和常用件却无法管理。

    2.只能提供CAD模型,无法管理相关的BOM数据。

    方法二:通过文件夹管理形式,建立企业零部件库  推荐指数:★★★☆☆

    企业已经具备初步的标准化意识,开始建立企业级的文件服务器,工程师会将常用零部件作为标准件上传至服务器作为数据共享,在设计时可直接调取,所有零部件通过文件夹进行管理。

    优势:设计工程师具有统一的数据源,方便数据管理与维护。

    劣势:

    1.零部件只能检索文件名称,调取零部件效率低,影响使用体验。

    2.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零部件数据准确率低。

    方法三:使用PDM零部件管理功能实现  推荐指数:★★★★☆

    如果您企业有PDM管理系统,那么恭喜你至少不再需要使用上面两种“原始”的方法了!

    通过PDM可以对研发产品时应用到的零部件进行管理(归档、分类、变更、版本、属性定义等),方便后续产品借用、检索、查阅、反查BOM、统计报表或进行标准化管理等。

PDM零部件管理功能

    优势:可管理产品数据,根据人员来设定相应的权限,直接输出产品数据的BOM信息,提升设计效率。

    劣势:首先需要企业有PDM系统,而PDM采购费用高昂。但是由于PDM流程驱动企业产品研发,所以需要查找一个零部件,就需要先找到它的装配体。产品数据中的通用件或者模块化组件的管理会出现一些问题,人员权限的设定会导致无法共享调取调用;PDM会出现多个重复的零部件,那么会导致一物多码问题出现等等问题。就比如,你家需要买张餐桌,你就得去到每家家具专卖店,一家一家去看这张餐桌是否是你需要的。这样查找较复杂。

    PDM是根据设计流程和项目而设置的权限,这样就造成很多零部件数据可能无法实现完全共享。B项目设计中需要的电机,可能跟A项目一样,可是由于你没有权限却无法找到调用。同样此办法也无法对企业的零部件使用情况做统计。

    方法四:使用零部件标准化管理系统  推荐指数:★★★★★

    通过零部件标准化管理系统,实现零部件分类管理,不仅国标库,包括企业的自制件、常用件都可以上传至此系统。企业搭建此系统,只需指定一名专业人员,对企业的零部件数据进行汇总,统一上传并管理数据即可。

零部件标准化管理系统

    优势:

    1.可视化界面、标准化分类,设计师可直接调用零部件,真正实现设计高效化。

    2.可直接对设计师使用零部件的情况做数据分析,加强企业零部件标准化管理。

    3.通过管理平台制定企业零部件的最优标准,并增强各个部门的协同工作(所有部门统一数据标准,设计-生产流程高效化)。

    4.多种搜索方式可让设计工程师直接有效地查找需要的零部件。

    5.统一的BOM数据管理可让此平台与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ERP/PDM/MES等)完美搭接,提高信息化系统数据准确率至少10%以上。

    6.所有数据专人管理,专人审核,可整体提高并加强企业对零部件标准化的管理。

    劣势:前期需要大量的数据准备,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总结的4种建立零部件数据库的方法。如果您的企业有使用PDM系统,推荐可以通过PDM管理产品设计流程,使用零部件标准化管理系统实现零部件的管理,这样双剑合璧,相信此后各位工程师朋友从此可以远离加班!

    如果想了解更多有关零部件管理创新方面的资讯,推荐你参加3月24日在杭州维也纳酒店举办的“零部件标准化管理创新研讨会(http://soft.zhizaoyun.com/events/2017-3-24.html),会上将有业内专家详细分享零部件管理的相关经验,不容错过!

责任编辑:程玥
本文为授权转载文章,任何人未经原授权方同意,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e-works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 如有异议请及时告之,以便进行及时处理。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文章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