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网采模式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开幕,本次研讨会具体涉及制造业采购变革、网络采购商业模式、未来发展趋势等话题,互联网“大咖”和专家们就话题纷纷展开热议,进行思想碰撞。下图为必联网董事长吴树贵与出席专家互动。
围绕研讨话题,云华时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前IDC大中华区总裁郭昕,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互联网专家方兴东,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前新浪视频总监、科技财经作家、天使投资人陈世鸿(醒客)等互联网专家针对制造业采购变革、网采模式发展等话题发表了精彩言论。
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面对变幻莫测的经济环境,制造业企业如何应用新技术迎接挑战,找到新的发展引擎,已经成为第一要务。
在研讨会上,必联网公司董事长吴树贵发表讲话,介绍分享网采模式践行者必联自2001年创立至今的发展历程及成果。必联CEO罗青就必联网采模式的提出和发展做了梳理,并与各位专家进行了沟通。与会专家郭昕对网采“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做了分析,交流大数据背景下,网采如何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醒客基于“创造需求”的角度,认为网采模式的亮点在于创造价值而非单纯的节约成本。刘兴亮院长看好网采模式,认为这是最传统的行业制造业与最新的行业互联网行业的结合,未来一定会修成正果。《北京科技报》总编辑童庆安认为,必联的网采模式前途光明,今后可以重点在用户参与上发力,以加强用户和平台的黏度。其他与会专家也一致认可网采模式,纷纷为必联的未来之路出谋划策,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思想的碰撞不时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实行网采模式对传统制造业来说是一场变革,也是大势所趋,必联网作为国内领先的网采服务平台,注重客户需求,完善客户体验,为传统制造业“触网”搭建了平台。另外,此次研讨会有很多好的思路想法,要有很好的执行力来付诸行动,必联网网采模式会更上一层楼。”新华网主任编辑/记者、新华信息化执行主编刘君在互动环节如是说。
研讨会主持人刘锋博士与专家们分享了一组数据:Goldman Sachs的一份调查显示,全球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采购的贸易总额由1999年的约200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约23万亿美元;Activ Media的《电子商务研究专题系列:真实的数字》中写到,50%以上的西方商业机构使用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采购。可见,通过互联网进行采购已经成为全球企业采购的重要形式。
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传统制造业企业面临多方面压力,“不改变就淘汰”已经成为许多制造业企业的共识。“网采”在电子商务时代和低成本竞争的背景下,整合资源,无疑成为制造业企业转型与创新的驱动力,也为采购商、招标机构、供应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此次研讨会,与会专家与必联网创始人讨论热烈。电子商务网采模式赢得专家们的高度认可,其真知灼见对电子商务网采模式的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