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反攻财务软件低端市场
当金蝶发布低端财务软件的消息传出时,很多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近两年来,ERP是国内软件最热门的业务方向,众多软件企业也纷纷宣布向ERP“艰难”转型,而它们放弃的,就是赖以发家的财务软件。
据赛迪《2001-2002年中国软件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显示,2001年度,金蝶的核心业务已成功由财务软件转向ERP业务,ERP约占其主营收入的60%。今年10月,金蝶更以其在ERP上的实力中标国家863计划,承担“适合中国国情的ERP管理软件系统”研究课题。
然而,金蝶冷不丁杀了个回马枪。日前,金蝶宣布向中小企业推出一款售价仅为2680元的财务软件。金蝶转身反攻自己发家的财务软件领域,又直指其过去熟悉的中小企业,所为何来?
是金蝶在高端ERP市场大客户获取艰难?抑或是同诸多IT厂商一样为熬过IT业冬天把赚钱的眼光瞄准中小企业?金蝶国际(8133,HK)于11月13日公布的第三季度报表使业界的疑问难以成立。报表显示,截至2002年9月30日,9个月的综合营业额约为人民币212669000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56.9%;毛利由去年前9个月的约人民币108797000元上升约70.1%至今年同期约人民币185096000元;2002年前9个月内,毛利率约为87.0%,2001年同期约为80.3%;每股收益较2001年同期增加约3.8%至约人民币3.54元。在获取大客户方面,报告期内,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一汽贸易总公司、武汉广场、红人服饰、武汉健民药业、三峡证券、武汉天喻科技等,相继选用金蝶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与此同时,金蝶国际成功与香港中旅签约,也说明金蝶已经具备了向国际市场大型集团企业提供整体化解决方案的能力。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总经理段文辉先生说,市场有这个需要。我国有1000多万中小企业,约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在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分别占到60%、40%和60%,并提供了75%的就业机会。但由于发展时间短、经营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低等原因,中小企业在财务控制方面多少都存在着薄弱环节,一些企业无法与国际财务惯例接轨而丧失沃尔玛等跨国公司的供应商资格。
市场上同类的产品定价为8000至1万元,金蝶如此低价,其实并不赚钱,而金蝶原本也没打算赚软件零售的钱,因为其中一大块利润要让给分销商。金蝶瞄准的是用户咨询服务费,这对全心成为IT服务商的金蝶很重要,因为迄今为止服务带来的收入只占金蝶总收入的15%,而国际标准最低为30%。更诱人的前景是,用户一旦习惯金蝶这个相当于试用版的产品,今后更有可能升级购买标准版财务软件,而总有一部分中小企业会发展壮大为大企业,到那时,对金蝶产品的用户忠诚度就得到兑现。
金蝶在ERP市场猛追现有大客户的同时,不忘培养将来的大客户,而这“用心良苦”投入也不大。据段文辉先生透露,金蝶只须卖出5000套迷你版财务软件便可收回整个开发营销费用,而产品首发当日即卖出16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