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交科高宝云
在咨询类企业,知识管理是核心的管理问题,而IT是有效帮助知识管理落地的重要工具。在高宝云看来,知识管理本身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需要关注:什么是本企业的重要知识,知识在哪里,如何收集和重用知识并形成知识活水,知识如何支撑不同岗位的工作需要和员工发展,知识如何与技术创新或企业创新相结合,如何营造分享知识的机制或文化等。知识管理最关键的是用户的体验,作为IT来讲,让用户更快更好地获取知识,更好地支撑员工工作和学习是核心。据高宝云介绍,苏交科与泛微的首次合作在2006年,2013年与泛微再次战略合作的知识信息门户将从以岗位为中心、以业务版块或职能管理为中心两个维度进行构建,进而为员工和管理层提供必要的支撑,比如让员工在工作门户上能够快捷地查阅需要知识信息、发起流程、获取资源、处理事务;管理者在自己的门户则可以洞察到各类业务报表,智能分析,并且能够实现组织透视,等等。
在信息化推进中,高宝云显然更注重适用性和价值体现。用她的话说,信息化不仅需要有一个全局的、长远的规划,更要清楚地知道当前组织最想要什么以及配套成本。在高宝云看来,管理变革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但对大部分企业而言,直接在IT系统里落实管理创新的做法风险很大,需要事先做好评估和组织内的充分动员,“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花费了大量的成本完成了某IT系统的部署,但根本无法用起来。要通过IT落地的,一定是已经运行过半年或更久的、相对比较成熟的一些管理制度或流程,而不是所有。”
解读大OA
2013年,苏交科携手泛微OA,共同推进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员工的工作指引中心、岗位工作门户,开启了大OA实践。用高宝云的话来讲,大OA类似于信息门户、岗位工作门户的概念,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给需要的人他需要的信息,要在组织里梳理每一个岗位输入是什么、输出是什么、协同是什么、支撑是什么。通常意义上,每个员工在不同的IT系统处理工作,发起流程、处理流程、查询数据,大OA理想的状态下,所有的事情都能够在这个门户完成,对员工来讲,不用关心后台是什么系统,员工只要关心他想要做什么就可以。高宝云坦言这要求企业做好信息化规划,有足够的支撑来达成这个效果。
后记:
回顾苏交科的发展历程,从2002年启动的改制到2004年的管理咨询、全员头脑风暴、战略思维能力打造;再到2012年1月份深交所上市,以及如今以IT为基础的管理体系伴随现代企业发展越走越远,我们也真切感受到IT在苏交科集团化、全球化发展中所承载的内容。正如苏交科IT负责人高宝云所言,这里是一个2000多人的团队,同时有3000多个项目在运作,如果没有各类信息系统(KIP/FM/HR/PM/PLM/CSR/E-LEARNING/E-MAIL/档案系统/各类规范资料库……)支撑的话,很难想象组织怎么运转、员工如何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