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新闻  »  软件动态  »  正文

开目牵线搭桥 常林股份取经航天晨光探讨信息化建设深化应用

2012/7/17    来源:开目公司    

    2012年7月3日,为了进一步深化信息化建设,促进PLM产品在企业的深入应用,高质高效地发挥信息技术对企业研发、生产的带动作用,在开目公司市场总监贾华文的陪同下,常林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施轶华一行十人到访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取信息化建设深化应用之经,共同研讨信息化系统在企业的应用。航天晨光信息中心副主任言海林、PDM项目处处长施海云等进行了热情接待。
 

交流现场


    航天晨光信息中心副主任言海林现场分享了航天晨光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效,以及航天晨光在各类信息化项目,尤其是PDM项目建设和实施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航天晨光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所属大型综合机械制造企业,是一个拥有九部一室、三中心、十一个分公司、十二个控股子公司、若干个参股子公司,拥有专用汽车、柔性管件、压力容器、工程机械和艺术制像等五大系列产品的松散型集团企业。由于组织结构松散、以及各企业产品相对独立,因此集团下各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点和关注点不尽相同,信息化建设复杂而困难。

    航天晨光从2005年8月正式启动开目PDM项目,经过多年的总结和实践,在开目公司实施团队的支持和帮助下,航天晨光总结出一套适合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的完整、科学的实施方法,培养出一支自己的实施团队,在PDM的实施应用上更是独具心得。

    PDM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周期长,而且还包含大量的组织行为和工作方式的改变。航天晨光在实施过程中采用“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并行推广;需求明晰,计划周密;步步为营,扎实推进;节点控制,奖惩严明;基础做起,逐步提高。”的方针策略,以企业实施团队为主导,逐步建立起覆盖各地15家主业制造公司的PDM系统,业务覆盖了营销、设计、工艺、生产计划、质量、服务等部门。

    通过大量的项目实践,航天晨光信息中心PDM项目实施团队总结出一套科学、可行的多项目同步实施方法,经验的积累和模板化实施策略的运用,大大加快了实施进度,项目实施周期从一年缩短到8个月,最后到多家单位同步推进条件下的4个月。同时,项目实施质量以及应用质量在航天晨光实施团队的主持下得到大力提升。

    目前航天晨光已经实现了PDM在整个集团应用的普及,营造出了整体的PDM管理氛围,实现帮助各单位规范技术管理,大大提高了企业产品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实现了“打好公司主业产品的数字化基础,将数据管理范围逐步扩大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建设目标。

    常林股份是国内工程机械企业中排名前列的领先企业,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稳健的发展。作为国家首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企业,企业信息化建设为常林管理水平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的强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常林股份与开目早在2001年就结缘结成企业信息化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随后的近10年合作过程中,先后启动了“CAPP/PDM3.x项目”、“编码与接口项目”、“CAPP/PDM4.x升级项目”、“CAPP/PDM4.x扩点深化应用项目”等,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些项目都取得优良的应用效果,为常林的快速发展贡献出重要的力量。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业务拓展,以及常林新厂区信息化发展建设的需要,常林股份意识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需要上一个新台阶,信息化成果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向成功者学习、取信息化之经,成为常林首先想到和做到的。在经过多方了解和深入咨询,经过开目公司的牵线搭桥,常林组织了一个由信息中心主任、技术管理部部长、各研究所所长、副所长、工艺部长等组成的多达十人的考察团,到航天晨光进行考察、交流和学习。

    在经过经验交流分享和应用实践参观考察之后,常林股份信息中心主任施轶华最后表示,“这是一个充满收获和惊喜的信息化体验之旅,能亲眼验证航天晨光信息化建设的优秀是我的荣幸,这也让我对常林的信息化建设的深化应用更加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我们将把今天交流获得的经验应用到常林的信息化实践中,向航天晨光学习,进一步加大力度持续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人才建设,进一步加快常林信息化的深化应用进度。”
 
    用户的成功是开目的最大喜悦,开目公司的成长及高速发展,更离不开广大制造企业的大力支持。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武装制造企业、为制造业企业间的互助和学习牵线搭桥,不断提升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是作为民族工业软件企业应尽的义务。开目公司今后还将把信息化技术的传播工作常态化,力争让更多的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健康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王阳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文章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