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太阳能电池的大致整体工艺流程
首先,在收集了历史数据后,我们希望能迅速找到改善的最佳突破口,看看改善哪些工艺对提高整体的实际直通率影响最大。从JMP的“预测刻画器”中看出一些端倪:在八个步骤的实际良品率与整体的实际直通率的线性关系图上,我们明显发现“实际扩散良品率”和“实际刻蚀良品率”与“实际直通率”的斜率明显大于其他步骤的实际良品率,进一步用鼠标改动“实际扩散良品率”和“实际刻蚀良品率”的设置,导致“实际直通率”的改变幅度也是最大的,由此可以直观地判断“扩散”和“刻蚀”的工艺影响最大,它们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
预测刻画器分析
接着,我们很自然地想去了解造成“扩散”何“刻蚀”良品率低的罪魁祸首是谁。用JMP的“Pareto图”很容易发现“扩散”工序中的主要缺陷是“扩散返修”和“扩散机器内碎片”,“刻蚀”工序中的主要缺陷是“刻蚀装片时碎片”和“刻蚀机器内碎片”。因此,我们需要去重点关注和控制这四种缺陷的产生原因。
Pareto图分析
然后,我们就开始运用一些回归建模、决策树等更高级的分析工具去查找原因。当然,一说到高级分析工具,很多人可能会望而却步,觉得太抽象、看不懂。其实,现在这种担心实在是多虑了。在JMP中,所有的分析工具,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可以通过各种统计图形来和工程师一起“看图说话”。比如在此例中,我们运用JMP软件的“决策树”功能进行要因分析时,只需要用鼠标点击分析界面上的“拆分”按钮,就可以一步步地按照“组内差异最小化,组间差异最大化”的原则将数据进行分组,从而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1 因为在分组的过程中,“决策树”从众多候选变量中选用到了“硅片厂家”、“日期”、“硅片批次”和“班次”四个变量,因此可以判断它们是影响缺陷率产生的关键因素。
2 如果关注“硅片厂家”这个因素的话,不难发现“甲”、“丁”这两家厂的质量问题不大,而另两家厂“乙”、“丙”的质量问题相对比较严重。这是因为从“决策树”左侧的图形看,代表良品率高的绿色面积很大,它对应的分类水平就是“硅片厂家(甲、丁)”;反之,从“决策树”右侧的图形看,代表良品率低的红色面积很大,它对应的分类水平就是“硅片厂家(乙、丙)”。
3结合“日期”因素来看的话,11月1日的情况很糟糕,乙、丙两个硅片厂家所有班次的良品率全部未达标;而11月2日和7日这两天同样出现严重问题,丙厂B班所有的生产批次全部未达标,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做深入的现场调查。
其实,在实际工作中,太阳能电池企业的技术人员们还可以使用更多其他交互式、可视化的数据分析方法来挖掘深层的技术原因,优化改进方案,限于篇幅,就不再做更深入的介绍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何快速实现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双重提升,掌握交互式可视化数据分析将是国内光伏企业都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