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IBM公司宣布在中国推出第一条IT服务产品线——“网络服务”,旨在帮助企业构建适应业务需求的企业网络。这标志着IBM的“服务产品化”转型战略在中国正式启航。而在两周前,IBM发布的“服务产品化”的理念在业界引发一场轩然大波。在继“硬件同质化,软件规模化”后,“服务产品化”能否帮助IBM这只大象重新起舞,能否帮助陷入泥潭的中国IT服务企业走出困境,尚有待市场和时间的考验。
计世资讯总经理曲晓东则认为:“IT服务产品化,这意味着更多的中国本土IT服务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很多像IBM这样的跨国公司做不到的服务,将成为中国企业的优势和价值所在。服务产品化带来的市场规范,将使贴近用户和了解中国企业生存状况的中国IT服务企业为用户提供更低成本的服务,对中国的用户和本土企业都是一件好事。”
能否自救
中国市场在IT服务产业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计世资讯《2010中国IT服务展望》报告显示,IT服务是目前中国增长最快的IT市场,并将在未来5年进入发展黄金期,2010年IT服务市场规模将达1320亿元。但是,除非是最具“阿Q精神”的软件企业,否则没人敢说自己已经从中国的IT服务市场获得了巨大利润。
与巨大的市场空间相比,业绩令很多IT服务企业感到尴尬。IBM、惠普等跨国公司的IT服务业务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都不超过6%。目前,包括神州数码、中软在内的排名前十位的IT服务厂商,其市场份额总和只有20%左右。
但是,后来者仍不断涌入。10月14日,全球排名第三的IT服务企业富士通宣布,今年将对39家在华子公司进行业务整合,全面进军中国IT服务市场。
所以,最早进入IT服务市场的IBM此次发动的以“服务产品化”为目标的转型,可以视为IT服务业的一次自救。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张烈生认为:“IT服务产品化在业内还是很新鲜的概念,也是很勇敢的做法,过去没有太多人尝试过这个做法,但IBM认为服务必须产品化。”
曲晓东认为,服务的产品化需要很多中国的企业加入。“在中国条块分割的市场,中国企业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尤其在一些行业和地域的项目中,中国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的能力,是国外IT服务厂商不能企及的,比如运营维护或帮助用户的升级,服务产品化应该更受用户欢迎。”中国的IT服务产业正渴盼着从单一的、简单维护的解决方案,进入高成长阶段。
神州数码总裁郭为却表示:“神州数码少有产品,这使得我们为客户提供IT服务时能更多从客户的需求和实际应用出发,满足客户各种个性化的需要。”作为IT分销商起家的IT服务企业,神州数码与全球近百家一流厂商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整合跨国公司合作伙伴的力量,一起培育市场是神州数码一直所强调的。”
为何不赚钱
同质化竞争已由IT硬件市场逐渐蔓延到软件和IT服务领域。虽然市场空间巨大,但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状况不好仍是中国IT服务市场的普遍现象。国内较早进入IT服务领域的联想亚信,从传统的电信领域向金融和政府行业进军时,就曾付出过业绩下滑、高层震荡的惨痛代价。
富士通(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武田春仁承认,中国IT服务市场的发展条件对富士通来说“非常苛刻”,因此富士通正在对中国所有的软件、硬件及关联产品进行整合,“不管企业提供的是哪种服务,对用户来说都是购买了产品。但产品和解决方案并不是IT服务的全部,除此之外还应包括如何向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 因此只有那些整合度高、成本低的IT服务企业才有可能取胜。
一位中国IT服务企业的老总在采访中表示:“中国IT服务市场集中度很低,除了一些跨国公司和少数国内企业能依靠资金实力长期投入外,多数的企业还挣扎在低端的支持服务领域。他们不可能遇到真正的大客户,也不可能让客户了解什么是真正的IT服务。”
“一方面客户对服务价值认知不够,另一方面IT服务厂商缺乏更专业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需求,这是中国IT服务产业的主要问题。” 计世资讯总经理曲晓东认为,由于产品定价、计算回报、标准化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原因,目前中国IT服务市场的发展仍存障碍。所以,IT服务产品化能否拯救中国市场上惨淡经营的IT服务厂商仍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