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新闻  »  软件动态  »  正文

寻找文化传承的创新之源

IBM与携程、新浪文化频道联合发布大型“历史文化遗产”网络调查结果
2006/6/11    来源:e-Works    
    本网讯 2006年6月10日,将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全国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日”。这对关心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复兴的人们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为迎接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的到来,并引发全社会关注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的意识,IBM公司与携程旅行网、新浪网文化频道联合发布大型“历史文化遗产”网络调查结果,从多重角度对当下公众的历史文化遗产认知、视野和期待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并在采用创新手段弘扬历史文化遗产魅力、提升公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兴趣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这次由IBM公司倡导并发起的大型“历史文化遗产”网络调查活动同时通过携程旅行网和新浪网文化频道,以会员问卷和在线问卷的形式进行。从2006年5月8日到5月22日,历时半个月的时间,共有20000多人填写了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含了与历史文化遗产相关的诸多话题:如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参观文化遗产遗址的频率、对文化遗产信息的接受渠道、信息科技与传承文化遗产之间关系等方面。该网络调查不仅是关于文化遗产的普及调查,更是关于探讨如何用创新理念和手段,使古老文明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的探索性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持较高的关注程度,54.95%的被调查者在半年内的时间里,曾经参观、访问过国内知名的历史文化遗迹。另一方面,更多的被调查者把参观文化遗产和遗址看作是掌握更多历史文化知识和人文典故的有效途径,这表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在当下的社会公众中依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另一方面,被调查者对历史文化遗产和景点的导览设备普遍存在模式固定、信息局限的印象,并对在信息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利用高科技导览设备,使历史文化遗产和遗迹发扬光大、焕发生机的设想,表示出了强烈的认同和期待。调查结果显示,34.44 %的被调查者认为现有的大部分国内文化遗产与遗址导览系统和设备“只按固定模式和内容讲解,无法知道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而多语种语音讲解导览设备、PDA等手持导览设备、个人手机、数字化演播厅、电子投影仪等一系列有望应用于文化遗产与遗址参观导览系统的高科技手段,则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被调查者的欢迎。23.80 %的被调查者相信,这种未来可能出现的高科技导览设备将“使古老文明再现历史的光辉,游客可真切置身于昔日的文明情境中”,33.97 %的被调查者则更进一步认为,这些创新的发明将增强人们参观文化遗产、遗址的新奇感和好奇感,可以通过影像、声音等多媒体手段,更便于游客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
   
    IBM大中华区企业与公众关系部总经理郭维德先生认为,网络调查结果中显示出的信息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体现了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不同视野上的关注,更为IBM公司在中国从事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明的事业提供了可参照的公众依据。IBM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致力于保护和发展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事业,采用创新科技手段,先后为埃及国家博物馆、俄罗斯冬宫、法国卢浮宫,和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广和传承做出过努力。在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IBM希望能通过自身的创新理念和行动,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进行一些探索和实践,以满足大众对于文化的渴求和对传统文明的神往。
   
    携程旅行网和新浪网文化频道的负责人也分别表示,作为中国最大的在线旅游服务提供商和全球最大中文网站的文化频道,他们一直都具有深刻的文化情结,期望在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通过在线、互动的网络平台,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张敏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文章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