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新闻  »  软件动态  »  正文

科思产业链联盟峰会隆重落幕

科思构件化KS-ERP平台产业链联盟的里程碑发展
2004/6/9    来源:科思    作者:唐佰莉  分享

 

    科思KS-ERP平台产业链联盟第二届峰会于2004年5月28~31在广州丽江度假花园酒店隆重召开。出席这次意义深远的产业链联盟峰会的有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138个单位的朋友们。出席这次会议的包括有软件商、系统集成商、咨询服务商、增值服务商以及大专院校的朋友们。

    这次构件化ERP平台产业链联盟峰会是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会议,本次会议进一步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基于构件化ERP平台的新型的产业链联盟,建立一种崭新的ERP生产关系。

    人类发展史与文明史证明:每一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每一次人类工作的重新分工与进一步细化,都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进步。构件化ERP平台的大规模应用从今天开始,将带来一次ERP生态链的重新组合与分工,将给ERP带来无可比拟的巨大飞跃。科思首创的ERP产业链联盟的重要意义在于为ERP大业创立一种崭新的社会化分工的商业模式。科思认为ERP系统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的研究、变革和科学优化,是业界的一个重大课题。
传统ERP的商业模式是一种落后的单干的商业模式,那就是开发、销售、服务由一家ERP厂商大承包,一条龙服务。传统ERP的危机除了其产品的僵化以外,其传统的包揽一切的商业模式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显然,这种大型的复杂的ERP系统,从开发、市场、实施到服务是难以由一家ERP厂商全包的,其结果只能是用户得到的是昂贵的产品、昂贵的服务。

    构件化ERP平台是一种崭新的ERP产品,它必定伴随产生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为崭新的ERP平台产品,探求其崭新的商业模式,是让其迅速发展、不断创新、保持生命力的重要条件途径。

    成功的商业模式要能提供独特价值 。这个独特的价值可能是新的思想,而更多的是产品和服务独特性的组合。这种组合可以向渠道和客户都能提供额外的价值,使得渠道商广阔的增值空间与成功保证,使得客户能用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多的利益。

    ERP平台的出现,为创造这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奠定了重要基础与可能。ERP平台的最优商业模式就是:产业链联盟。中国第一个ERP产业链联盟诞生于2002年,这就是科思首创的KS-ERP产业链联盟。科思在2002年就提出,今后ERP的竞争主要就是产业链的竞争。发展产业链联盟体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客户得到更加完善和专业的服务。联盟合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对客户而言都十分重要,有责任和义务来维护客户的利益。良好的准入机制和共同遵循的商业道德规范,将是合作伙伴产业链得以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科思的CAP模式,即ERP产业链联盟CAP (The chain alliance of the industry ERP)专业服务合作伙伴销售模式,是科思ERP平台的市场经验总结出的最佳合作模式,主要适用于ERP这种产品、市场、服务三者周期长、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特点,ERP产业链的合作伙伴共享产品与市场利益,各自的优势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共同创造最大利益。

    以用户为核心,加强协作与分工,开展技术、产品、市场、销售、服务等层面的深层次合作,实现多方的共赢,并通过协作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产业链联盟就是使得整个产业链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互换"。科思新型ERP产业链式联盟网络就是搭建一个先进平台,这个平台就是具有增值的产品、增值的渠道、增值的服务的机制,联合一切愿意加盟的软件商、服务商、咨询商、集成商、大专院校、政府机构及企业用户,使整个产业链的角色与环节都在这个增值平台上平等合作、资源互补、形成相为依存的稳固的商业合作伙伴关系。可以说联盟式的合作是产业链的本质,“平等、互惠、互利”是企业进行产业链合作的核心,只有这样客户的利益才能得到满足。

    CAP的关键就是创建ERP产业平台服务商、ERP软件商、服务实施商的分离、科学社会分工与利益共享这种伙伴模式。CAP模式在软件产品的制造生产和市场运作的整个过程中对产品制造商及其合作伙伴的职责进行合理的分工并对产品产生的利润进行合理的分割:因此CAP模式从产品开发、市场开拓、技术服务、实施应用、信息反馈等软件生命周期全过程都得到了最佳解决方案。

    参加本次峰会的众多软件厂商就是在凭借科思KS-ERP平台的优秀ERP产品、背靠产业链联盟的大树进行ERP的创业与奋斗。温州的著名软件厂商博锐公司2004年5月初购买科思两套KS-ERP/K6产品,分别与5月中旬与6月初在温州两家企业中顺利实施之中。郑州大学是河南省企业信息化服务中心于2004年3月决定以科思K6产品为ERP的推广产品,成功实施当地一家企业后,近日又开始第二家企业的实施。

    这些产业链的加盟者并不需要投入巨资与大批人力去研发高科技ERP的底层结构及复杂的功能,他们凭借自己强大的当地优势与实施强项全力做好实施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这就是ERP社会重新分工给ERP业界带来的进步。

责任编辑:雅琳
编辑推荐
文章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