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新闻  »  记者观察  »  正文

人工智能离制造业越来越近

2017年4月2日     来源:e-works        作者:e-works 王阳       
关键字:阿里云  人工智能  
闵万里说,目前阿里云ET工业大脑主要应用在流程制造的数据化控制、生产线的升级换代、工艺改良、设备故障预测等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将能更大限度地给工业企业带来福利。
      如果大家对人工智能的关注还停留在AlphaGo和Master在围棋界的大杀四方,或是百度小度在江苏卫视的过关斩将,那就有些out了。

      目前,大多数人还只是将人工智能与娱乐、金融,最多不过是医疗、安防等应用联系起来,殊不知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已经开始大展身手。
 
为何能提升制造业1%的实力?
 
      3月29日,在云栖大会深圳峰会上,阿里云正式发布ET工业大脑,让工业生产线上庞大的钢铁躯体拥有智能大脑。阿里云总裁胡晓明提出了希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中国制造”1%的实力。

      为何是1%呢?

      2016年8月,阿里云ET开始入驻国内大型能源巨头协鑫光伏的切片生产车间。
 
      光伏切片生产有着十分精密的工艺流程:一根仅0.1mm粗细的钢线不断摩擦硅锭,最终切出一片片仅0.2mm厚的硅片。车间的湿度、温度、砂浆上下部温度、导轮上下部温度等上千个参数在实时影响着生产。如此复杂的生产环境下,人工经验很难100%地保障产品质量。

      ET工作的第一步,是将标准化车间所有端口的数据传入工业大脑,随后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所有关联参数进行深度学习计算,精准分析出与良品率最相关的关键参数,并搭建参数曲线,在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测和控制变量。

      目前,通过ET工业大脑的帮助,协鑫光伏的生产良品率已经提升1个百分点,每年可节省上亿元的生产成本。

      当然,制造业1%的效率提升可能与众多因素相关,生产线改造、供应链优化、技术革新……等等,协鑫光伏这1%究竟与人工智能技术有多大关系?记者采访了深度参与该项目的闵万里博士。

阿里云


      在闵万里看来,协鑫光伏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比较成熟,在此前的应用中,已经做到了现有条件的最优。通过与阿里云ET的合作,协鑫光伏逐步对车间的湿度、温度等上千个相关参数中的60个关键参数进行改变和调优,在不改变其他生产要素的情况下,经过6个月的努力,最终实现了1%良品率的提升。

      按照协鑫光伏2016年220亿销售收入计算,1%的提升实则节省了上亿的成本。

      在协鑫光伏项目后,阿里云ET马不停蹄地参与到新能源、化工、环保、汽车、轻工业、重工业等不同制造领域的工作中。除了协鑫外,徐工集团、中策橡胶、吉利等制造领域的标杆企业都在积极引入ET工业大脑,投入智能制造的浪潮之中。

      闵万里说,目前阿里云ET工业大脑主要应用在流程制造的数据化控制、生产线的升级换代、工艺改良、设备故障预测等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将能更大限度地给工业企业带来福利。
 
助力中策橡胶智能工厂项目
 
      相比在协鑫光伏项目周期6个月的探索,阿里云ET在中策橡胶智能工厂项目中,1个月就看到了成果。

      闵万里说,即使是不同的行业领域,不同的业务范畴,阿里云ET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同性的环节,通过ET工业大脑将传统工业流程制造环节进行最小单元的抽象,使模型具备普适性和可复制性。闵万里指出,通过提取的“最大公约数”需求,ET工业大脑可以提供更多行业的解决方案,使其具备千人千面的可执行性。

      2016年11月,阿里云ET入驻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中策橡胶智能工厂项目。

      位于杭州的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轮胎制造企业,2016年销售收入376亿。

      作为杭州市首批“两化融合”贯标企业,中策橡胶运用PLM系统、MES生产管理系统等工具,在研发、质检、生产等产业链环节积累了信息数据,但要让这些数据产生效用,不仅需要有效的模型搭建,更要匹配相应的运算能力。

      在轮胎生产中,橡胶是最主要的原材料。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橡胶并不能像工业化流水线的出品一样标准,不同原产地、不同批次等因素,都可能带来指标的波动。作为行业巨头,中策橡胶每天都要消耗千吨量级的橡胶,原材料则是从全球采购来的、大约每块30公斤左右的橡胶块,平均每次的进货量以百吨计。这意味着,要从源头实现每一块原材料的定检,几乎是不现实的。

      同时,轮胎的安全性要求很高,必须在加工环节实现指标的衡量、可控和稳定。因此,中策橡胶要在橡胶块形成材料前后分别作质检,合成前的质检往往是批检、抽检的方式,合成之后的混炼胶则要在进入生产线前符合各项指标设定——一旦不符,合成步骤就要再来一次,在这个稳定性能、控制变量的环节,中策橡胶需要投入更多资源。

      与阿里云ET的第一期合作,就带来了可观的价值:ET工业大脑对中策橡胶生产端的各类数据进行深度运算和分析,并给出资源最优利用的方案组合。比如,哪几个产地的原料组合在一起质量最好,某个工艺处理环节该用怎样的参数配比可以使混炼胶的加工性能更稳定。

      据介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中策橡胶的混炼胶平均合格率实现了3到5个百分点的提升。目前,中策橡胶还在与阿里云谋划更深度的合作,希望通过对轮胎属性、门店数据等信息的运算分析,对影响产品性能、购买需求的因子进行分析排序,从而对供给端进行优化改良。
 
推动制造企业探索产业智能化之路
 
      相比协鑫光伏和中策橡胶在生产环节的提升,人工智能对制造业更广泛的价值在于推动智能化的发展之路。

      吉利汽车CIO丁国祥在介绍与阿里云合作时提到:“吉利汽车与阿里云在各自的行业都具有十分鲜明的资源优势,与阿里合作的核心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在汽车行业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新业务模式、新汽车技术。”

      吉利引入阿里云的弹性计算、企业级互联网中间件(Aliware)、大数据分析等公共云服务,构建了全新的的互联网营销服务平台,打通消费者与汽车设计、生产、制造、服务之间的信息通道,实现接触、选车、试驾、买车、售后等全客户旅程的业务“在线化”,这也是国内汽车主机厂营销系统首次上云。

      2016年12月28日,吉利官方商城举办了一场秒杀活动,2017台吉利博越在75分钟内全部售罄,成交额达2.6亿元。对吉利集团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秒杀活动,重要的是积累了大量精准的目标客户群,帮助吉利充分了解消费者的喜好,智能应对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化需求。消费者只需一个账号,就可享受到吉利汽车的个性化定制、在线预约售后、网络呼叫代驾等贴心服务。

      云计算、大数据正在成为推动制造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借用智能化平台实现“智能生产”已是制造业共识。丁国祥表示,将IT系统架构在阿里云上之后,部署的速度和成本及系统稳定性上都有了极大的提升,为吉利带来了巨大效益。

      比如,采用阿里云的高性能计算(HPC)进行“模拟碰撞测试”,吉利可以对汽车的安全设计进行合理性分析,有效提升车辆安全系数;在生产阶段,吉利希望借助大数据能力提升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物料成本。目前,吉利也正在探索与阿里云ET工业大脑的合作与深化应用。
责任编辑:王阳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文章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