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新闻  »  记者观察  »  正文

浪潮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道

2016年11月8日     来源:e-works        作者:e-works  赵栋       
关键字:浪潮ERP  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  
在Inspur World 2016企业论坛上,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发表了主题演讲,解读浪潮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的思考,并分享了众多行业领先者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10月27日,由国内领先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浪潮举办的主题为“数字化转型 成就智慧企业”的Inspur World 2016企业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超过600名业内知名专家、大型集团企业高管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当前时代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道。


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

    会上,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发表了主题演讲,来解读浪潮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的思考,并分享了众多行业领先者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数字化转型大潮已经到来

    当前,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全渠道客户体验等各类数字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生活工作方式和企业运营方式。全新的数字经济环境下,响应更加迅速、协作更加高效,生产力也显著提高。

    相比以往任何一次重大的转型,数字经济转型所花费的时间将短很多,却将带来更重大的发展机遇。为了能够抓住这些机遇,企业必须转变传统的组织、运营和商业模式,制定符合业务特点的转型策略。

    然而,充分准备的中国企业寥寥无几。来自埃森哲和麦肯锡等权威机构的调查研究显示,93%的受访中国企业首席战略官认同数字技术将重塑其所在行业,只有不足30%的受访者表示已准备好应对变革,很大因素在于企业缺乏清晰的数字化转型愿景和方向。

    王兴山指出,数字化转型并不能一蹴而就,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完整经历了前三次工业革命的长期积累,中国工业发展的基础更加薄弱。符合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应该是在精益管理和运营数字化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互联网思维等来实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突破。

    要实现数字化转型,首先要补基础管理的短板,推行精益运营模式和理念,升级过时设备,实现自动化,培养数据收集能力。其次找准互联网+的切入点,推进企业大数据仓库建设,及集采集销、共享服务等创新应用,实现职能转型与运营模式的变革。

数字化转型的三个方向
数字化转型的三个方向

    同时,王兴山提出颠覆性创新、全渠道与多接触点的客户体验、运营数字化与智能化这三个数字化转型方向。近几年,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催生了一大批诸如谷歌、UBER、特斯拉等互联网公司、高科技企业,全渠道、多触点的客户体验是零售业和消费品行业获取客户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而对于更广大的传统制造型企业而言,运营数字化与智能化将是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具体包括组织变革与集团管控模式转变、制造模式与业务模式创新、以及大数据与智能决策。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作、物联网应用,强调数字化基础上的互联性、柔性化和敏捷响应。

信息化建设进入3.0时代

    数字化转型的下一步,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进入3.0时代。在王兴山看来,企业信息化1.0时代,是以功能为中心的部门级单机/局域网应用,这个阶段信息技术主要以替代手工的会计核算、进销存管理和办公管理为目的,解决的是基于科层制的纵向信息化办公。

    信息化2.0时代是以应用为中心,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企业内部资源,跨越不同部门,基于广域网和互联网来实现企业级的应用,典型场景包括ERP、集团财务和集团管控。企业更加深入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价值,不再只将其当作单纯替代手工的工具。

    而信息化3.0时代则是以数据为中心的时代,跨企业的应用来推进产业链协同是新的常态,云架构、物联网、移动互联等让每一件事物和每一个人都实现信息互联。同时,在这个时代用户体验至上,企业需要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流程,为每一位用户生产和交付个性化的产品,共享服务、智能制造、社交协同、智能分析等成为重要的使能技术。

    以应用为中心的2.0时代,是每个业务建设一套数据应用与数据捆绑,系统相对僵化。而以数据为中心的3.0时代,信息建设思路是构筑大数据平台,在平台上搭建不同应用,可以根据需求快速创新,搭建企业所需的应用。

    王兴山表示,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以数据为中心的3.0时代,但是推进数字化转型的程度参差不齐,落后者、跟进者和领先者并存。对于落后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补短板,夯实基础管理。跟进者需要进一步互联网化,实现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建立企业大数据中心。而领先者则要创新业务模式,建立可持续的生态体系。

    信息建设3.0时代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的企业。王兴山认为,智慧企业应该具备全渠道接触点、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无边界的企业、工作数字化、组织扁平化、互联的人和设备等能力,这是智慧企业和传统企业相比的不同特征。

    在构建智慧企业的过程中,连接是起点和基础,企业内外互联互通后,逐步推进供应链、制造、产品、决策等业务流程的智能化,然后充分利用移动、社交等协作技术,对内提供HR、财务等大数据分析服务,使数据驱动业务增长与发展,最终打造一个互联、精细、智能的智慧企业。

    对传统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涉及从根本上对战略、运营和技术进行彻底改造。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组织变革与管控模式转型、制造模式与业务模式创新、以及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分析、智能决策。最终实现颠覆式创新、全渠道多接触点的客户体验和运营数字化、智能化的目标。

浪潮ERP全面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

    今年是浪潮ERP服务中国企业的第32个年头,很多人认为相对其它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ERP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王兴山强调,ERP远未“过时”,它仍在继承中实现创新。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更需要新一代ERP作为支撑,为了推进ERP朝互联网化、云化、智能化等方向的进化,浪潮ERP以提升客户体验为落脚点,将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作为产品发展的重要策略,并进一步加强客户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国际化合作。

    智能制造、数字化营销、研发数字化、财务共享服务、大数据智能分析等,是当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热点,而新一代浪潮ERP作为一款开放的平台软件完全覆盖。基于互联网开放平台(GSP+)构建,浪潮ERP提供了财务共享、司库与资金管理、供应链与电子采购、智能制造、HCM、企业大数据等领域的解决方案,同时能够很好的支撑合作伙伴行业开发和客户定制,支持混合云架构,能够与公有云和异构系统方便的集成。

    在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实施步骤上,浪潮提出智慧企业建设三步法:第一步业务上云,将组织内部基础设施资源池化,为数据整合奠定基础。第二步数据整合,建立企业大数据仓库,包括对内整合企业内部数据、融合企业内部数据与互联网数据、对外开放组织数据三个方面对各种来源、各种类型的数据,然后按统一标准规划信息化建设。第三步创新应用,借助企业互联网开放平台GSP+,创新智能决策与分析应用,以更广泛的连接与协同,支撑应用模式、业务模式的创新升级。

    本次大会上,浪潮还正式发布了GS系列五大云产品,分别为财务共享服务V6.1、司库与资金管理套件V6.1、IGO电子采购云平台V5.0、BA企业大数据套件V6.1和HCM CLOUD V2.0,新产品以云计算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化架构,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动力。

智能数字化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揭牌
智能数字化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揭牌

    此外,由浪潮发起的“智能数字化企业联合创新中心”也正式成立并揭牌,将联合政府、高校、重点行业的集团企业、咨询机构、软件厂商代表,以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为导向,在企业云、智能制造、大数据应用、网络化协作、信息安全等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推动研究成果的集成及共享。

    目前浪潮绘制的智慧企业新蓝图和数字化转型路径图已完成,在云计算大数据战略指导下,浪潮将继续站在时代的转型前沿,深化企业信息化方法、工具,重构领域及行业应用,帮助企业借助互联网思维、数字化技术实现新的飞跃,成为引领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风向标”和“赋能者”。

责任编辑:赵栋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文章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