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新闻  »  记者观察  »  正文

上海博辕:帮助用户搭建基于云的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平台

2015年11月17日     来源:e-works        作者:e-works  赵栋       
关键字:上海博辕  大数据分析  
    2015年11月6日,由上海华昂商务咨询有限公司(Dot Connector)主办的亚太银行技术革新峰会成功召开。作为峰会的赞助商之一,国内领先的信息技术综合服务提供商——上海博辕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博辕”)向参会人员展示了公司最新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分析平台解决方案,并且以“大数据时代银行的应对之道”为主题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技术报告。借此机会,记者采访到了上海博辕董事长胡健先生和首席顾问万旭虎先生,请他们介绍了上海博辕的发展情况,以及对于当今时代下传统银行业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应对挑战的一些看法。
上海博辕首席顾问万旭虎先生
上海博辕首席顾问万旭虎先生
 
    记者:首先请对上海博辕发展历史和核心业务进行一个简单介绍。
 
    胡健:上海博辕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国内领先的信息技术综合服务提供商,总部位于上海。公司自成立以来,各项业务快速稳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体系化、规模化、平台化的产业结构,并先后在全国主要城市设立了多家分公司,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IT服务。
 
    公司与香港科技大学进行了全方位战略技术合作,香港科技大学资讯、商业统计及管理学系终身教授万旭虎博士是我们的首席顾问。公司在深圳成立了金融大数据研究中心,并组成了由量化金融教授、国内外银行资深专家形成的权威团队,致力于为银行在决策支持、精准营销、风险管理和业务创新等方面提供专业化的大数据采集和分析平台。
 
    记者: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时代下的金融行业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您认为当前发展主要面临着哪些挑战? 
 
    胡健:首先最大的变化是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这对传统银行业是一个巨大冲击。银行业的同质化竞争现象本来就很严重,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使得非银行机构以支付、理财、网贷为突破口,不断蚕食着传统银行的业务领域,这让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对于那些中小银行,身处大型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包夹中,发展空间严重受限。面临激烈的内外部竞争,银行唯有持续不断的业务及技术创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企业利润下滑,经营更加困难,这加剧了信贷风险。互联网金融繁荣的同时,信息安全受到威胁,各种金融犯罪手段层出不穷,也大大增加了银行的金融风险。如何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确保信贷业务健康发展,给银行管理者提出了难题。
 
    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复杂的金融风险,传统的数据、信息获取和使用方式无法支撑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银行业的转型和创新不可避免。
 
    但是由于银行业内部考核机制的特殊性和监管部门严格的研制,转型难以从银行内部开展。即使银行顶住压力,新建先进的数据分析和应用系统,逐步补全客户信息,搭建业务平台,这样会耗费巨大的资金和时间成本,失去最佳的转型时机。
 
    基于这些,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借助外部力量,通过与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合作,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实现运营模式创新。
 
    记者:上海博辕如何结合自身技术优势,来帮助客户应对这些挑战?
 
    胡健:基于银行对于提高获客效率、降低金融风险、实现高效贷后检测等最急迫的需求,我们与香港科技大学以及国内外数据分析、金融业务专家进行合作,开发了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分析平台。
 
    银行本质上是经营风险的机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影响银行风险系数的因素众多,在信贷企业经营风险方面,包括企业经营状况、人员变动、行业景气度、下游需求、价格变动等,在银行声誉风险方面,任何一个小的网络留言、微博都有可能借由互联网快速扩散,甚至演变成重大舆情事件。对于这些因素,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难以满足银行对风控管理的高要求。
 
    对于这些难题,博辕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分析平台都有独特的解决之道。比如平台能自动分析与识别包括企业及所属行业的多种企业经营风险信号,并以告警方式及时、主动通知银行相关人员应对风险。自动化处理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弥补了银行在贷后管理上的信息获取不足、手段落后等短板,将以往的被动式应对风险转变为主动识别风险。
 
    银行声誉风险方面,平台通过全网实时监测舆情动态,并高效地判断分析,能及时反馈当前声誉、口碑状况,并将具有重大潜在负面影响的信息,及时通知给银行,为应对处理提供时间,把控事态发展方向,为后续改善提供支撑。
 
    除了风险管理之外,博辕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分析平台还能帮助银行提高小微贷业务能力。传统小微贷业务中,银行业务人员多是通过扫街式的营销,难以击中目标客户群,展现自身业务优势,业务流程复杂导致客户流失,而且严重依赖业务人员的主观经验进行风险评估、控制和应对。
 
    博辕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采集互联网上用户对小微企业的评价来分析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为银行推荐有效客户。有了大数据的支撑,对于那些优质客户可以放心降低贷款门槛,防止客户流失。平台内含适用于银行小微信贷业务的违约率预测模型,通过实时采集数据,帮助银行有效评估信用、控制风险,以数据为支撑来锁定目标客户,实现精准营销,并做好贷后监测,化被动为主动。
 
    记者:本次峰会上,博辕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分析平台获得了“2015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创新奖”,其核心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万旭虎: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是领先的。我们的数据分析团队早在2004年就在香港科技大学开始从事研究工作,虽然当时还没有大数据的说法。团队最早的成果是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分析来进行乳癌鉴别,准确率高达95%,这在当时是全球第一的水平,普林斯顿统计学团队的准确率只有85%。
 
    后来我们将大数据分析技术与金融业务结合起来,虽然数据分析技术本身发展由来已久,但是它与具体业务进行结合,带来实际价值是很难的。通过长时间的摸索,研究银行获客、贷后检测、风险管理等业务特点,于2013年确定了这些具体的大数据分析业务场景,并建立了适用于银行小微信贷业务的违约率预测模型,这个预测模型的准确度已经得到众多银行验证。
 
    最终我们将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银行具体业务痛点以及高效的运营进行融合,推出了博辕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分析平台。
 
    银行无需安装,更无需维护,只需要通过一台可访问互联网的PC或移动设备即可拥有属于银行自己的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分析平台,这避免了银行自己搭建平台、维护运营所耗费的时间、人力和资金浪费。
 
    此外平台基于云端管理,无通用数据库,各银行数据存储于各自的空间中,通过访问控制和权限认证,确保了用户的数据安全。
责任编辑:赵栋
关键词阅读
相关资料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文章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