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新闻  »  记者观察  »  正文

全闪存阵列,合不合适用户说了算

2015年10月21日     来源:e-works        作者:e-works  王聪       
关键字:全闪存  存储  

    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应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这些技术加剧了企业IT在应对大量并发处理及数据存储管理的压力,并加速了用户对IOPs 线性升级、高并发查询处理、高负载均衡等各项能力的要求。如何有效满足业务对新IT性能、应用可扩展性、并发查询和业务稳定性的需求,直接决定着新经济稳步增长和业务创新能力,然而传统存储在应对上逐渐乏力。

    而闪存在IOPS、延迟及带宽三大性能指标上的绝对优势使之倍受青睐,迅速成为了市场上各家厂商力荐的新贵。全闪存。故名思议,在存储子系统中用固态硬盘(SSD)或其他闪存介质代替传统硬盘(HDD)。其特点最显而易见的特性在于它的高IOPS,以单独的硬盘举例来说,由于固态硬盘没有磁头,不存在寻道时间,使得SSD在传输速度上要比普通机械硬盘有很大的优势。而传统的机械硬盘通常在200 IOPS左右,高性能的高达二倍左右,但是相比于普通的固态硬盘的IOPS仍然显得相差巨大。从数据上看,普通硬盘读取速度大概是100M/S左右,相比固态硬盘是250M/S;但不意味着SSD盘读取速度只是磁盘的2.5倍,因为的读取速度是指连续数据的读取速度,鉴于硬盘有寻道时间开销,SSD没有,因此综合考虑,SSD读取速度要达到普通硬盘7~8倍以上。

    此外,对于企业用户来说,采用全闪存阵列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其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由于闪存内部并没有任何活动部件,即使在发生碰到、划蹭、震动等意外状况下依然能够正常的工作状态。而原本由机械硬盘组成的阵列在这方面则要有一定差距,虽然企业级用户都有自己的数据保护方案,但是谁也不愿意经常因为磁盘坏掉而担惊受怕,SSD硬盘对于企业用户来说,无疑据有更高的安全性。

    因此,由于互联网与云服务商作为数据访问频率较大,产生数据量较大的领域,对于核心组件闪存性能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以即将到来的双十一为例,对于如此庞大的数据交互,需要的是高性能服务器支撑着整个网络架构,高性能高速率的闪存应用,来帮助IT架构迅速运转,满足高频率的数据访问需求,为无数的成功下单提供保障。金融行业的IT架构同样接受这考验,高性能的闪存在其应用环境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全闪存阵列将解决如下问题:

    1.企业可通过加快应用程序运行速度缩短上市周期。

    2.通过将占用空间、电耗和散热降低多达95%,打造更加环保的绿色企业。

    3.企业的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2GB/S,相当于仅用2秒即可下载一部蓝光电影。

    伴随着IT演进,企业IT 需要同时满足业务运行在物理环境和虚拟化环境的应用需求。这驱动了对OLTP、低延迟和存储IOPs 性能需求的不断提升。IDC预测,全闪存存储阵列市场规模在2015年将增至12亿美元,而到2016年这一市场将增至16亿美元,从2012到2016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0%。而且,更多目前传统企业级磁盘式存储架构中的关键应用将受益于全闪存阵列更快速、更可预测的响应时间。

    然而,全闪存阵列也存在着缺陷,最为明显的便是价格因素,虽然随着SSD技术的不断完善,SSD的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但是相比于机械硬盘的价格,SSD仍然高高在上,例如相同容量下SSD固态硬盘的价格几乎是机械硬盘的20倍。这种悬殊的价格也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宁愿放弃速度而选择容量更大更便宜的机械硬盘。此外,由于闪存的有限写操作周期,SSD最终会损耗殆尽。通常,SLC闪存的耐久度大约为100,000次写周期;MLC闪存则少了一个数量级,每个数据单位只有大约10,000次。而企业的实际应用并不是时刻充满着高并发,根据IDC 存储研究总监 Eric Burgener 分析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熟悉和部署闪存,他们对企业存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可拓展、丰富数据服务等特性的闪存优化型平台已经成为他们的首选。考虑到企业大规模部署闪存时希望节省总体拥有成本,因此他们还需要了解这些解决方案能否可靠地处理密集的混合工作环境。

    除了这些,数据的存储和读取也并不完全可靠。厂商方面应用了许多技术来扩展使用周期,包括损耗平衡、纠错编码、坏数据块重新映射以及过量配置。因此可以预计,受成本因素影响,全闪存阵列还主要应用在一些高IOPS的应用场合,但随着密度的不断提高,SSD价格也会持续走低。

责任编辑:王聪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文章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