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信科技
APP
e-works global
AI助手
个人中心
加盟VIP
登录
加盟VIP
注册
新闻
优制网
网博会
智能制造评估
需求中心
新闻
业界动态
IT要闻
e-works动态
资讯
记者观察
新闻现场
文库
智能制造
工业机器人
AI
PDM/PLM
MES/MOM
SCM与物流
工业互联网
大数据
ECAD
MCAD
CAE
工控
云计算
智能传感器
EDA
智能制造
工业机器人
AI
PDM/PLM
MES/MOM
SCM与物流
工业互联网
大数据
ECAD
MCAD
CAE
工控
云计算
智能传感器
EDA
专题
特别报道
深度剖析
资料
工业互联网
人工智能
IT基础
MES
APS
PDM/PLM
MCAD
ECAD
智能制造
ERP
工业机器人
能源管理
设备管理
智能物流
视频
专题集锦
e-works原创
在线讲坛
典型案例
业界观察
现场访谈
e-works咨询
会议培训
全年活动
论坛
培训班
国内考察
国际考察
网上大讲堂
VIP智库
加盟VIP
在线学院
博客
社区
精英
专家
精英面对面
CIO风采
行业
机械
汽车
电子
化工
钢铁
书屋
研究报告
关于e-works
e-works简介
e-works服务
e-works团队
e-works优势
联系e-works
加入e-works
更多
《数字化企业》
e周刊
俱乐部
网站地图
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新闻
»
资讯
»
正文
2021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盘点:最能留住人才的城市,还有它!
2021年12月7日
关键字:
联通
中国正从总量性人口红利时代转为结构性人才红利时代,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已在2011年达到峰值,早年依靠劳动力优势和出口优势支撑的经济高速发展时代已逐渐过去,随着劳动力人数的下降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亟需以技术驱动发展,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才的发展密不可分。中国联通智慧足迹团队基于2019-2021年三年全国2456家高等院校毕业生数据,并区分重点院校(双一流院校)与非重点院校,对全国毕业生的分布与流动情况进行跟踪与分析,为掌握区域内宏观毕业生流动情况与相关人才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量化的数据支撑。
注:报告选取2019、2020、2021年10月数据,分析当月毕业生的分布与流动状态。报告中毕业生数据基于联通4亿手机用户,经外推专利算法扩样至全量人群。
一、2021年高等院校毕业生总览
根据信令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数量已达到909.4万,较去年的874万人增长4.1%。双一流毕业生规模为90.3万人,占到总毕业生规模的10%。
图1:2019-2021年分院校毕业生规模
从总量看,
2021
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总量
(本地居留毕业生
+
流入毕业生看)
依旧在胡焕庸线以东集中,而和去年同期比较,西部地区毕业生集聚规模有上升。西藏、新疆、四川、云南、重庆等地的毕业生就业规模增速均有较大提升。
图2: 2021年各省毕业生就业规模分布
从区域看,东、中、西、东北地区毕业生规模占比大约为39%、27%、26%和8%。东部区域的毕业生规模最多,为356万人;东北区域的毕业生规模最少,为72万人。从增速看,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地区院校毕业生规模同比减少3.5%,西部院校毕业生规模同比增加8%。
图3:2019-2021年份区域毕业生规模
从城市群看,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在五大城市群高度集中
,
五大城市群总毕业生规模占到全量的48.6%,
经济总量也占到全国的60%以上。京津冀和长三角重点人才集中度最高,重点院校毕业生规模占到区域内总规模的19.7%和15.2%,远高于7.1%的平均值。教育资源一直面临分布不均的问题,经济水平更高的城市在人才争夺大战中拥有绝对的主导优势,而吸引到城市的高端人才又为城市的创新与繁荣发展添砖加瓦,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形成良性循环。
图4:2021年五大城市群毕业生规模及占比
图5:2021年五大城市群重点院校毕业生规模占比
二、拿什么留住你,我的人才?
全国毕业生居留情况
2019-2021
年三年高等院校毕业生本市居留率(毕业后留在本市工作/在本市读书)分别为58.8%、50.0%和54.4%,本省居留率(毕业后留在省内工作/在本省读书)分别为77.5%,74.1%和76.2%。
图6:2019-2021年毕业生院校居留率
分区域和分院校的数据得出如下两个结论:一是非重点院校省内居留率(75.9%)要远高于重点院校省内居留率(65.5%);二是西部地区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的省内居留率(77.8%和71.7%)均为最高,其中西部重点院校尤为突出,比排在第二的中部地区重点院校高了近8个百分点。
图7:2019-2021年重点与非重点院校毕业生省居留率
图8:2021年分区域重点与非重点毕业生省居留率
总体来说,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和西部地区毕业生更倾向于就近就业。其中,西部地区的重点院校毕业生倾向省内就业,或与近年来川渝地区的人才政策相关,人才逐渐在区域内形成集聚效应。
36
个重点城市居留特征
从36个重点城市居留率看,深圳总吸引力最强,重点院校、非重点院校均排在最高,平均居留率高达75%。
一方面深圳市高校数量不多,应届毕业生仅有4万人;另一方面,深圳互联网企业和初创企业数量众多,对本地毕业生有较强的吸引力。重庆市毕业生总居留率排名第一,高达76.7%,但本市重点院校毕业生的居留率仅为57.7%,在36个城市中排名第17。成都面临相似的问题,总居留率为63.9%,排在第四,但重点院校居留率仅为59.1%,在36个城市中排名第11。
图9:2021年36个重点城市居留情况
北上广深四座超一线城市中广州市居留率最低
,为60.7%,排在第10,广州市很多毕业生被临近的深圳吸引,深圳在应届毕业生的抢人大战中已逐步建立领先位置。北京和上海的毕业生居留率分别为61.3%和62.7%,排在第8和第6。
除上述超一线城市和川渝城市外,沈阳(66.6%)、西安(62.8%)、郑州(61.7%)和南京(61.1%)的毕业生本市居留率也排在前10,毕业生居留意愿较高。另一方面,兰州(45.9%)、厦门(49.2%)、贵阳(50.5%)、南昌(51.3%)和石家庄(51.4%)毕业生本地居留比例排名靠后。
未就业毕业生分析
最后,对全国31省未就业毕业生比例进行分析后发现【注:未就业毕业生为10月当月没有固定办公地点的毕业生,仅为当月切片数据,不代表实际未就业率】,内蒙古、新疆、湖北、青海、湖南、陕西和吉林未就业比例均在10%左右。而发达省市如北京、江苏和上海未就业毕业生比例仅在5%左右。
36个主要城市未就业毕业生比例高的城市所属省份
的
未就业比例也高,两者存在正相关性,说明省会城市就业的不景气程度一定程度影响了全省的就业情况。
图10:2021年31省未就业毕业生比例
图11:2021年36主要城市未就业毕业生比例
三、用“脚”投票的毕业生 – 毕业生流动情况
人的聚集和产业的聚集密不可分,毕业生的聚集将为城市带来更多的发展活力,而经济繁荣的城市又反过来吸引更多的毕业生,形成雪球效应,城市间人才吸引力的差距将愈发明显。
在全国31省市中人才净流入的地区仅为12个,同时人才净流入人数超过5万人的地区仅为5个,
应届毕业生向少数地区聚集的效果愈发突出。
毕业生的流动可以通过两个指标反映:一是毕业生流入占比(流入某地区毕业生/全国流动毕业生总量),反映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实力,二是毕业生净流入占比((流入某地区毕业生-流出某地区毕业生)/全国流动毕业生总量),反映地区对人才的综合留存实力。
2021
年全国毕业生流动情况
从数据可以看到,
广东
(30.2万)、
浙江
(21.4万)、
江苏
(18.9万)、
北京
(16.5万)和
上海
(14.1万)
五个传统人才吸引强省市承包了全国47%的流动毕业生,是名副其实的第一梯队。
山东(9.4万)、河北(8.1万)、四川(7.8万)位于第二梯队,也是毕业生流入的大省。宁夏、青海、西藏等西部地区对毕业生吸引力最低,均不足2万人。
图12:2021年31省流入人数及占比
从毕业生“净流入规模”看,排名前五的地区和毕业生“流入规模”前五地区一致,说明东部强省市和北京无论是在吸引毕业生和留住毕业生两个层面表现均出色。
值得注意的是,新疆(4.7万)、福建(1.3万)、青海(1.2万)和海南(0.8万)净流入毕业生排名也比较靠前。以新疆为例,虽然流入新疆的毕业生仅有5.6万人,排在全国第12名,但流出的人数更少,仅有0.95万,排在全国第28名。综合下来,新疆在毕业生留存方面拥有很强的竞争力。同理,青海、西藏地区的毕业生流出数量很少导致地区综合净流入规模排名靠前。
图13:2021年31省净流入人数及占比
图14: 2021年31省毕业生净流入规模分布
从2019-2021年三年趋势看,
净流入至广东、浙江和江苏三省的毕业生规模无论在绝对规模还是增长速度上均在全国排名靠前:
在三年间分别增长了6.2万、5.8万和2.3万人,增速分别达到33.9%、66.3%和55.6%
。值得注意的是,湖南、湖北两省近三年毕业生净流入规模逐年下降
,以长沙市为例,在2021年未居留在本市的7.9万毕业生中,2.4万人前往广东省就业,比例达到30%。
表1:2019-2021年31省净流入毕业生及人数变化(万人)
36
个重点城市毕业生吸引指数
聚焦至36个主要城市,从流入毕业生和本市居留率两个指标构建36个主要城市应届毕业生吸引力四象限图,从吸引毕业生和留住毕业生两个维度进行评价。从总体分布看,除少部分城市集中在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外,
大部分城市集中在左下方象限,即本市居留率和流入毕业生规模均不突出
。
这再一次印证了毕业生向少数发达城市聚集的现象。
从具体城市看,深圳综合吸引力最强,是名副其实的“毕业生收割机No1城市”。北京、上海和广州依旧处在第一象限位置。
杭州和成都两座城市崛起最快,近年来对本市毕业生和外来毕业生均具有较强吸引力。
重庆和沈阳对本市毕业生吸引力强于外市毕业生。南京、西安和郑州潜力较大,有机会进入第一象限。
图15:2021年36主要城市应届毕业生吸引力四象限图
四、总结
基于全国三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与流动数据,分地区、分院校对毕业生的居留与迁徙情况进行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
一是毕业生的流向分布高度不均衡,向头部城市聚集效应越发明显,未来强者愈强的竞争格局将越发稳定。在全国31省市中高校毕业生净流入的地区仅为12个,而毕业生净流入人数超过5万人的地区仅有5个。在地市层面,毕业生同样出现向北上广深以及成都、杭州聚集的现象,一些省会城市如武汉、长沙并不能有效留住和吸引毕业生。
二是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对毕业生吸引力有所提高,形成新的人才聚集组团。西部地区重点与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居留本省的毕业生规模均为最高。重庆和成都在本市毕业生居留率分别排在第一和第四,对毕业生有很强的吸引力。
三是省会及核心城市对全省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起到关键作用。数据显示未就业毕业生比例高的城市所在的省份未就业比例也高,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附:】
大学生识别口径:
1.
通过年龄、寒暑假特征和其他学生特征识别出全国高校边界内学生规模。
2.
进一步界定毕业生规模:毕业生为2021年上半年手机信令稳定出现在学校边界内,2021年下半年手机信令出现在非学校边界内的用户。
责任编辑:
陈苗
关键词阅读
联通
中国联通开源国内首个安全增强满血版DeepSeek-R1并上线元景MaaS平台
中国联通云犀AI创新巡展登陆广州 语音大模型开启产业智能新范式
华为、中国移动、联通等宣布openFuyao开源发布
并行科技携手山东联通,共启数智制造新篇章
5·18国际博物馆日|叮!“智衣衿”文创体验一体机邀您共享四场文化盛宴~
相关资料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排行榜
周榜
月榜
年榜
总榜
1
美国对华断供EDA?暗藏怎样的科技博弈?
2
传威科技TRANSVALOR大中国区2025技术大会在京举行
3
工业能源+AI:哪些场景将率先规模化落地?
4
纵览粤港澳,第八届大湾区标杆智能工厂考察圆满结束
5
强化CAD+战略,中望软件2025年度产品发布会在京举行
6
SAP携手亚马逊云科技:以AI创新应对市场与供应链挑战
7
施耐德电气ATV1200C-S中压变频器释放三大应用价值
8
一年一度开发者盛会,鲲鹏昇腾开发者大会2025成功举办
9
中国算力平台(上海)暨上海算力交易平台启动
10
布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科技型企业孵化器数量全球第一
1
美国对华断供EDA?暗藏怎样的科技博弈?
2
日企并购案告败,尼得科终止牧野机床要约收购
3
U9 cloud:从云ERP到企业AI,加速制造业生产力变革
4
共探智能工厂建设之道,专业论坛在无锡成功举行
5
大印展上,海德堡掀起了一场颠覆传统印刷的创新风暴
6
聚焦智能工厂规划与实践,走进施耐德电气无锡灯塔工厂
7
西门子收购Dotmatics,生命科学行业成工业软件新战场
8
十年磨剑:Keysight AI重构算力质量基线
9
2025东南亚制造业与智能制造发展考察正式启航
10
传威科技TRANSVALOR大中国区2025技术大会在京举行
1
聚焦AI、拓展API、加速生态,NVIDIA亮出面向全面数字孪生的“新三板斧”
2
奥哲获CIC灼识认证:中国低代码市场第一品牌!
3
论道制造业数智化建设,华为以“极简全闪”释放生产力
4
低代码+AI,推动数智平权!2025奥哲低代码数智化峰会首站圆满举办!
5
来自中国信通院的认可!奥哲与中冶长天携手摘得“鼎新杯”奖
6
奥哲与数环通达成合作,共筑企业数字化一站式转型新生态
7
亿达科创服贸会演讲:以数智化赋能基层医疗转型
8
用友BIP3 R6发布,BIP智能和数据能力再升级
9
向AI索要生产力,炎黄盈动发布企业级AI Copilot
10
亿达科创亮相智造数字科技大会
1
联想工程师登上中国冰雪之夜舞台,讲述冬奥“0故障”背后的故事
2
让IT运维实现轻交付 联想ServiceForce突破行业难题
3
以生态融合注入创新力,OpenUSD奠定企业数字化转型新里程碑
4
《中国制造业走向2025》白皮书
5
聚焦数字化变革,联想用“新IT”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6
e-works网站VIP社区E币规则
7
西部数据进一步扩展旗下智慧视频解决方案
8
什么是数字化?有哪些成功案例?
9
角逐智能制造赛道,联想如何以新IT引擎突围
10
守望相助不虚度,学习智造上智库
编辑推荐
NVIDIA发布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施耐德电气亮相 GFC2025,以AI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工厂升级
2025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启幕在即
因时机器人的“冷思考”
工信部公布2025年规章制定工作计划
文章推荐
新迪天工CAD 2025:以AI重构设计生产力
百年启示录一:如何用传感器让工业世界更美好?
80亿美金收购Informatica!Salesforce剑指AI
80亿美金收购Informatica!Salesforce剑指AI
走进SEW Graben工厂,领略智能传动的创新之道
博客推荐
从预制菜进餐厅等三个故事浅谈对工业化的反思
对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六点思考
【朱铎先】大力发展多形态工业APP,助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
【朱铎先 赵敏】数字文明:工业互联网高阶演进的终极目标
【朱铎先】工业互联网开创以人为本管理新模式
视频推荐
工业互联全栈赋能:构建MES系统高效落地的智能连接底座
2025/5/29
EPLAN:数据驱动未来——“E”起构建数智化新生态
2025/5/6
智能制造下的智能用工
202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