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新闻  »  资讯  »  正文

智能配电推动智慧农业发展

2023年9月18日             作者:洪田田       
关键字:智能配电  
    近日,“科创中国”第二届生猪产业智能化装备与数字化管理论坛在博鳌成功举办。论坛上,牧原集团作为行业标杆企业,分享了其在智能养殖领域的实践成果,引发业内广泛关注。事实上,近年来,智慧农业正加速成为产业革新的新趋势,自动喂料、环境智能调控、养殖机器人等设备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养殖场,成为推动产业降本增效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智能化浪潮席卷的同时,有一个环节往往被忽略:配电系统。配电作为电力传输的最后一环,决定着所有自动化设备是否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传统养殖场对供电系统的要求并不复杂,但随着设备数量的增加、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供电负荷波动变得日益频繁,配电设备的稳定性、耐久性、智能调度能力便显得尤为重要。

    深圳市红岩电控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内智能配电管理方案的专家,凭借着务实的智能配电管理方案,在这一领域迅速脱颖而出。贾静作为红岩电控的总经理,亲自带领团队深耕智能配电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她直言:“配电管理往往被人忽略,是因为它并不直接产生效益,但在智能养殖中,它却直接决定着生产系统能否稳定运行。很多客户最初并不意识到电力管理的重要性,直到遇到频繁的故障和高额的维护成本。”

    过去的智能配电方案往往过于复杂,企业实施后反而增加了运行和维护的难度,难以真正实现降本增效。贾静认为:“智能配电的真正价值在于精准高效,而不是技术堆叠。企业真正需要的是一套简单务实的解决方案。”

    贾静的这一观点,在牧原股份的实际项目中得到充分印证。2021年,牧原股份分别在广东雷州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和甘肃凉州牧原农牧有限公司落地智能养殖项目。这两个项目的共同挑战是设备运行环境恶劣,但南北方的差异又截然不同。

    雷州地处南方沿海,常年空气湿度可达80%以上,高湿环境极易导致传统配电设备的腐蚀和绝缘失效。贾静团队专门设计了防潮、防腐蚀的配电柜,采用高防护等级IP65设计,同时加入密封技术和防腐涂层。这一方案的实施使雷州项目配电系统的设备故障率显著降低,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直接减少了后期的运维成本。

    而凉州则位于甘肃,气候严酷,冬夏温差超过50摄氏度,传统的电力设备在如此极端的温差环境下容易出现线路老化、设备失效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贾静带领团队进行了更适应当地环境的特殊优化,在配电柜内加入了高效散热材料和自动温度调节装置,确保设备在极端温差下的长期稳定运行。此外,他们还部署了远程智能监测系统,对配电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跟踪与调控,保障了养殖基地的智能化设备全天候稳定运行。

    “智能养殖模式能否落地,实际上取决于电力系统能否稳定运行。”牧原股份智能化项目经理胡义勇表示,“红岩电控的方案看似简单,却精准地解决了问题。之前我们试过不少方案,但效果并不理想,红岩电控的方案直接让我们看到了效果,实际成本显著降低了。”

    贾静所带领的红岩电控团队,正是因为抓住了终端用户的需求痛点,选择务实有效的技术路径,迅速赢得了客户和市场的认可。在过去三年中,红岩电控已经在牧原多个项目中成功实施智能配电解决方案,也逐步在行业内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与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红岩电控并没有盲目追求技术的“高大上”,而是聚焦于配电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便捷性,让客户真切感受到智能配电带来的实际效益。牧原股份项目负责人表示:“以前的电力方案总是强调高科技,但实际用起来维护困难。贾静带来的配电解决方案简单、实用,解决了实际问题,让我们真正感受到智能化的好处。”

    未来,贾静计划将红岩电控的智能配电方案进一步拓展到更多产业和应用场景。她表示,配电管理看似是幕后环节,却决定着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智能工厂的长期运行效率和效益。“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养殖行业,未来还会进入智能制造、智慧社区甚至更广泛的城市基础设施领域,”贾静表示,“智慧城市建设,不是靠设备堆砌起来的,而是要从基础能源管理做起,我们的智能配电方案正是在为这种转型提供支撑。”

    企业创新发展有很多个面向,能够不断突破技术的障碍,实现从0到1的突破固然可敬。但是坚持发现行业痛点,立足现实,并持续给出可落地执行的解决方案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创新与突破。贾静带领的团队,正以专业、务实的态度,稳步推动着智能电力行业的升级发展,真正实现了看不见的电力智慧向看得见的市场效益转化。
责任编辑:王力
关键词阅读
相关资料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文章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