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谷燕
10月18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全体大会在京召开。会议以“教育2035——对话世界的未来”为主题,探讨面向2035年的教育现代化,以推动更高水平的教育对外开放,共同擘画国际教育发展的美好蓝图。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随着汉语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众多海外国家的儿童对汉语学习热情高涨。但是由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汉语教学资源的差异,培训效果也不尽相同。以澳大利亚的西悉尼地区为例,由于地处悉尼市的郊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特别是在非英语学科,如汉语教育方面,这种不足尤为明显。长期以来,当地学校的汉语课程主要依赖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优秀的汉语教师资源稀缺,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
针对这些挑战,西悉尼地区教育部门意识到,必须引入更为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以应对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种种困难。于是,早在数年之前,他们就主动与汉语教育专家陆逸叶博士取得联系,希望借助她的创新教学理念,为当地的汉语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陆博士是国际汉语教育领域的专家,她提出了“跨语言社会互动法”,通过对比和借鉴英语与汉语之间的语言共性,帮助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们在已有的英语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对汉语的认知与运用能。这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为汉语国际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面对西悉尼地区汉语教学的困境,陆博士提出将现代科技手段与汉语教学相结合,通过在线教育的方式,打破地理和文化的界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于是,西悉尼地区教育部门与陆博士共同创建了澳大利亚首个汉语教学“互联课堂”,这个项目标志着西悉尼地区汉语教学进入了全新的阶段。通过视频会议、交互式白板和在线作业系统,学生们得以与位于中国的汉语教师进行实时互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课堂的互动性,还极大地丰富了学习资源。学生们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观看中国传统节日的实况直播,参与汉语角的讨论,甚至可以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参观”北京的长城和故宫。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学生们对汉语的兴趣大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这种在线汉语教学模式在西悉尼地区取得了初步成功,也得到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广泛好评。数据显示,自该项目启动以来,西悉尼地区的汉语学习参与度大幅提升,许多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教师们也纷纷表示,在线教学平台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极大地减轻了备课的负担。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解决了西悉尼地区汉语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还为其他地区的汉语教学提供了借鉴。西悉尼地区教育部门表示,他们计划将这种在线汉语教学模式推广到更多的学校,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探索更多基于科技的教育创新模式。
展望未来,科技与教育的结合将成为推动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西悉尼地区学校全面开启的在线汉语教学新纪元,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写照。通过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汉语教学不再是枯燥的知识传授,而是一个充满乐趣和挑战的文化探索之旅。随着这一项目的不断深入和推广,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学生受益于这一创新教学模式,并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