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新闻  »  资讯  »  正文

中科院推出 256 核国产“大芯片”:22nm 工艺,采用 Chiplet 芯粒 + RISC-V 架构

2024年1月10日     来源:IT之家         
关键字:中科院  大芯片  
       1月9日消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推出了一种名为“Zhejiang”(浙江)的“大芯片”,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直接使用整个晶圆制造的多芯片设计系统。

  查询发现,相关成果已经发表在《基础研究》上,DOI:10.1016/j.fmre.2023.10.020。
1
  这颗芯片采用Chiplet设计,共包括16个芯粒,而每个芯粒内有16个RISC-V核心,总计256核心,且均支持可编程、可重新配置。

  据介绍,这颗“大芯片”将基于22nm工艺制造,由超过1万亿个晶体管组成,占据数千平方毫米的总面积,采用小芯片封装或计算和存储块的晶圆级集成。
2
  对于这颗芯片,它不同核心之间可通过网络SoC芯片(Network-on-Chip)、同步多处理器(SMP)实现互连,不同芯粒之间再通过D2D(Die-to-Die)接口、芯粒间网络接口(Inter-chiplet Network)实现互连,并使用了2.5D中介层行封装,因此小芯片之间可以共享内存。
3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还表示,这种设计允许最多拓展到100个小芯片,从而实现最多1600核心。
责任编辑:王力
关键词阅读
相关资料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文章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