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e-works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

物联制造

发表时间:2014/7/15 来源:e制造
关键字:物联 制造

最早物联网概念提出时,我们提出了物联制造的概念。在制造业生产中,产品本身通过传感器以及嵌入电子芯片进行信息的感知处理。在产品本身越来越走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基础上,形成了产品物联的基础。实际上没有产品的数字化,便无法发挥物联网中数字产品的作用,产品只能存在于孤立层段,而网络化与智能化使数字产品的功能性发挥出更大的效应。

 

就现在所讲的物联网,大部分是指在这个世界所存在物质的物联。如智慧地球的提出,其实就是将地球上所存在的物质装上传感器,通过信息化平台感知、管理与控制。物联网在制造产品方面的能动性是巨大的。如德国工业4.0就是把所有制造装备连结成网,用联网的智能装备为人类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制造资源可以网络的形式,提供给所有的生产厂商来使用,相当于将一个庞大的机床世界和制造装备世界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台庞大的机器。它远比任何机器、装备竞争力强大。

客观来讲,我们迎来了物联网的时代,但是中国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原因在于,大部分制造产品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将它们联网并发挥作用,还存在很大差距。可以说,中国的物联网才刚刚开始。

德国的工业4.0是从工业1.0、2.0、3.0,一步一个台阶走过来的,经历了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才进入到互联时代,这种自然发展的进程是不可逾越的。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是参差不齐的,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企业,所生产装备已具备互联的基础,但是也仅仅限制在局部范围之内。如,在生产工厂中,机床可在一个车间内联网,远没有达到跨车间、跨工厂或者跨区域性的联网,更不要说将这些制造资源集中在一起,发挥更巨大的作用。

在中国,我认为物联网的真正落脚点在制造业中。物联制造是物联网对制造业的最大贡献。但是中国的制造业往往比较保守,业界反映并不热烈。所以,目前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将物联网与制造业有机结合,创造更多价值。其实德国提出的工业装备物联,也就是我们提出的物联制造。

物联制造还具有另外一层含义,当制造生产的产品一旦投入使用,产品的物联能够给产品的服务带来极大的价值,也就是说物联制造的最大作用是在服务层面,所有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对产品进行远程支持、服务、诊断,提供更周到的服务,产生的效益和效能就更加巨大了。

责任编辑:蒋诗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