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新闻  »  软件动态  »  正文

首个北斗国际示范城落子黄石

2014/1/5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在北斗应用领域,湖北正高歌猛进。

  小到室内定位,大到灾害预警。昨日,继中泰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合作项目后,武汉光谷北斗地球空间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谷北斗)旗下的“中国—东盟北斗示范城”正式落子黄石,这意味着,中国首个北斗国际化产业“样板间”在鄂诞生。

  120亿元为黄石“导航”

  为什么是黄石?在现场,这是大家都关心的一个问题。

  “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范本,黄石对产业转型具有现实的需求。”对此,黄石市市长杨晓波坦言,近年来,该市一直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重点推进,“作为典型的、全国性的战略新兴产业,北斗产业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其介绍,刚刚过去的2013年,黄石GDP规模达到1144亿,素来倚重的矿产资源贡献度已从最高时的60%降到30%。

  按照协议,总投资120亿元。在未来两年内,黄石将建成“中国—东盟北斗示范城”,成为参观考察北斗应用的展示城市。据介绍,通过10个北斗地基增强站,北斗系统将提供覆盖全区域的实时、高精度、增强定位信号服务和重点区域的室内定位服务,“从蛛丝马迹到灾害预警,都可以用到”。

  在总投资额中,有100亿元将用于“北斗科技城”项目,其建设占地2800亩,定位华中最大的北斗产业应用基地。

  光谷北斗总经理柳钧议向楚天金报介绍,北斗科技城通过打造5个国家级应用平台,将可吸纳上下游企业200余家,带动高端就业6000人以上。

  北斗在国内的首个试点已经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的关注。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工行和建行已确定联合提供50亿元的资金支持。

  我省谋划千亿北斗产业

  显然,样板背后是一个庞大产业梦想。“关键是自主知识产权。”在昨日现场,三院院士、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德仁院士直言,作为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导航系统,结合智慧城市管理理念,在黄石的试点经验,将对北斗技术“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据其介绍,今年,承担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光谷北斗,将继续在东盟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站,同时,还将开展以服务石油、电力、运输、精细农业等为主的多领域应用。

  对此,国家科技部基础条件与财务司副司长邓天佐就表示,当前,北斗导航系统正面临巨大发展机遇。在这其中,湖北表现可圈可点。光谷北斗将中国北斗技术带入泰国,是北斗第一次在海外落地应用,并拉开中国北斗进入国际市场的大幕。

  据其透露,当前,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工信部等部门正联合制定《关于促进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政策层面进一步为北斗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而就在不久前,为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我省已率先出台《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提出,北斗产业的应用工程将涵盖交通、农业、社区等领域,预计新增至少10万个就业岗位。到2020年,我省北斗产业产值预计将达1000亿元,带动其他行业的产值规模可达3000亿元。

  链接

  湖北千亿北斗产业规划

  智能芯片等核心部件和各类智能终端、芯片模组等装备制造可达100亿元规模。

  可透视三维地理空间信息、导航电子地图等多维时空信息、具有时空标志的各类数据信息获取与处理可达300亿元规模。

  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软件、平台类管理软件、数据挖掘分析和行业应用等软件类产值可达100亿元规模。

  智能系统、智慧城市和大众应用等服务类产值可达400亿元规模。

责任编辑:卢玉琴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文章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