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正面临一场变革:软件定义车辆(Software Defined Vehicle,SDV)标志着车辆开发、使用和认知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此类车辆并非机械前身的升级版,而是高度复杂、基于软件且持续联网的软件平台。单车代码量可达1.5亿行,其代码量远超航天飞机的40万行和Facebook的6000万行。作为现代意义上的“操作系统”,汽车固然是工程杰作,但同样很容易受到网络攻击。根据汽车管理中心(CAM) 最近的一项研究,42%的驾驶者认为联网汽车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因此,网络安全已成为未来交通讨论的焦点。
将安全作为内生能力:以安全为设计前提(Security-by-Design)
网络安全必须在汽车的开发阶段就予以考虑,因为后期改装往往伴随着更高的成本和安全风险。Security-by-Design(以安全为设计前提)强调用前置性措施尽早识别并修复薄弱环节。其中做法包括:对车辆架构中所有与安全相关方面开展细致的风险评估,以及集成硬件信任根(Hardware Root of Trust)等安全硬件要素。这不仅是为了确保只有获授权的软件方可运行,还可通过安全启动(Secure Boot)或加密签名等机制保护关键系统区域免遭篡改。
零信任(Zero-Trust)理论认为:没有任何连接或系统是天然安全的。因此每次交互——无论是在系统内部还是与外部服务之间——都必须经过身份验证和检查,以消除潜在的安全漏洞。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了攻击面,并防止了对联网车辆构成重大威胁的未经授权的访问。特别是通过使用动态访问控制和先进的身份验证,可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和系统才能访问。此外,实施“安全访问服务边缘”(Secure Access Service Edge,SASE)等协议,还可以对跨不同网络传输的数据流提供额外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