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  新闻  »  资讯  »  正文

全文|上财高研院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

2020年4月24日     来源:上财高等研究院         
关键字:宏观经济  预测报告  
报告导读
 
       中国2020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日前公布,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尤其1、2月份主要经济指标下滑严重,3月份有所改善。这反映了新冠疫情导致国内经济活动被严重抑制所带来的巨大负面冲击。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蔓延,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受益其中的全方位全球供应链、产业链、资金链,出现不同程度的被干扰、被中断的情况,且疫情的负面冲击还未见底,需要有忧患意识、危机意识。
 
       面对疫情给资本安全、供应链安全带来的巨大冲击,中国不能因此走向封闭、孤立,还是要进一步推动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以共同利益和共享价值观来凝聚自由贸易的同盟军,确保自身供应链、产业链、资金链安全。同时,为了做好“六稳”工作、实现“六保”目标,短期内中国需要稳步推出具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和转移支付政策,并配合有节奏的定向宽松货币政策,减轻国内企业尤其民营中小企业负担。此外,扩大新基建投资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需要注意适度控制规模,并扩大民企参与。
 
       面向未来,中国要以开放倒逼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激发激活内部需求,走向内需驱动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这不是否认继续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性,而是强调自身的内在经济循环体系要建立健全,进一步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进一步保障改善民生生活、进一步促进提升民富水平,建立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和以民企创新为主导的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高质量发展和动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接下来,本报告将从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风险因素及其对策建议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一)消费持续低迷,投资增速持续为负,贸易顺差大幅收窄
 
       (1)1至2月消费骤减,3月降幅收窄
 
       受新冠疫情爆发的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80亿元,累计名义同比下降19.0%。同比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7.3个百分点;与课题组去年底的预测值相比,低了25.7个百分点,反映了新冠疫情黑天鹅事件的巨大负面冲击。其中,1-2月份名义同比下降2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23.7%;3月份降幅收窄,名义同比下降15.8%,实际同比下降18.1%。餐饮类下滑最为严重,第一季度累计同比下降44.3%。同比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3.9个百分点,降幅在各类消费中最大。
 
       1至2月份在各地封城、旅游业停滞以及居家隔离等措施的影响下,餐饮业的同比增速为-43.1%。3月份以来,虽然疫情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得到控制,餐饮业并未得到好转,其3月份的同比增速为-46.8%,说明人们仍然保持谨慎的态度。除餐饮类消费,其余绝大部分消费品在经历了1至2月份的断崖式下滑之后,在3月份出现反弹。在零售类中,网上零售类消费在此次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线上商品类消费在第一季度累计同比增速为5.9%,与去年同期相比,仅下跌15.1个百分点,降幅在各项消费中最小。商品类中的食品类消费累计增长32.7%,与去年水平持平。而对线上服务类商品的需求较去年同期降低24.3%,这也反映了服务业在疫情中遭受重创。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的同比增速亦在经历了1至2月份的骤然下跌后在3月份出现反弹,其前两个月和3月份的同比增速分别为-23.4%和-15.0%。第一季度累计同比增速为-20.5%。同比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4.6个百分点。
 
       在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中,食品类的消费是受疫情影响最小的种类。在1至2月份名义同比增速为9.7%,与去年年底水平相当。而在3月份同比增速大幅提高,名义同比到达19.2%,为近五年最高。食品类消费的提升从侧面说明餐饮业等具有服务性质的消费仍处于低迷状态。要指出的是,食品价格水平自去年年底以来居高不下,叠加春节错峰和疫情影响,使得食品类实际同比增速在1至2月份为-7.0%,在3月份回升至3.7%。中西药品类的消费受疫情影响相对其他种类要小很多,主要原因是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促使人们囤积药物以备不时之需。中西药品类的同比增速在今年第一季度仍保持正值,名义同比增速在1至2月份为0.2%,而在3月份上涨至8.0%,扭转了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下滑的局面。这也反映了人们对疫情的发展仍然持有诸多不确定性,负面心理依然存在。
 
       由于疫情发生在1月份,而在2月份持续蔓延,消费者的恐慌心理应该在1至2月份最为高涨,并反映在这段时间对日用品需求的激增。然而数据显示日用品类消费的同比增速却在1至2月份降至-8.8%,而在3月份反弹至6.5%。课题组分析认为,1、2月份各地减工减产使人们对日用品类的消费被动下降,而积压的需求在3月份复工复产之后得到释放。随着3月份复工复课,文化办公用品的需求出现反弹,其同比增速由1、2月份的-8.9%上升至3月份的6.1%。与此同时,在居家办公和“停课不停学”的政策下,更多的人选择在家办公,以网络的形式进行沟通和传输信息,各地各级学校也纷纷展开网络授课,这都使得3月份通讯器材类消费品同比增速由负转正,由1、2月份的-8.8%上涨至3月份的6.5%。
 
       相反,在非耐用品的消费中,服装类和化妆品类的消费没有明显回暖迹象。疫情发生以后,服装类消费1至2月份同比下跌30.9%,3月份同比进一步下滑34.8%。这主要是因为保持社交距离和居家办公等政策的实施,使得人们减少出门和逛街的次数,所以对服装类的需求出现大幅缩减。同样,化妆品类的消费也在今年一季度出现近五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累计同比增速为-13.2%。
 
       家具类和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消费的同比增速在1至2月份分别跌至-33.5%和-30.5%。当疫情在3月份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各地复工复产的脚步加快,使装修行业得到复苏。同时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在前两个月积压的购买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的成交量都相较1、2月份有了明显提高,这也促进了家具、装潢材料类的消费。家具类和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消费的同比增速在3月份有所回升,分别为-22.7%和-13.9%。    
 
       在所有消费中降幅最大的类别为汽车类消费,其同比增速在1至2月份跌至-37.0%。3月份以来随着国内疫情逐步控制,汽车市场也得到回暖,其同比降幅收窄至18.1%。这里一部分原因是前两个月购买力得到释放,也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在疫情警报未能全面解除的时候,出于安全和健康考虑,更多人倾向私家车出行。
 
       最后,疫情在1月份的爆发和在2月份的蔓延使得各地相继出台封城政策,陆路交通和空中运输量大幅缩减。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也使得相当一部分的人取消出行计划,无论是公共交通还是私家车出行都极大减少。减工减产也降低了市内交通流量以及对工业用油的总需求。因此,1、2月份无论是汽油、柴油等交通运输类的用油需求量,还是燃料油、石油溶剂等工业用油的需求量都大为降低,都使得石油及制品类消费的名义同比增速为-26.2%。随着各行各业相继复工,石油及制品类消费的名义同比增速在3月份反弹至-18.8%。应当指出的是,由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致使人们外出活动减少,大批企业无法生产,原油供给大于需求,全球油价走低。石油及制品价格指数由2月份99.0降至3月份91.1,使得3月份石油及制品类消费的实际同比增速反超名义同比增速,为-10.9%。
 
       (2)投资增速持续为负,降幅有所收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持续为负,实际增速亦为负,但较1-2月份月均有所回升。2020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累计同比下降16.1%,比2019年全年累计增速下降了21.5个百分点,比1-2月份累计同比回升8.4个百分点。剔除价格因素后,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同比下降17.3%。整体民间投资增速从2019年全年累计同比4.7%进一步下滑至2020年一季度的-18.8%。分大类看,制造业投资增速较去年底降幅最大,基建投资次之,房地产业投资增速降幅最小。 
 
       2020年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速同比下降25.2%,比1-2月份降幅收窄6.3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大幅下降28.3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最多的几个行业里,高技术制造业中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速仅下降10.2个百分点,但降幅较1-2月份继续扩大,其他行业包括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行业一季度投资增速均下降较多,且较1-2月份有所收窄。3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仅下降1.1%,随着产能利用率的回升有助于制造业投资修复,但工业增加值的回升可能是赶工前期订单,当前工业企业利润明显下降,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8.3%,且受海外疫情的影响,外需景气度下降,因此制造业投资增速受需求端的影响仍可能持续为负。前几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关于制造业投资的要点一是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二是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且提出要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以支持制造业投资。
 
       基建投资增速下降16.4%,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制造业的基建投资增速下降19.7%,比去年全年下降23.5个百分点,比1-2月份降幅收窄10.6个百分点。基建投资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有望发力。疫情冲击带来的停工停产使得基建项目进度受到影响,随着企业基本复工以及项目申报和审批速度加快将加快基建落地。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国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1.08万亿元,占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券额度的84%,发行规模同比增长63%。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各地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全部用于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等领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各地用于符合条件重大项目资本金的专项债券规模约1300亿元,积极带动社会资本,扩大有效投资。目前,投入基建领域的专项债资金占比已超过75%。此外4月20日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定义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此前广义新基建在整个基建投资中仅占10%左右,在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之下可能促进整个产业链的转型和升级,激活结构性潜能。中央政治局会议同样指出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课题组认为在传统基建稳投资的前提下,新基建可以对投资进行结构化升级改善,增加社会资本的参与度,从而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房地产投资受影响相对较小,但一季度整体也呈现负增长态势。2020年一季度房地产业投资累计下降9.3%,降幅比1-2月份收窄8.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一季度累计下降7.7%,降幅比1-2月份收窄8.6个百分点。特别的是,3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当月同比增长1.1%,为正增长。从销售数据来看,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2月以来探底回升,土地购置面积和新开工面积降幅双双收窄,预计房地产投资增速将继续回升。从政策来看,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因此房地产投资回升应较平稳。
 
       分地区看,一季度,东、中、西、东北地区投资降幅分别比1-2月份收窄7.9、4.9、14.2和4.7个百分点;全国已有4个省份实现正增长,比1-2月份增加3个。分产业看,一季度,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3.8%,降幅比1-2月份收窄1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1.9%,降幅收窄6.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3.5%,降幅收窄9.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9.1%,比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
 
       (3)对外贸易增速大幅下滑,货物贸易顺差和服务贸易逆差均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
 
       2020年第一季度,受中美贸易战和COVID-19全球蔓延的双重影响,进、出口增速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其中,进出口总额为9432.2亿美元,同比增长-8.4%;出口总额为4782.1亿美元,同比增长-13.3%;进口总额为4650.1亿美元,同比增长-2.9%。出口增速下跌幅度大于进口增速下跌幅度,贸易顺差为132.0亿美元,相比2018年同期减少597.1亿美元。受年初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增速略高于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增速,2020年第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出口、进口的人民币值增速分别为-6.4%、-11.4%、-0.7%。
 
       进出口增速出现大幅下滑的原因是:第一,COVID-19先后在中国和世界范围爆发,导致进出口企业的生产和运输均受到持续性的负向影响。与此同时,COVID-19的全球蔓延还导致内、外部需求持续疲软。在以上供给和需求负向冲击的双重影响下,尽管去年增速基数较低,今年一季度进、出口增速仍然出现大幅下滑;第二,尽管中美双方政府已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截至目前双边关税仍未出现实质性下降,是进出口增速下滑的又一原因。2020年一季度,中国对美国出口和中国自美国进口分别增长-25.2%和-3.7%,大幅低于总出口和总进口增速;第三,与非贸易企业不同,外贸企业的生产链和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导致在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外贸企业间的协调变得异常困难,是导致进出口增速下滑的又一重要因素。
 
       分贸易方式来看,无论是加工贸易还是一般贸易,出口增速均低于进口增速;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加工贸易增速均低于一般贸易增速。分国别来看,对美国出口增速和从美国进口增速均出现大幅下降,持续的中美贸易摩擦及其引发的汇率波动已经对中美双边贸易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速和从东盟进口增速均显著好于其他国家,与东盟的贸易额持续扩大,导致2020年一季度东盟超越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出口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东盟,对中国香港的出口增速大幅下滑,新型市场的需求未出现明显回升;进口方面,中国自东盟进口增速和俄罗斯进口增速均出现较大幅度正增长。
 
       服务贸易方面,受COVID-19大流行和货物贸易收缩影响,服务贸易进口较去年出现较大幅度下滑,服务贸易出口略有增长,服务贸易逆差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2020年1至2月,服务贸易总额为455.9亿美元,同比增长-12.7%,其中,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为175.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服务贸易进口总额为280.0亿美元,同比增长-23.1%;服务贸易逆差为104.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1.5亿美元。
 
       (二)疫情冲击减缓了CPI和PPI剪刀差缩小的速度
 
       2020年1、2、3月份CPI同比增速分别为5.4%、5.2%、4.3%,第一季度平均同比增速为4.9%,1月份受春节错月和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大幅上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创下近8年来新高。然而,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第一季度增速仅为1.3%,创下自2013年有核心CPI数据以来的历史新低。2019年第一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0.3%,大幅高于2019年年均9.2%的增速,其中2月份创下近11年来的历史新高,主要是由于新冠疫情导致交通运输受阻,影响物资配送供给,同时部分居民由于恐慌而囤购食品。相反地,第一季度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其中3月份创下近5年来的历史新低,主要是由于疫情抑制了非生活急需品的需求。具体来看,1、2、3月份食品价格同比增速分别为20.6%、21.9%、18.3%,影响CPI上涨约4.10、4.45、3.70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增速分别为1.6%、0.9%、0.7%,影响CPI上涨约1.29、0.73、0.57个百分点。因此,疫情扩大了CPI的结构分化。
 
       从食品分项来看,猪肉的影响最大,主要原因是尚未完全消失的非洲猪瘟导致猪肉供给恢复缓慢,叠加春节和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猪肉价格处于历史高位。2020年1、2、3月份猪肉价格同比增速为116.0%、135.2%、116.4%,分别影响CPI上涨约2.76、3.19、2.79个百分点,均大幅高于2019年年均42.5%的增速。除猪肉外,鲜菜价格也对CPI同比增速有较大影响。受春节错月和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2020年1、2、3月份鲜菜价格同比增速分别为17.1%、10.9%、-0.1%(2019年同比增速为4.1%),影响CPI上涨约0.45、0.33、0个百分点。从非食品分项来看,2020年第一季度医疗保健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分别同比上升2.2%、1.9%、-1.5%。受疫情影响,2月份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以及交通和通讯类价格同比增速有明显下降,但医疗保健类价格比较平稳,主要是因为尽管疫情使得某些药品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上升,同时也使得人们对其它一些药品和服务的需求有所下降,存在一定的相互抵消。与2019年相比,2020年第一季度价格同比增速下降较多的是衣着类和居住类,增幅分别缩小1.4和1.2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疫情防控使得2、3月份许多人足不出户或生活在老家,进而使得相应的衣着和居住需求减少。
 
       从消费品和服务的分类角度来看,2020年第一季度CPI较2019年同比增速大幅上升主要是由消费品价格同比增速快速上升所致。1、2、3月份消费品价格同比上升7.7%、7.9%、6.2%,影响CPI上涨约4.85、4.98、3.91个百分点,均明显高于2019年年均3.6%的增速。而1、2、3月份服务价格同比增速分别为1.5%、0.6%、1.1%,影响CPI上涨约0.56、0.22、0.41个百分点,低于2019年年均1.7%的增速。如前分析,消费品价格上升主要受春节、猪肉供给和疫情防控等因素的影响,2月份服务价格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历史新低,主要是由于2月份严格的防控措施使得部分服务无法消费,降低了需求。
 
       因此,受以禽畜肉和蔬菜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和春节错月等因素的影响,CPI在1月份达到近几年峰值,之后呈现下降趋势,一季度CPI同比增速较2019年年均增速显著上升。但突发的疫情冲击使得交通运输受阻,影响食品供给,同时叠加猪瘟等其它因素,进而导致2月份食品价格同比增速达到近11年来新高,因此2月份CPI同比增速仅比1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疫情冲击减缓了CPI同比增速下降的速度。考虑到国际国内新冠疫情对农畜产品供应链的影响以及基数效应,课题组预计2020年食品价格同比增速尽管呈下降趋势,但增速依然保持高位(特别上半年);疫情也使得国内外需求减少,核心CPI将保持低位震荡。因此,课题组预计2020年CPI同比增速总体震荡下行,但警惕CPI的结构分化,特别是食品价格绝对水平的上升所带来的生活成本上升以及收入下降共同作用所带来的中低收入家庭生活压力的大幅上升,因此建议2020年扩大农畜产业的生产。
 
       2020年1、2、3月份PPI同比增速分别为0.1%、-0.4%、-1.5%,环比增速分别为0%、-0.5%、-1.0%,跌幅扩大。第一季度PPI平均同比增速为-0.6%,低于2019年年均-0.3%的增速。PPI同比和环比增速的下降主要受生产资料价格的影响,根据课题组的计算发现,目前生产资料在PPI中的权重约占74%。1、2、3月份生产资料价格同比增速分别为-0.4%、-1.0%、-2.4%,分别导致PPI上涨约-0.27、-0.74、-1.79个百分点;生活资料同比增速为1.3%、1.4%、1.2%,分别导致PPI上涨约0.35、0.38、0.32个百分点。进一步分析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生产资料同比和环比增速下降主要是由于采掘业和原材料价格同比和环比增速的下降所致。1、2、3月份采掘业价格同比增速分别为4.7%、1.1%、-4.0%,环比增速分别为0.8%、-2.3%、-3.5%。1、2、3月份原材料价格同比增速分别为-0.8%、-2.2%、-5.2%,环比增速分别为0.3%、-1.3%、-2.7%。事实上,生产资料价格增速的下降和国际油价变化密切相关。第一季度国际原油价格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特别3月份原油价格大幅下滑,这主要由于疫情在全球的扩散致使许多人外出活动减少,大批企业无法生产,从而降低了对原油的需求,同时沙特和俄罗斯之间的价格战使得原油价格雪上加霜。总体来说,2020年第一季度PPI同比增速较2019年跌幅略有扩大,且2020年第一季度内同比跌幅亦有所扩大。
 
       分行业来看,多数工业行业价格同比下跌。2020年第一季度30个主要行业中,16个行业产品价格同比下跌,跌幅超过-3%的行业有4个,分别为化学纤维(-11.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4.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3.9%)、纺织业(-3.1%);14个行业产品价格同比上涨,涨幅超过3%的行业有4个,分别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7.5%)、农副食品加工业(7.1%)、有色金属矿采选业(3.3%)、烟草制造业(3.0%)。与2019年相比,2020年第一季度30个主要行业中,20个行业产品价格同比增速下降,其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降幅较大,分别下降4.9、4.9、4.8、4.7个百分点;仅10个行业产品价格同比增速上升,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幅较大,上升4.1个百分点。
 
       因此,突发的全球疫情冲击降低了对国际原油的需求,扩大了沙特和俄罗斯价格战对原油价格的影响、使得原油库存迅速增加,3月份原油价格大幅下滑,达近几年历史新低,甚至4月份出现原油期货合约为负的历史奇观,疫情冲击也降低了对其它一些大宗商品的需求,从而3月份PPI同比增速达到-1.5%,因此疫情冲击拉低了PPI增速。考虑到国内复工复产的逐步开展、OPEC+已于4月上旬达成新的减产协议、原油较高的库存、疫情对国内外供需的影响,以及为了缓解疫情冲击多国推出的经济刺激政策所产生的大量超发货币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课题组预计未来几个月PPI同比跌幅将有所收窄,但依然在低位震荡。
 
       综上所述,疫情冲击减缓了CPI同比增速下降的速度,同时拉低了PPI增速,减缓了CPI和PPI剪刀差缩小的速度。随着CPI增速回落和PPI跌幅缩窄,课题组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剪刀差总体将呈现缓慢缩小的趋势。
 
       (三)劳动力市场严峻
 
       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失业率上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同比大幅下降,岗位供求受到较大冲击,PMI从业人员指数均大幅波动;居民收入增速首次出现负值;流动人口明显下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低收入群体和民营企业就业大幅下降;中小企业复工缓慢,生活性服务业复岗率较低;外贸冲击显现;互联网经济缓冲效应明显。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市场承压。
 
       (1)新增就业人数大幅下降,失业率上升,劳动市场供求同步下降
 
       第一季度失业率上升,新增就业人数出现下降;招聘岗位与求职人数出现双下降;PMI从业人员指数2月份达到低点,3月份回升,出现大幅波动;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下降。
 
       数据显示,1-3月的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3%、6.2%、5.9%,季度环比上升。同比增加0.2%、0.9%、0.7%。其中,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5.7%、5.7%,同比分别增加了0.4%、0.7%、0.6%;新增就业人数累计229万人,同比下降29.3%。
 
       一季度整体劳动力的供给和岗位需求总量均大幅下降。智联招聘数据显示,一季度招聘职位数同比下降了27.8%,招聘人数同比下降了26.8%。服务业和文化传媒行业同比下降超过40%,文体教育、互联网IT、金融业、批发零售等行业同比下降30%-40%,农业和制造业同比下降20%-30%,交通运输、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业同比下降10%-20%,而能源矿产行业和政府非盈利机构受到的影响最小,仅有不到10%的下降。
 
       从春节后趋势看,市场回暖仍显缓慢。BOSS直聘数据显示,一季度就业市场总体招聘需求同比下降34%,旅游业、广告传媒业、住宿业、餐饮业成为重灾区,春节后十天招聘需求同比分别下降78.4%、70.7%、68.2%、67.7%,春节后七周招聘需求均环比回升10%-30%,但同比分别下降67.4%、53.1%、53%、52.9%,就业形势仍不景气。本次疫情相比“非典”时期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3月份就业需求尚未恢复至正常水平。
 
       1、2月制造业PMI从业人员指数分别为47.5%、31.8%,虽然在3月份恢复至较高水平50.9%,但这与PMI指数的环比性质有关。非制造业情况略有不同,为48.6%、37.9%、47.7%,2月份仍处于历史较低区间。非制造业下服务业PMI从业人员指数分别为47.4%、38.9%、46.7%,3月份仍处在收缩区间;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55.3%、32.3%、53.1%,3月份恢复至正常水平。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生产和就业都随着疫情演变产生了大幅度波动,服务业恢复明显落后于制造业和建筑业,并且季度末市场需求尚未恢复到同期水平。
 
       1-3月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分别为46.7小时、40.2小时、44.8小时,相比上一季度有所下降,其中2月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4.7小时。2020年2月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人数累计12251万人,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数同比出现下降。
 
       (2)居民收入水平增速首次呈现负值
 
       第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值为8561元,增长率为-3.9%。城镇与乡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累计值分别为11691元和4641元,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同比下降3.9%,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同比下降4.7%,农村居民降速相对较高。自2013年第一季度实施新的统计制度以来,全国居民与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同比首次出现降低。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2.52,与去年同期几乎持平。本季度经济下行,居民收入下滑,城乡间的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的趋势没有出现改变,这可能因为疫情对城乡居民收入造成的短期冲击大小相对同质化,长期影响仍然需要观察。
 
       (3)人口流动性下降
 
       全国公路、水路和铁路以及华东地区民航客运量都同比下降。公路方面,2月全国公路客运量总计13792万人,同比下降52.4%。其中,山东和陕西下降幅度相对较大,同比下降73.3%和72.6%;北京和广西下降幅度相对较小,同比下降38.4%和34.2%。水路方面,2月全国水路客运量总计297万人,同比下降55%。其中,安徽和山西下降幅度相对较大,同比下降88.8%和83.5%;而上海降幅最小,同比下降34.5%。民航方面,2月华东地区民航客运量总计5033525人,同比下降84.3%。其中,安徽下降幅度相对最大,同比下降87.6%;上海和福建下降相对较小,同比下降82.1%和82.5%。在铁路方面,春运期间(1月10日到2月18日),全国铁路客运量为2.1亿人,同比下降47.3%。其中,江西省的降幅相对最大,同比下降55.7%。
 
       今年春运之初全国总体迁徙趋势与去年大体相近。但全国总体迁徙指数从1月21日至25日开始大幅下降,降幅远大于去年农历同期。且从1月25日开始,全国总体迁徙趋势持续远低于去年农历同期全国总体迁徙趋势。直到2月9日之后,各地各企业逐渐复工后才波动上升趋向于去年同期水平。有研究表明 ,城市人流量相关趋势在1月20日之前与去年相似,但在23日之后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4)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
 
       高校毕业生作为最受关注的就业主体,预计2020年将超过870万人,同比增加40万,绝对人数和增幅均创下2012年以来的新高,预计留学归国人数将达到60万左右。同时,目前高校生就业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统计局数据显示大学毕业及以上学历的就业人员在高技术服务业中占比最高,教育行业中占比近45%,信息技术和金融业均为40%左右,多个重点去向行业受到本次疫情的冲击显著。根据BOSS直聘调研数据,春招季应届生整体招聘规模同比下降22%;春节后十天,广告/传媒、汽车、交通/物流/贸易、文体娱乐、服务业、金融业应届生招聘需求同比分别下降69%、67%、57%、54%、53%、50%,电子/通信、能源/化工/环保、制药/医疗、互联网行业应届生招聘需求同比分别下降46%、41%、38%、39%;春节后三周,广告传媒业、服务业、金融业、交通/物流、文体娱乐、互联网行业应届生招聘需求同比分别下降72%、68%、56%、56%、55%、50%,但医疗和制药行业应届生招聘需求同比下降仅8.8%。应届生就业难度大,招聘供需不平衡。
 
       参照“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以60%的求职比例计算,估计受影响的毕业生将超过500万。目前已出台对小微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的补贴、国有企业连续两年扩招高校毕业生、扩大2020年专升本和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大学生应征入伍规模等政策,旨在同时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和鼓励深造、延缓就业,但就业形势最终依赖于各行业的恢复情况,后续政策效果有待观察。
 
       (5)低收入群体和民营企业就业大幅下降
 
       低收入群体的就业人数和工资水平都有较大幅度下降。据智联招聘数据显示,各个收入层次的职位需求人数下降比例均超过10%,其中对于月薪低于4000元的职位,招聘需求人数下降比例高达44%,而对于月薪超过25000元的职位,下降比例仅为12%。低收入人群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最大,这些低收入人群一旦失去工作,更不容易找到工作,与2019年同期相比,复工第三周招聘职位数下降57.27%,平均招聘薪酬环比下降2.35%,较多企业缩减招聘规模并削减薪酬。
 
       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劳动力需求大幅下降、国企稳定就业较为乏力。据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招聘职位数的下降幅度超过了30%,民营企业的职位需求下降幅度约为26%,国有企业的职位需求数量也下降了约20% 。
 
       分地区来看,疫情严重地区就业问题突出,湖北及其周边省份受影响大。疫情冲击下,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受阻,东部地区招工难用工贵,中西部地区外出难就业难,劳动力滞留问题突出,在2019年劳动力市场大范围重新匹配的形势下 ,跨地区的劳动力误配将进一步加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上升。
 
       (6)中小企业复工复岗困难
 
       规模以上工业基本复工,但复岗率滞后于复工率。截至2月23日,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率达到83.1%,3月1日提高到了95%。截至3月28日,全国复工率98.6%,基本实现全面复工。分地区来看,截至2月25日,浙江复工率已超过90%,而江苏、山东、福建、辽宁、广东、江西复工率也均已超过70%。复岗率方面,2月23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岗率仅为51.9%,3月1日达到67.9%。3月28日复岗率比3月1日增长了22%,达到了89.9%。但总体来看,复岗率仍然滞后于复工率,产能有待进一步恢复。
 
       规模以上制造业主要行业复岗率超70%,住宿、家政业复岗率较低。根据工信部数据,钢铁、电子行业的员工复岗率均超过90%,其中,电子信息行业平均复岗率已达95%。纺织、汽车、机械、轻工等行业员工复岗率也在70%-90%之间,其中,纺织行业重点企业开工率达到97.1%,复岗率达到75.9%。总体看来,劳动力密集的制造业如纺织业复工进程较慢。相比制造业,服务业中住宿家政等行业复工进程更为缓慢。根据商务部数据,餐饮、住宿、家政等企业的复岗率分别达到了80%、60%和40%,仍有大量劳动力无法回到工作岗位。截止到3月底,工业未复岗人数至少达1333万人,餐饮业为468万人,住宿业则为240万人。根据2019年末各行业就业人数对未复岗人数进行估算,仅考虑以上三个行业的情况下,3月底未复工或失业的劳动力人数可能达到2000万人左右。
 
       中小企业中有近四分之一仍未复工,复工复岗进程缓慢。大量企业在2月内无法实现复工,复工企业中,员工到岗率不高。根据中国企业创新创业调查(ESIEC)的数据,截至2月17日,有79.8%的企业在2月10日前无法复工。而根据工信部监测数据,截至2月25日,中小企业复工率仅为30%,一个月后复工率涨至76.8%(截至3月29日)。相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小企业复工进程较为缓慢。在复岗率方面,ESIEC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有45.5%的企业员工到岗率不到70%,有38.5%的企业存在用工短缺问题。而对于员工短缺的问题,有近一半企业主要通过延期供货等方式缓解用工短缺带来的负面冲击。
 
       中小企业中,第二产业复工率高于第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复工率高于生活性服务业。工信部信息显示,中小企业中,工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复工率高于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高于生活性服务业。其中,住宿与餐饮业是主要受影响的行业,根据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的调查数据,住宿和餐饮行业在2、3月份的经济活动恢复水平分别为去年同期的12.8%和23.5%,住宿和餐饮行业的大部分企业处于停业或者已复工,但离正常经营活动差距较大。
 
       (7)外贸冲击显现
 
       国际疫情于3月份迅速蔓延,外需不足成为主要出口压力,进出口行业用工压力将上升。据BOSS直聘数据,春节后七周进出口行业招聘需求突变,环比下降2.7%,春招季外贸行业的应届生整体招聘需求也同比下降43%。商务部数据显示 ,2018年中国每百万美元出口拉动的就业分别为总出口41.5人次、货物贸易出口40.2人次、加工贸易出口26.2人次、服务贸易出口56.5人次。假设2019年出口拉动就业的效率保持平稳,以总出口2.8万亿美元、货物出口2.5万亿美元、服务贸易出口2800亿美元估计,总出口拉动就业约1.16亿人次,其中货物贸易约1亿人次,服务贸易约1600万人次。据海关总署数据,一季度货物出口总值同比下降约11%,主要产品出口额下降10%-15%,据此估计直接导致的失业或停业可能达到1100万人次 。
 
       (8)互联网缓冲效应明显
 
       面对新冠疫情,互联网依赖程度较高的新兴服务行业受冲击较小,这些行业主要包括在线教育、外卖餐饮、在线娱乐、同城快递业等;而互联网依赖程度较低的传统服务行业均遭受较大冲击,这些行业主要有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旅游业等。
 
       新兴服务业中,疫情为在线教育行业带来较大流量红利。疫情爆发迫使大量的线下用户纷纷转至线上,大幅扩容线上流量池,头部机构通过免费直播课迅速获取千万生源,大型教培机构借助互联网技术,体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从外卖餐饮行业看,疫情期间,随着餐饮商家对线上市场以及数字化技术重视程度的上升,外卖行业有继续扩张的趋势。从文娱行业看,春节期间受疫情影响,在线娱乐需求显著提升,在线视频使用时间占比显著提升。从快递业看,1月、2月同城业务收入表现优于去年同期。
 
       传统服务业中,铁路、公路、水运客运量与旅客周转量大幅下滑,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上也下降明显。从仓储业来看,综合仓储指数和业务量均同比下降,新订单量、业务利润也下降明显。从旅游业看,携程旅游、同程旅游等互联网运营平台用户活跃数同期环比下降明显,在本次疫情中受到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冲击。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对新冠疫情短期冲击的缓冲效应明显。
 
       疫情爆发迫使大量的线下用户纷纷转至线上,为在线教育行业带来较大流量红利。春节期间新冠病毒疫情发酵,新东方等传统线下龙头机构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关停线下班,将所有寒假课程移至线上交付。学而思网校等头部的在线教育机构也纷纷推出免费直播课吸引流量。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疫情期间教育学习APP行业的日活跃用户数量(Daily Active Users)从平日的8700万上升至春节后的1.27亿,升幅46%。根据个推大数据显示,学而思网校春节期间平均日活和新增用户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834.31%和2422.66%,目前日活跃用户达到千万级别。头部机构通过免费直播课迅速获取千万生源。疫情将K12在线教育获客规模从百万级提升至千万级,这将明显降低行业获客成本。由此可以看出,大型教培机构借助互联网技术,体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随着餐饮商家对线上市场以及数字化技术重视程度的上升,外卖餐饮行业有继续扩张的趋势。根据美团研究院公布的《2019年及2020年疫情期美团骑手就业报告》数据显示,疫情爆发后,从1月20日至3月18日,美团平台共新增33.6万有单骑手。他们在武汉市、湖北省和全国各地承担部分医疗物资、医生餐食以及居民日常生活的配送工作。从订单量看,疫情期间分布量最大的新增骑手日订单量集中在11-20单,占比为40.7%;其次为10单以下,占比为33.3%,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疫情期间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的消费需求较为旺盛,骑手日均有效接单量与2019年相比有所提升。 
 
       春节期间受疫情影响,在线娱乐需求及在线视频使用时间占比显著提升。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春节期间在线视频的使用市场占比从平日的8.5%提升到12.2%,提升幅度显著。春节期间网络电影日均有效播放同比提升100%,《囧妈》《肥龙过江》两档院线电影,在转向网络平台播出后,有效播放位居春节档网络电影前2位。
 
       虽然规模以上快递业整体表现下滑,但1-2月同城快递业务收入表现优于2019年同期。同城快递业务收入在2020年1-2月快递业务收入环比下降39.17%,比2019年同期少了3.68%。疫情期间,异地快递受物理隔绝影响,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而同城快递则在互联网经济的帮助下,业务收入表现甚至优于2019年同期。
 
       铁路、公路、水运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下降明显,仓储业整体表现差于2019年同期。三种运输方式1-2月客运量环比同期分别下降5.98%、28.51%、17.27%,货物周转量环比同期分别下降5.88%、28.86%、5.66%,其中水运货物周转量环比同期下降主要由平均运距下降导致。仓储业第一季度综合仓储指数同比下降5.07个百分点,业务量同比下降了9.33个百分点,新订单量下降了6.84个百分点,业务利润也下降明显,下降了11.87个百分点。
 
       旅游业整体业绩下滑,APP用户活跃人数同期环比下降。截至3月16日,我国有28个省(区、市)3714家A级旅游景区恢复对外营业,复工率仅超过30%。另外,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2020年清明节假日旅游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清明假日期间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达4325.4万人次,同比减少61.4%;实现旅游收入82.6亿元,同比减少80.7%。此外,线上五大旅游APP平台 用户活跃人数2月环比同期均下降。
 
       (四)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裕
 
       从货币供应来看,2020年一季度M1和M2的同比增速分别为4.8%和10.1%,均呈现反弹之势。其中,M1的反弹主要在疫情影响之下复工复产进度较慢,春节期间大幅增长的现金仍未回存至银行所致,预计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M1的增速在二季度将下降至去年同期水平;M2的增速反弹明显,为近三年来最高水平,这主要受其他存款大幅增长的影响。
 
       从融资需求来看,一季度社会融资总量为11.08万亿元,同比多增2.47万亿元,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上升。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7.25万亿元,同比多增960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7万亿元,同比增加8450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255亿元,同比增加724亿元;表外融资减少840亿元,同比少增1447亿元;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1910亿元,同比多增1669亿元。另外,2018年7月以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新增三项内容,即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贷款核销以及政府债券。其中,政府债券一季度融资规模为1.58万亿元,同比多增6322亿元。一季度政府债券和人民币贷款存量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7.4%和12.6%,较社会融资存量11.5%的同比增速分别高出5.9个和1.1个百分点,政府债券和人民币贷款是支持社会融资增速回升的主要力量。
 
       从流动性投放来看,一季度人民银行虽然在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5300亿元,但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共计投放约6000亿元的一年期的资金,并且已在1月和4月分别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共计1个百分点,加上5月15日还将定向下调的0.5个百分点,共计投放长期资金将超过1万亿元。加上为了对冲疫情的影响,央行先后三次设立的专项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共计1.8万亿元,今年前四个月,流动性净投放超过万亿。在充分释放流动性的背景下,关键利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行。其中,4月一年期和五年期LPR报价分别为3.85%和4.65%,环比分别下降20个基点和10个基点;3月底银行间债券质押式逆回购7天加权利率(DR007)为2.07%,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一年期MLF中标利率为3.15%,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3月底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一般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为5.48%,同比下降0.56个百分点。当前金融系统内流动性平稳充裕,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从货币政策趋势来看,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下滑明显,受疫情冲击严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虽然国内复工复产正有序推进,但是国外疫情发展迅速,不论各国采取何种措施应对,其经济都将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外部需求出现明显恶化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预计为了对冲疫情的影响以及应对内外部经济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政府债券在未来几个季度仍将回升支持社会融资增速的主要力量;而货币政策也将更加灵活,人民币贷款,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贷款,在贷款利率持续下行的作用下,也将保持较高增速,拉动社会融资需求的增长。相应地,预计货币供应增速在基本与名义GDP增速相适应的基础之上适度提高。利率方面,欧美等主要经济体为了对冲疫情的影响,也纷纷开始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对息差的掣肘减小,未来LPR下降的空间已打开。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全球疫情的影响已远远超出公共卫生领域,更大的影响正在金融经济领域发酵,由已出的国内外各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和相关机构的预测便可见一斑。在经济金融领域风险不断加大的过程中,除了要关注金融机构的稳定性,还要注意金融机构可能出现的逆周期反映。例如,截至3月底,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率为2.1%,较前三年同期均高出0.8个百分点,虽然超准的上升有法准转为超准的因素,但是也有可能是因为风险配置等因素而使得金融系统内部出现了“流动性囤积”的问题。这一点,从央行4月7日将超额准备金率从0.72%下调至0.35%也可得到佐证。
 
       此外,当前货币政策主要集中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帮扶,但是对家庭流动性的关注甚少,银行间利率水平的下降也已经开始传导至实体经济,但是尚未见到传导至消费信贷利率的证据。相关新闻报道甚至显示银行开始下调某些客户信用额度等,在当前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下降的时期,家庭的外部流动性不仅没有放松反而更加收紧。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消费大幅下滑也是拖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货币政策也应该在促进消费方便积极作为。从国内外研究来看,当经济下行时,除了房贷利率的下降将有助于从减少家庭利息支出的角度来缓解家庭流动性约束(Agarwal et al., 2019),信用卡利率下调或分期手续费的下降也将有助于通过刺激消费而拉动总需求,从而对实体经济的恢复产生积极影响(Dobbie and Song, 2020)。
 
       (五)贷款需求旺盛,融资渠口将仍处较高水平
 
       贷款总体需求指数是反映银行家对贷款总体需求情况判断的扩散指数,由中国人民银行针对全国约3000家银行机构开展调查获得,其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以50%作为信贷需求的分界线,数值高于50%以上意味着企业贷款需求处于向好或扩张状态。截止到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企业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65.3%,比上季度降低0.6个百分点,企业总体贷款需求指数小幅回落,表明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仍相对不足。与之相关联的是银行贷款审批指数,它是反映银行家对贷款审批条件松紧的扩散指数,其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数值高于50%以上表示银行贷款审批条件相对宽松。该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还显示,银行贷款审批条件指数为50.6%,比上季度降低0.5个百分点,虽然贷款审批指数处于宽松区间却有小幅回落,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银行资金供给较为充裕,但贷款审批条件有所趋严。
 
       整体而言,贷款需求总体需求指数与贷款审批指数的差值为14.7%,基本与上季度持平,意味着银行贷款资金相对供给不足,实体经济贷款需求仍无法得到显著满足。若以贷款需求与贷款审批的差值来刻画融资缺口,说明融资缺口仍稳定在较高水平。进一步地,结合2020年第一季度经济典型事实,从贷款资金的需求侧来看,在疫情冲击下,受疫情冲击严重的相关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断裂风险,从而可能会推高贷款需求。与此同时,疫情促使数字经济等新兴行业快速崛起,急需大量金融资金支持,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旺盛的趋势将进一步扩大,预期贷款需求将回升。从资金的供给侧来看,在有关政策要求下,为保证疫情防控企业和机构的融资需求,银行对其贷款审批条件可能会有所松动。但总的来说,处于防控风险考量,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可能会更加注重自身风险承担以及企业还款能力,使其贷款审批条件可能趋严。
 
       分企业规模看,各类规模类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继续分化。其中,大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为54.9%,较上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中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分为为57.1%,基本与上季度持平;小微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分为为69.6%,分别比上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整体来看,虽然小微型企业贷款需求有所回落,但长期波动上升的趋势仍未改变,且小微企业贷款需求仍显著高于大、中型企业,说明小微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凸显。事实上,小微企业作为我国宏观经济的“毛细血管”,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其健康和发展直接关系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然而,小微企业本身抗风险能力弱,叠加此次疫情冲击,其流动性资金将更加紧张,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资金压力剧增,可以预见短期内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将急速上升。另外,疫情后小微企业更需贷款资金助推其复工复产,这也许会进一步增加贷款需求。
 
       虽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困境的政策,但如何从宏观政策传导到小微企业,实现“金融活水”的定向滴灌仍是亟需破解的难题。考虑到不同行业中小微企业在复工复产节奏上的差异性,金融机构需更加精准服务中小企业,做到量体裁衣,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分支机构适度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放宽小微企业贷款标准,同时将融资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进而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增强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冲击的能力。
 
       (六)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长期贬值压力不可忽视
 
       2019年12月13日随着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达成,人民币稳步升值,在岸和离岸人民币于1月17日降至最低,分别达6.8585和6.8669。进入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成为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主要因素。2月底国内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前,人民币在2月3日至2月6日经历了小幅升值,之后随着疫情逐渐加剧,CNH和CNY均呈现单边贬值的趋势,CNH和CNY均“破7”。2月下旬,受疫情缓和的影响,CNH和CNY均又呈现单边升值的趋势,并在2月28日当天升值至7以下。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好转和海外疫情的扩散,美元指数下跌,人民币得到部分提振。然而,从3月9日起10天内美股熔断四次,市场陷入恐慌,避险情绪高涨,对美元现金强烈的持有意愿带动美元强势上涨,人民币被迫贬值,中间价于3月20日突破7.1;在岸和离岸价也于3月23日分别达7.1187和7.1198的高位。随后多个国家出台刺激政策提振市场信心,叠加美元指数受挫及我国复工复产的推进,人民币再度回暖。2020年人民币在岸与离岸的汇差 (离岸减去在岸) 从2016年1月的1400点大幅缩小,显示人民币做空压力得到缓解,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不断完善。然而有些问题仍不能忽视。2019年两次汇差的大幅上升分别发生在5月初和8月初中美贸易战恶化时,其余时间基本在0周围小幅震荡。而在今年3月中旬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时,汇差再度大幅上升至664个基点。此外,2020年3月份外汇储备较2019年底大幅下降至30606.33亿美元,环比下降460.85亿美元,降幅为1.48%。2月以来,疫情使人民币再度承压,外汇干预指数明显上升。
 
       尽管如此,课题组认为应对人民币保持乐观前景。第一,目前我国疫情防控走在世界前列,已进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新阶段,复工复产全面推进。此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降准释放资金,经济有望率先回暖。第二,中美利差处于历史高位,我国金融市场相对稳定,随着4月1日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会吸引海外资产流入。综上所述,课题组认为疫情对于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只是暂时性的,今年人民币有望稳中有升。但从中长期来看,疫情冲击带来的外需不振可能引起避险资本再度外流;此外,美元通胀向国内传导,将使人民币升值承压。综上所述,课题组认为2020年中人民币汇率将在7.1左右波动,若发生重大黑天鹅事件,例如全球疫情形势急剧恶化、国际石油战突然严重升级,预计年中人民币美元将达到7.3左右。
 
       在金融对外开放方面,明晟(MSCI)、富时罗素、标普等指数将我国股票和债券纳入并逐步提高权重。另外,为满足境外投资者对我国金融市场逐渐提高的需求,我国不断推动金融业开放,2020年1月1日起,取消期货公司外资公司外资股比限制;自2020年4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自2020年1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尽管课题组对人民币汇率保持信心,但是人民币长期贬值压力不可忽视。首先,中国外汇储备仍然具有弱点,纵使相较进口额度以及短期外债,外汇储备均十分充足,大大高于IMF所提供的警戒线。但是外汇储备/M2比例近来呈现下降趋势,2019年底已经下降至11%以下,远低于IMF建议资本账户开放国家所该具备的20%(或是比对亚洲国家平均约有25%)。今年以来,外汇储备/M2比例下降幅度明显增大,3月降至约10.3%的水平。自2015年“8.11汇改”以来,尽管我国实行了严格的资本管制,净误差与遗漏项所隐含的资本流出从2015年接连3年呈现了2000多亿美元的规模,2018年下降到1600亿美元左右。其二,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犹存。其三,需要关注新冠疫情、国际石油战和中美贸易摩擦的进一步发展。
 
       贬值预期若使用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衡量,一年、两年与三年期远期外汇交易均显示较大的人民币的贬值预期。2019年第二季度以来,三者贬值幅度逐步增加,且分化逐渐扩大。(1年NDF:2019/12:1.06%;2020/1:1.05%;2020/2:0.8%;2020/3:1.31%。2年NDF:2019/12:2.01%;2020/1:1.50%;2020/2:1.38%;2020/3:2.64%。3年NDF:2019/12:3.34%;2020/1:3.35%;2020/2:3.26%;2020/3:3.45%)。尽管去年10月份以来,1年期、2年期、3年期NDF均有所下降,但三者的分化程度较去年年初有加大趋势。过去一个月,三年的远期外汇交易价格指向约3.6%的贬值幅度,长期贬值预期仍不可忽视。
 
       更长期汇率走势将受到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各国货币政策、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否到位等基本面影响。
 
       (七)财政收支大幅下滑,地方债务负担加重
 
       截止2020年3月, 受新冠疫情拖累经济的影响,财政收入大幅下滑。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同比下降14.30%,增幅比2019年同期下降20.50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累计同比下降16.40%,比2019年同期降低22.00个百分点。降幅主要来自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消费税,其中增值税增长幅度为-23.60%, 比去年同期下降34.30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累计增长-12.80%,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28.60个百分点;消费税累计增长-16.40%,增幅比上年同期小幅下降45.70个百分点。同时,受欧美疫情影响,关税收入继续收缩,下降13.80%,上年同期为负增长6.80%。但在个人所得税方面,税收收入未减反增,累计同比增长幅度为3.50%。
 
       房地产相关收入方面,契税收入增长-19.95%,增幅比上年同期大幅回落26.73个百分点;土地增值税增速-12.00%,比上年同期下降26.70个百分点;耕地占用税收入上升-23.70个百分点。另外,土地转让金收入增加-16.40%,增速比上年同期减少11.1个百分点。随着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将受到制约,部分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提高。
 
       非税收入方面,截止第一季度非税收入累计6955亿元,同比上涨0.10%,占公共财政收入(45984亿元)的比重小幅上升至15.12%,比去年同期(12.95%)上升了2.17个百分点,离金融危机前的个位数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且在疫情阶段不减反升,有必要加快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
 
       受疫情影响,财政支出大幅下滑。截止2020年3月,公共财政支出累计同比下降-5.7%,增幅比2019年同期下降16.63%。其中教育支持同比下降7.1%,增幅比2019年同期降低15.22%;科学技术支出降低26.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44.2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累计同比下降8.9%,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29.41%;社会保障与就业累计同比下降0.7%,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2.93%;卫生健康支出增幅4.8%,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2.99%;节能环保累计同比下降15.1%, 增幅比去年同期降低18.8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累计同比下降23.6%, 增幅比2019年同期降低33.64%;农林水事务累计同比下降3.6%,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28.46%;交通运输累计同比下降16.5%,增幅比2019年同期下降44.88%
 
       与同一时期实际GDP增速降幅(13.7%)相比,公共财政支出增速降幅略高,体现出一定程度的顺周期性,没有充分发挥出逆周期调节宏观经济的作用。在当前内外需求不足的经济下行时期,政府应当更主动地扩大财政支出稳定总需求,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
 
       地方政府债务发行明显提速。截至3月底,2020年全国共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61万亿元。其中新增债券发行1.54万亿元,占提前下达新增政府债务额度的83.3%。一般债券5065亿元,专项债券1.1万亿元;再融资债券681亿元。发行期限以长期债券为主,期限结构有所优化。一季度平均发行期限15.7年,比2019年延长5.4年,其中,一般债券18.5年,专项债券14.5年。平均发行利率逐渐降低,一季度平均发行利率为3.38%。其中,一般债券3.33%,专项债券3.4%。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安排,各地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全部用于铁路、轨道交通、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等领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此外,近期还将再提前下达1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
 
       从存量债务看,截至3月底,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2.82万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2.32万亿元,专项债务10.5万亿元;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1889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剩余加权平均年限5.5年,其中一般债券5.2年,专项债券5.9年;加权平均利率3.53%,其中一般债券3.54%,专项债券3.52%。
 
       在疫情影响下,地方债务大量发行,将加重财力薄弱地区的债务负担。2020年到2024年将是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到期高峰,每年到期地方债和城投债总额均超过4万亿元(分别为4.16、4.44、4.42、4.74、4.02万亿元)。地方政府间还债压力具有较大差异,负债率较高的省份包括青海(74.2%)、天津(71.9%)、贵州(71.1%)、宁夏(49.9%)等,各省债务集中于省会城市。城投债利差较高的省份包括云南(262.63)、湖南(188.22)、山西(182.72)、辽宁(174.07) 等。随着财政政策为了应对疫情和外部冲击积极发力,有必要持续关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高负债地区的债务负担能力。
 
       此外,地方债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较低,截至4月17日,地方政府债券余额占债券市场比重为22.41%,但2019年以来二级市场成交占比仅为4.74%,应当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提高债务发行和资金使用透明度,严控债务风险,合理定价,通过多种措施激活二级市场流通功能。
 
       (八)疫情控制得当楼市下行放缓,把握政策平衡确保预期平稳
 
       受新冠病毒疫情冲击,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大幅下滑。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下行态势在3月有所放缓。2020年1-3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20亿平方米,累计同比下降26.3%,降幅较1-2月收窄13.6个百分点。销售额2.04万亿元,累计同比下降24.7%,降幅较1-2月收窄11.2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第一季度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880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3%,降幅较1-2月收窄11.6个百分点;销售额1.13万亿元,同比下降20.9%,降幅较1-2月收窄9.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570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8%,降幅较1-2月收窄12.4个百分点;销售额3769亿元,同比下降36.1%,降幅较1-2月收窄10.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682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1.9%,降幅较1-2月收窄19.4个百分点;销售额4746亿元,同比下降22.1%,降幅较1-2月收窄18.5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64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8%,降幅较1-2月收窄8.2个百分点;销售额550亿元,同比下降28.4%,降幅较1-2月收窄3.7个百分点。
 
       疫情也引起了房价的波动,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全国房价整体上有所回升,但涨势并不明显。3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5.4%,涨幅较上个月收窄0.5个百分点,比1月低1.1个百分点;3月环比上涨0.1%,涨幅较上个月扩大1个百分点,较1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与去年年底相比,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累计上涨了0.4%。3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7%,涨幅较上个月收窄0.4个百分点,比1月低0.8个百分点;3月环比无增长,与去年年底相比,二手住宅价格基本持平。
 
       分城市看,3月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分别上涨3.3%、5.8%和5.3%,环比分别上涨0.2%、0.3%和0.2%,环比涨幅较上个月分别扩大0.2、0.2和0.1个百分点,与去年年底相比,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累计上涨了0.6%、0.6%和0.7%。从二手房看,3月一、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同比分别上涨2.4%、2.5%和2.8%,环比分别上涨0.5%、0.2%和0.1%,环比涨幅较上个月分别扩大0.3、0.2和0.2个百分点,与去年年底相比,一、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累计上涨了1.2%、0.2%和0.2%。
 
       为了避免忽视房产异质性导致的房价的“被平均”问题,课题组基于公开数据,在控制了住房特征(如朝向、装修情况、楼龄等)和房产所在区域等属性后,构造了更能反映真实房价走势的可比指数。指数显示,今年一季度一线城市内部呈现出明显的房价分化,其中,北京和广州的整体下行,3月的房价较去年年底分别下降了1.57%和1.86%;上海的房价与去年年底基本持平,微降0.75%;深圳房价则快速攀升,3月房价较去年年底已上涨了4.71%。
 
       受近年来严厉的信贷调控影响,定金及预收款和个人按揭贷款已经成为了房地产开发企业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两者合计占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的比重已经从2015年的39.28%持续上升到了2019年的49.63%。伴随疫情对商品房销售的冲击,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链承受的压力也在加大,今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累计同比下降13.8%,其中与销售相关的定金与预收款和个人按揭贷款累计同比分别下降22.4%和7.4%。销售不振使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后续开发也受到影响,今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成交价款997亿元,同比下降18.1%,同期购置土地面积19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6%。从100个大中城市的土地成交情况看,今年一季度成交土地占地面积累计同比下降17.28%,至今年4月前3周,降幅仅小幅收窄至15.52%,显示土地交易仍然较为谨慎。土地开发疲软进一步影响财政收入,今年一季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1万亿元,同比下降7.9%。
 
       由于土地出让收入在我国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比较高,同时房地产开发活动涉及的产业链也较长,地方政府在保财政收入和稳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下,存在放松调控甚至刺激楼市的动机。另一方面,旨在为企业纾困的信贷资金中也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各种制度漏洞流入楼市。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结合炒家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的推波助澜,都会引发房价的上涨预期。客观而言,在新冠病毒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为了有序推动房地产开发活动的复工复产、鼓励房地产市场交易活动回归正常水平,确有必要在“因城施策”的指导下对楼市调控政策进行边际调整,然而当前我国房价整体已处于较高水平,而经济增长中枢的下行、人口和劳动力的减少,都意味着经济的基本面已不足以支撑房价新一轮的快速上涨。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了“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房地产调控主基调,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期调控目标仍然不变,不以房地产为短期刺激手段仍是政策的底线。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需要把握好纾困政策和调控政策的平衡,释放正确的政策信号来确保预期的平稳,避免楼市受到新一轮的刺激。
 
二、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因素依然很多,下面主要从外部疫情蔓延、家庭流动性等相对比较突出的风险维度进行剖析。
 
       (一)外部疫情蔓延对外贸的影响更大更持久,贸易增速下滑风险持续性
 
       第一,疫情在全世界的爆发,对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构成了重大冲击,并从多个方面对我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1)从世界产业链的角度看,疫情重挫了发达经济体的消费信心,引发生产活动的急剧收缩。这种外部需求的骤然下降严重拖累了我国的出口,特别是对机电、纺织、服装等行业的冲击尤其严重;(2)疫情导致关键投入的断供,使参与全球产业链生产的中国外贸企业生产受阻,缩减了中国对全球产业链的供给。这一效应与业已收缩的全球需求叠加,进一步加剧了外贸部门的下行压力;(3)更为严重的是,疫情的爆发阻碍了资源的跨国流动,对国内生产的供应链也构成了巨大挑战。疫情冲击不仅只对个别行业和外贸部门产生影响,还将通过供应链在国内产生涟漪效应,通过上下游关联使疫情的影响不断蔓延,最终扩散到全部行业,使整体经济面临全面下行的严峻局面。
 
       第二,为了应对疫情造成的国际产业链断供,各国不得不被动补全国内生产线,客观上导致了全球产业链的萎缩和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性强化,同时,全球贸易风险的增加也会进一步削减FDI,导致全球生产性资本在长期内将出现再分配与再平衡。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检验了各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协调公共资源的能力。已有文献表明,风险是决定FDI流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次疫情大考将改变不同国家对国际资本的相对吸引力,从而引起长期内全球资本的再配置。
 
       第三,据1-2月数据,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48个国家的新增投资同比增长18.3%,对沿线59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同比增长25.6%。“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表现好于其他地区。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一带一路”投资活动在短期内可能面临劳务输出受限、货物出口受阻,以及基建项目延期等问题。但从长期来看,参与国恢复生产的迫切需求仍将推动“一带一路”项目持续进行,同时加强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与贸易,有利于缓解发达市场需求不振和贸易保护的外部压力,并有助于释放部分国内过剩产能,缓解国内就业问题。中国作为“一带一路”项目的主要债权人,如何维持债务的稳定可持续性,是长期对外投资风险的重点考虑因素。
 
       第四,从全球价值链参与(backward participation)的角度,出口中包含的外部增加值比例较高的行业,受到疫情的影响也将越大,主要行业及其外部增加值占比为:焦炭和精炼石油产品制造(约35%),计算机、电子产品和光学产品制造、电力设备制造(约30%),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基本金属制造、其他运输设备制造(约18%)。其中,计算机、电子产品和光学产品制造、电力设备制造等行业的外部增加值占总的外部增加值近50%,因此外部产业链断供风险将主要对这些行业产生影响。此外,如果某些行业的用于出口的中间品进口投入比例较高,则其受外部影响也越大,这些行业及其出口中的中间品进口投入占比为:计算机、电子产品和光学产品制造、电力设备制造(约53%),纺织品制造(约43%),电子设备、化工、基本金属制造(约30%)。这些行业也将受到较大影响。
 
       综上所述,新冠疫情给国际产业链带来的冲击,不但在短期中加剧了我国经济的下行压力,也对我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构成了挑战。从另一个角度看,这进一步凸显了转换增长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加快服务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将压力转换为动力、成功实现经济增长从外需导向、要素驱动向消费引领、效率驱动的动力切换,关键在于制度性、结构性、市场化改革的成效。
 
       (二)家庭部门储备现金“过冬”,未来流动性问题不容忽视
 
       家庭金融配置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跌至-20.5%,由此导致家庭部门短期贷款新增额在一季度陷入负增长,特别是2月份,家庭部门短期债务单月减少4504亿元。虽然3月份短期贷款新增额攀升至5144亿元,创下有史以来的新峰值,但总体上导致2020年一季度短期贷款新增额减少509亿元。而中长期贷款新增额则较为稳定,虽然受疫情影响2月份仅增加371亿元,但1月份和3月份同比仍然是正增长,特别是1月份,达到了7491亿元的新峰值。从整体来看,家庭部门中长期贷款新增额的同比增速略好于新增人民币贷款的增速,但短期贷款的增速则要差很多。具体而言,2020年一季度,我国新增贷款增速同比下降33%,而家庭部门中长期贷款仅下降9%,短期贷款增速下降112%。
 
       从新增贷款的构成上来看,无论是中长期贷款,还是短期贷款,经营性贷款在3月份均明显增加,由于经营性贷款主要针对农户和个体工商户的贷款,这一增加也体现了金融机构在疫情当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具体而言,3月份短期经营性贷款增加2716亿元,中长期经营性贷款增加1056亿元,均达到近些年来的新高。而消费贷款也在3月份回归历史平均水平。虽然在一季度金融系统对于家庭部门提供了足够多的支持,但伴随着海外疫情的加剧,宏观经济的恶化,同企业部门一样,家庭部门在未来一段时期也亟需金融系统的持续支持。
 
       在家庭部门的债务存量方面,截止到2020年第一季度,家庭部门共累积了13.5万亿元左右的短期贷款,43万亿元左右的中长期贷款。受疫情影响,家庭的债务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家庭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的比值已经由疫情前的40%左右下降至30%左右,家庭对中长期债务变得更加依赖。而在增速方面,家庭中长期贷款的增速虽然从2017年以来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但在2020年发生跃升,由2019年平均的17%左右上升至20%左右。在宏观经济整体受疫情持续影响的当下,家庭部门背负的沉重的中长期贷款产生的还款流,会进一步挤占家庭的流动性。
 
       家庭债务在持续累积的同时,家庭存款的增速加快。2020年1月份,家庭部门新增存款4.24万亿元,虽然2月份减少了1200亿元,但3月份又继续增加2.35万亿元,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年3月份的最高值,远超去年同期的8800亿元,这也使得2020年一季度的家庭存款再创新高,比去年同期增加近4000亿元。家庭部门1月份存款增加最多的5个省份分别为江苏、浙江、四川、安徽、以及河北,这5个省份的新增存款额占到了全部存款的近40%,由于这几个省份均为民营经济较为发达或者人口流出大省,因此可以说1月份存款增多更多是由于春节的原因。但在3月份疫情影响下,家庭部门存款继续快速增长,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疫情导致消费下降,家庭留存的现金增多,同时疫情也导致房地产、股市等其他投资渠道不畅,但课题组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加强。面对未来汹涌而至的不确定性,家庭有足够的动力增加储蓄,降低消费,而这会使得经济复苏更为困难。
 
       家庭对现金流枯竭的恐惧并非空穴来风,根据课题组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CFPS)这一微观数据所做的分析,如果家庭在1-12个月内失去收入,但仍然保持原来的消费状况,则面临流动性约束的家庭比例会上升,特别是那些低收入家庭。3个月没有收入就可以使得60%以上的低收入家庭陷入流动性约束的境地。同时由于低收入者的食品恩格尔系数更高,因此,食品价格的上涨对低收入者影响更大,而这会放大疫情对低收入者流动性的冲击,使得对低收入者的实际影响更大。
 
       (三)新冠肺炎流行期的外部经济形势
 
       摩根大通于3月下旬披露,基于当时数据,全球经济在2020年将经历衰退,预计增长幅度为0.9%;4月IMF发布预测结果,指出世界经济2020年度会出现3.0%的负增长,其中发达经济体GDP收缩6.1%。
 
       2019年4季度,美国实际GDP相比2018年增长约2.3%,全年增速为2.3%;高盛预测美国2020年1季度实际增速相比2019年减半,约为1.2%,而IMF《世界经济展望》中考虑COVID-19病毒疫情,认为美国2020全年增速可能降至-5.9%。失业率数据方面,2020年1月至3月美国劳工部统计结果为3.6%、3.5%和4.4%。受新冠肺炎全国流行影响,美国登记失业人口在4月上旬逼近1700万人。
 
       欧元区19国2019年4季度实际GDP增速约为1%,为2014年一季度复苏周期以来最低水平;各国失业率数据尚未完整公布,预计受新冠肺炎大流行影响较为显著。西欧的德国、法国和英国增速分别为0.4%、0.8%和1.1%,总体持续低迷;北欧的芬兰和瑞典截至2020年2月已出现失业率上升先兆,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南欧的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短期内难有好转。
 
       2019年4季度,新兴经济体和金砖国家经济增长表现出短暂的向好迹象,然而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断了这些地区的缓慢复苏态势。除韩国和印度增长表现尚可(2.3%和4.7%)外,IMF预计其余三国2020全年经济衰退,均在-5%至-6%区间内。
 
       受停工停产影响,全球产业链出现断裂重构倾向。日本内阁府4月7日会议资料在第四节“打造强韧的经济结构”中提及支持企业回流相关举措,相关预算规模为23万亿日元;包含其他用途在内,应对疫病流行时期经济困难的一揽子财政援助预算草案总额为108万亿日元。草案并未提到帮助企业回国投资的详细金额分配。
 
       新冠肺炎疫情已造成全球大面积停产停工,不仅导致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产业回流与转移,甚至可能引发全球产业重新布局。目前,拉丁美洲局部地区和非洲部分国家政府对疫病流行状况丧失掌控,不排除下半年新冠肺炎反复流行、进一步延长全球衰退的可能。
 
三、短期对策及其中长期改革建议
 
       中国当前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都是空前严峻的,供应链、产业链、资金链受疫情影响均受到不同程度干扰乃至中断,且疫情的负面冲击还未见底,需要有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从外部看,中美关系走向,依然是影响中国经济的重要外部因素,对潜在的经贸战升级风险要未雨绸缪。为此,切实履行中美第一阶段协议,巩固保持现有成果,尽量不让经贸摩擦升级,同时在疫情对世界冲击之际以各种方式尽量提供人道主义的国际援助就显得非常重要。事实上,中国不仅要面对美国升级经贸战的风险,整个世界外部环境在疫情冲击之下也正发生深刻变化。面对疫情给资本安全、供应链安全带来的巨大冲击,中国不能因此走向封闭、孤立,还是要进一步推动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以共同利益和共享价值观来凝聚自由贸易的同盟军,确保自身供应链、产业链、资金链安全。
 
       从内部看,短期内中国需要稳步推出具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和转移支付政策,并配合有节奏的定向宽松货币政策,减轻国内企业尤其民营中小企业负担。同时,扩大新基建投资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需要注意适度控制规模,并扩大民企参与。面向未来,中国要以开放倒逼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激发激活内部需求,进一步激发激活内部需求,走向内需驱动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这不是否认继续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性,而是强调自身的内在经济循环体系要建立健全,进一步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进一步保障改善民生生活、进一步促进提升民富水平,建立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和以民企创新为主导的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高质量发展和动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一是利用疫情对市场供求的冲击,加大对美农产品、能源产品采购力度,对冲国内粮食价格上升压力,充实能源战略储备,充分履行好第一阶段协议。就目前而言,许多国家已经开始限制粮食出口,包括俄罗斯也暂停对话出口大豆至6月,中国如能够利用好中美第一阶段协议所达成的采购协定,有助于弥补进口缺口,保障自身粮食安全。与此同时,当前能源价格处于历史低点,正是中国逢低买入的良好时机,中国已经是全球各国中率先复工复产的经济体,人民生活也逐步步入正轨,对于能源的巨大需求会逐步恢复增长。同时,第一阶段协议的良好执行、互利共赢,将为第二阶段的谈判提供一个好的基调。当然,中国也需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做好包括对美在内的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和医疗物资供应,为疫情之后的正常友好交往奠定民意基础。
 
       二是主动朝着“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方向推动对外开放,团结日本、欧盟、英国等发达经济体,以多元化确保供应链,倒逼对内市场化改革。在美国不断合纵连横壮大其自由贸易网络的同时,中国同样也需要为中美第二阶段协议谈判积蓄自身力量,这个力量来自进一步的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对外,要进一步扩大同盟军,目前中国所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层面偏低,几乎没有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不要自己将自己合并为中低端类,这特别不利于创新型发展和创新型国家的转变。因此需要朝着“三零”方向多点突破,以利益共享确保供应链安全和促进外部市场多元化。对内,要深化竞争中性、所有制中立导向改革,以法治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那样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三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以创新链支撑产业链,同时大力建设源发于中国的国际金融机构,并推动中企海外融资渠道多元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创新有赖于体制创新的支持,要让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是由政府指定技术方向和路径,要在国际科技市场上参与竞争、合作,遵循国际通行的范式、标准、流程等开展相关研发工作,而不能仅局限在国内。同时,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中国发起的银行要对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开展高标准建设。此外,对于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可适度引导参照阿里巴巴等赴港二次上市,在解决融资需求的同时分散风险。
 
       从更深层次的视角来看,中国应借此次疫情冲击及中美经贸战升级潜在威胁,化危为机、倒逼改革,尤其是要深化合理界定和理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治理边界的结构性改革,以此解决市场和政府及社会各自缺位、过位和错位的问题。在政府方面,应朝着建立有能、有为、有效、有爱的刚柔相济的有限政府转变。在市场方面,应朝着有利于打破行政垄断壁垒、加大对内对外开放、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维护市场竞争环境、激发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方向去改革。近日颁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社会方面,应朝着大力培育社会自我组织、自我治理、自我服务能力的方向去改革。这些是事关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也是中国能否从制度上、规则上、价值观上真正融入世界的决定因素。
责任编辑:程玥
关键词阅读
相关资料
e-works
官方微信
掌上
信息化
编辑推荐
文章推荐
博客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