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深入演进,已经进入新一轮发展加速期,我国面临难得发展机遇,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科技发展处处长王正在近日举行的昇思人工智能框架峰会2024上表示。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为主线,加快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速人工智能的赋能应用。一方面,全力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批复建设了智能传感器、智能语音等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围绕智能算力芯片、算法框架等关键核心技术,组织“揭榜挂帅”攻关。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的应用,支持北京、上海等11个地方创建了11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以场景为牵引,加速新技术、新产品的落地。
王正指出,回顾人工智能60多年发展的历史,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本次大模型引领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否赋能实体经济,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特别是新质生产力,是人工智能发展成败的关键。而我国在本轮大模型发展的趋势中,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已经为赋能实体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从产业规模看,截至2023年底,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接近5800亿元,已经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集聚发展区,核心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居全球第二;从底层技术看,基于国产芯片的万卡计算集群也已经投入使用,通用大模型加快孕育工业等领域的专用模型,结合轻量化等技术,已经在工厂端制造端等加速部署;从基础设施看,我国已经建成5G基站超过330万个、5G行业虚拟专网超过2.9万张,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化工厂数量近万家、高端制造“灯塔工厂”数量达到62个,占全球40%。
另一方面,我国拥有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也为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500多种主要的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为人工智能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不仅将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产品迭代创新,带动产业本身规模壮大,更将加快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形成人工智能和制造业双向赋能的发展格局。
王正表示,可以说,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是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的关键路径和独特优势,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以及与制造业的融合还存在一些难点和堵点问题。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一是要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统筹用好各类资金渠道,持续开展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化各类创新载体的建设布局,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底座。
二是要加强应用推广。组织人工智能与制造业企业的供需对接、场景开拓,聚焦重点行业,凝练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典型解决方案,加速工业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三是要优化产业的发展环境。加快建设形成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标准体系,引导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率先开放应用场景,建设高水平的人工智能开源开放社区,完善大模型评测配套工具。
王正还谈到,华为已经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特别是华为的一些军团已经深入到制造业一线,探索了许多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机制,这也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希望国内人工智能企业、特别是像华为这样的领军企业所能开展的工作。在此过程中,昇思是最关键的工具之一。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正面临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答好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这道时代命题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和责任。让我们携手共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实现更多的突破和创新,共同塑造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未来。”他在发言的最后如是呼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