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e-works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

BYOD时代移动信息安全:必须关注数据

发表时间:2013/9/24 来源:明朝万达

  传统局限:未关注数据安全

  虽然上述调查数据显示移动安全事件的比例并不大,但斯诺登的阴影让我们难以安心:若BYOD的应用真正普及之后,传统的防护措施将会捉襟见肘,大抵算是开门揖盗了。

  对于传统安防措施的不足之处,王志海从技术角度分析了其不足之处。首先,他认为,传统的安全防护软件通常聚焦于防病毒、防火墙、IDS、链路加密等,并没有真正关注到数据,当数据落地到BYOD设备上,就再也无法进行管理。另一方面,现在的恶意软件很难用传统被动防护的方式来防御,一些看似合理读取数据,往往会侵害到企业的信息安全,却不能被传统防毒措施所查杀。再者,比如IPsec VPN甚至一些SSL VPN,也难以兼容复杂多样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

  而从设备管理角度来说,BYOD最大的特色是使用个人的设备,而目前比较受到关注的是MDM(移动设备管理)的管理方式。但王志海指出,MDM用传统的企业管理PC的模式来管控这些个人的设备,在个人设备上安装和企业设备一样的监控系统,由于涉及到个人设备大量的个人隐私,会导致最终用户的反感,从而影响BYOD的设备实际使用量,这就违反了BYOD部署的初衷。

  也就是说,这种方式只是把个人设备当成一个整体来管,没有真正关注BYOD时代企业最关心的应用和企业的数据。

  王志海在IT专家网《专家会客室》
 

  避免误区:纯MDM本质上伤害BYOD

  从实践来说,王志海认为,国内的企业做得还并不完善,由于缺乏整体规划,终端安全方面的实践固然还存在不足,数据安全方面也处于开始反思、整理、上升的阶段。

  由于BYOD时代接入企业业务系统的移动设备的情况相当复杂,企业也感受到,不论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还是企业的信息安全方面,都给企业IT部门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许多供应商提供了移动设备管理的MDM解决方案,有一些部署MDM解决方案的企业也自认为具有应对BYOD的远见。

  然而,王志海强调,没有关注到企业数据的MDM,是治标不治本的,不能作为移动安全防护的主力军。“单纯的MDM本质上对BYOD是一种伤害,并不是一种助力。”王志海表示,“要慎重采用。”他认为,对MDM的一些公开的宣传与用户的需求有些脱节。

  另外一个误区就是跨平台性。例如,一些企业做移动信息化,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往往会找开发移动应用厂商顺便做安全的东西,或者是找终端硬件供应商同时提供一些安全的产品。王志海指出,这样的做法在初期可能会节省成本并缩短部署时间,但由于设备和移动应用的更新很快,这种安全产品往往会很快就跟不上企业更新换代之后的实际需求。

  王志海强调,明智的策略是明确目标,进行总体规划,关注企业应用和应用中的数据安全,把边界给明确。另外,企业移动信息安全是一个整体,安全同时包括了BYOD设备和企业的设备、还包括一些企业的物联网设备,都是通过移动互联网接入,因此,企业应当从整体来规划。
 

  明智策略:整体规划构建安全平台

  如何进行整体规划呢?王志海指出,移动安全有和企业的整个移动信息化分不开,因此企业首先需要明确哪些业务将要放在移动信息化的范畴之中,先把业务整理清楚,然后不管在移动安全,还是整个移动APP应用平台上,都要以平台的方式来建设。

  他认为,技术平台更重要的含义是把一些安全管理的规范落实到平台上,要求所有的移动应用按照规范接入到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中来。

  企业移动安全平台应当包括哪些内容?王志海说,首先是MAM(Mobile Application Management,移动应用管理)。企业级的移动应用发布,如果通过公共的App Store或者安卓商店,很容易中木马,员工要获取可信可控的APP,可以通过结合企业内部App Store的MAM技术。

  其次是链路和网络安全。除了新技术,包括传统的防火墙、VPN等方式也要升级。VPN在没有入口、跨平台、跨设备的情况下如何使用?王志海说,VPN要作为应用级的安全链路,这就打破了传统简单的IP层链路跨设备能力弱的瓶颈。

  对于一些有更高级的要求的企业,王志海建议,可以要求一旦接入企业内部网络时断开其他的网络,以防止木马摆渡。

  第三,数据安全方面,包括数据在本地落地的保护,防止木马,防止第三人拿到设备看到企业的数据,王志海之处,一旦设备丢失,应当可以远程销毁。

  最后,辅助性的终端管理,即MDM。比如有些企业可能需要禁止不安全的WIFI,王志海认为,可以做到当企业级应用开始运行的时候,才会启用该策略,当企业级应用关闭时,就是个人设备作为满足个人的需求使用,无须干涉。

  基本原则:勿忘独立性与合规性

  建设移动安全平台需要注意的事项,王志海指出,应当坚持两个基本的原则,首先是移动安全管理的独立性,即独立于软硬件的厂商,对各种应用和各种终端平台,都可以支撑。其次,要考虑合规性,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国企,必须选择符合安全法规的产品,以确保安全并避免投资浪费。

  王志海还分享了相关的案例,供企业和CIO参考。想要了解王志海更多精彩观点,敬请猛击IT专家网《专家会客室》视频专访之《明朝万达王志海:BYOD时代的移动信息安全》。

  专家简介

  王志海先生是中国领先的内网安全、数据安全与移动安全产品厂商北京明朝万达公司主要创始人,现任北京明朝万达董事长兼总裁。王志海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曾由清华大学出版专著《OpenSSL与网络信息安全》。此外,王志海先生还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信息安全技术》编委会委员的职务。


   

责任编辑:王聪